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華山歌

(深圳本土傳統民歌)

鎖定
龍華山歌是深圳本土傳統民歌之一,主要流傳於龍華區,龍華位於深圳市中部,是一個客家地區,勤勞、質樸、好客的龍華客家人,自從落腳到這塊土地之後,就把自己在生產、生活中創作的山歌,當作是自己的客家文化,一直用山歌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用山歌來教育後代,用山歌來激勵自己的工作生活。 [1] 
中文名
龍華山歌
類    別
民歌

龍華山歌歷史淵源

龍華山歌隨着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而不斷產生、傳承、變異和發展,從各個方面以各種形式反映各個時期的社會現實,表現出勤勞樸質的龍華客家人的生活、感情、理想。山歌多在田頭地尾勞動時唱,或者在山上砍柴、割草時自己唱或者隔山對歌,用山歌來抒發情懷。龍華山歌形式多樣,有勞動歌、生活歌、情歌和禮儀歌等。人們都説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作為客家地區的龍華當然流傳着龍華山歌,值得一提的是龍華是一個革命老區,當年東江縱隊在龍華建立根據地開展抗日鬥爭。相傳,龍華有一對情侶,在東江縱隊北撤前夕,情郎馬上要隨軍北上抗日,情妹卻留在當地繼續開展抗日鬥爭,臨分手時雙雙唱起了心中的歌:“哥去北上妹在西,南北戰場共紅旗,趕走日寇打勝仗,回家團圓食荔枝。”
龍華白石龍村是當年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縱隊領導機關和後方辦事處所在地,在那個年代,白石龍人民創作了許多抗日山歌,至今這個村的村民還清楚記得當年傳唱的山歌:“羊台山下白石龍,游擊隊員顯威風;組織人民拿刀搶,打垮日軍立戰功。”一九四一年,舉世聞名的香港搶救文化人的壯舉發生了,茅盾、鄒韜奮等一大批文化人,在東江縱隊的掩護下,從香港來到羊台山下的白石龍村,這批文化人在白石龍隱居了下來。當時,白石龍人民掏出了自己充飢的口糧,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這些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英。那時白石龍民眾就傳唱着這樣一首山歌:“欖子打花花串花,革命軍民是一家;保護同志是本分,天大險惡也唔怕。” [1] 

龍華山歌傳承保護

2016年6月22日,深圳龍華新區推出的大型山歌音樂劇《風雨白石龍》首次試演。 [2] 
2019年11月,由深圳市龍華區委宣傳部、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龍華區文聯、大浪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的第二屆羊台山全國實景山歌大賽在深圳龍華區大浪羊台山舉行。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