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眼雞

鎖定
龍眼雞是同翅目蠟蟬科蠟蟬屬昆蟲, [6]  又名龍眼蠟蟬、黃蟲,長鼻子。體色豔麗;頭額延伸如長鼻,額突背面紅褐色,腹面黃色,散佈許多白點;複眼大,暗褐色;前翅綠色,後超橙黃色,頂角黑褐色;足黃褐色,但前、中足的脛、跗節黑褐色;腹部背面桔黃色,腹面黑褐色,被有蠟質白粉,各節後緣為黃色狹帶,腹末肛管黑褐色。 [7-8] 
龍眼雞分佈於東南亞,在中國福建、浙江等地也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成蟲吸食枝幹的液體,選好適宜位置,除受驚外,很少移動。 [7]  [9]  一年發生1代,以成蟲靜伏在枝條下側越冬。4月開始活動,5月交尾,經7—14天產卵,雌蟲產卵1塊,多產於距地面2米左右的樹幹處。5月為產卵盛期,卵期19—31天。 [6] 
龍眼雞主要危害龍眼樹,盛發時密佈於枝葉叢間,嚴重時能使樹勢衰弱,枝條枯乾,落果或果實品質低劣;其排泄物可引致煤煙病。成蟲體上有一種外寄生天敵,即龍眼雞寄蛾。 [7-8]  [10] 
中文名
龍眼雞
拉丁學名
Pyrops candelaria
別    名
長鼻蠟蟬
龍眼蠟蟬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同翅目 [6] 
蠟蟬科
東方蠟蟬屬
龍眼雞
亞    目
同翅亞目
亞    綱
有翅亞綱
亞    種
[5]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英文名
Longan Lanternfly

龍眼雞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37-42毫米,翅展68-79毫米,體色豔麗。頭額延伸如長鼻,額突背面紅褐色,腹面黃色,散佈許多白點。複眼大,暗褐色;單眼1對紅色,位於複眼正下方。觸角短,柄節圓柱形,梗節膨大如球,鞭節剛毛狀,暗褐色。胸部紅褐色,有零星小白點;前胸背板具中脊,中域有2個明顯的凹斑,兩側前沿略呈黑色;中胸背板色較深,有3條縱脊。前翅綠色,外半部約有14個圓形黃斑,翅基部有1條黃赭色橫帶,近13至中部處有兩條交叉的黃赭色橫帶,有時中斷;這些圓斑和橫帶的邊緣常圍有白色蠟粉。後足橙黃色,頂角黑褐色。足黃褐色,但前、中足的脛、跗節黑褐色。腹部背面橘黃色,腹面黑褐色,被有蠟質白粉,各節後緣為黃色狹帶,腹末肛管黑褐色。 [3] 
卵:近白色,將孵化時為灰黑色,倒桶形,長2.5-2.6毫米,背面中央有縱堤,前端有一錐形突起,有橢圓形的卵蓋,60-100多粒集聚排列成長方形卵塊,卵粒間由膠質物黏連,卵塊上被有白色蠟粉。 [3] 
若蟲:初齡若蟲體長約4.2毫米,酒瓶狀,黑色。頭部略呈長方形,前緣稍凹陷,背面中央具一縱脊,兩側從前緣至複眼有弧形脊。中脊兩側至弧形脊間分泌有點點白蠟,或相連成片。胸部背板有3條縱脊和許多白蠟點,腹部兩側淺黃色,中間黑色。 [3] 

龍眼雞生活習性

  • 生活史
龍眼雞在中國福州年生1代,以成蟲越冬。大約2月下旬、3月上旬越冬結束,開始取食活動。4月上至下旬及5月上中旬均見成蟲交尾。4月下旬、5月上旬產卵開始。5月份為產卵盛期,6月下旬、7月上旬產卵終末。(野外成蟲一般在6月末已經少見,個別可延及8月初)6-8為若蟲期。9月上、中旬陸續出現新成蟲(個別新成蟲8出現),一般至12月下旬成蟲進入越冬。 [1] 
  • 成蟲數量、性比及越冬
福州金山一帶龍眼樹株,一般於9月中開始陸續出現成蟲,到第二年的6、7月,這期間出現成蟲數有兩個高峯:一個高峯出現在10月上旬新成蟲期,數量較多;一個高峯出現在越冬後的成蟲成熟期,數量較少。成蟲的出現與温度有關,且平均氣温28℃以上老成蟲開始死亡;15℃以下越冬成蟲數亦見下降。 [1] 
調查結果表明,新成蟲期雄蟲數量多於雌蟲,越冬以後一般雌蟲數量多於雄蟲。總的比例是雌蟲稍多於雄蟲,即雌成蟲佔總蟲數的55.39%。成蟲於12月下旬開始進入越冬狀態,蟲體明顯不活動、不飛翔,停止取食。靜伏於枝幹上,大都在枝條分叉處的下側。被觸動時會緩緩向側方逃避。翌年春天,氣温回升,大約3月上旬越冬結束,開始取食,但還不活躍;能移動但一般不遷到他株。直到4月上旬開始活躍,飛翔也較頻繁。1月中、下旬氣温較低,田間調查越冬死亡率為13%。 [1] 
  • 成蟲活動和取食
成蟲剛開始活動時,大多出現在樹幹的下部,以後隨取食移動而向上爬行。早春很少活動、飛翔,4月份開始較為活躍,並見飛翔。5月上、中旬飛翔頻繁,此時每逢雨過天晴,田間常見蟲子飛翔,作短途拋物線狀或長距離的飛行,一般高度為1.5-3米,遠近不等。 [1] 
成蟲吸食枝幹的液汁,選好適宜位置,除了受驚動外,很少移動。一般一天取食1-4個地方。曾觀察到一頭雌蟲在同一地方取食達天還沒移動位置。夜間極少移動,一直在取食或不取食。 [1] 
成蟲移動位置時,一般左右晃動,向左或右上方移動至適當位置繼續取食。但雨天濕大,常見成蟲從小枝向大枝、主幹爬行,集聚於較下面的避雨處吸食。 [1] 
  • 寄主範圍
主要為害龍眼,也為害荔枝、橄欖、柚子、柑桔、黃皮、鳥桕、桑、臭椿、芒果、梨、李、可可。產卵多在龍眼樹幹,其次荔枝、梨、榕、百合歡、木麻黃也有,以及其他寄主植物。 [1] 
  • 天敵
龍眼雞成蟲體上有一種寄生性天敵,龍眼雞寄蛾(學名:Fulgoraecia bowringii Newman)以幼蟲在龍眼雞成蟲腹部背面寄生,是為外寄生。 [1] 

龍眼雞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東南亞、中國、印度、緬甸、泰國。 [1] 
中國分佈: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已知:福建(福州、莆田、仙遊、泉州、晉江、廈門、漳州、詔安、漳浦、長泰、全省分佈,閩北較少)、浙江(平陽、蒼南)江西(戈陽、定南)、湖南(湘西、湘中、湘南)、金門、廣東(湛江、徐聞)、香港、廣西(南寧、欽州、玉林)、海南、貴州、四川、雲南(景洪、河口、付寧、耿馬、勐海、峨山、元江)。 [1]  [11] 

龍眼雞繁殖方式

  • 交配方式
雄蟲從後側靠近雌蟲,以前足觸及雌蟲翅膀,雌蟲則略向前避卻,雄蟲再次趨進,連續數次,雌蟲稍張翅膀,兩蟲腹末靠近而交配,雄雌交叉近直角形。交配中雌蟲能如常活動和取食,雄蟲則隨之活動,如遇驚憂,雌蟲帶着雄蟲逃跑,這時兩蟲拉成一字形。交配後雄蟲退至雌蟲的後側,長久不離。交配大多在上午至下午點進行,也見於其他時刻,歷時5-7小時。一般為一次交配,也有多次者,曾見一雌交配三次。交配過的蟲子前翅臀角附近一般破裂。雄蟲交配後2-5天死亡。交配後的雌蟲經7-14天后產卵。 [1] 
  • 產卵
龍眼樹紗網內飼養及田間觀察顯示,5、6為成蟲產卵期,並以5月上、中旬為主。福州1983年產卵寄主選擇性調查表明,大部分卵產於龍眼樹枝幹上,佔總數的73.2%,其次為橄欖樹12.5%;荔枝樹5.33%;梨樹3.33%;還可產於榕樹、百合歡及木麻黃樹上,都只佔1.78%。大多產於樹幹較為平坦、通風隱蔽處,一般在樹幹1.5-2米高處;也有產於離地面僅5-6釐米處,撥開樹幹基部周圍雜草才能發現。 [1] 
產卵前,選擇樹幹較為平坦適宜處所,雌蟲在其周圍爬行2-圈,腹末分泌膠液把產卵處濕潤,然後在左下方開始產卵,邊產邊向上方移動,從下而上,同時分泌膠液把卵粒與樹幹、卵粒與卵粒之間粘連,成為一列;然後蟲子退到這一列的右下方開始產第二列,如此直到產畢。這時卵塊表面褐色(膠體的顏色),雌蟲在卵塊表面上下爬行數次,同時把腹部分泌的白蠟粉塗於卵塊上,塗抹時蟲體左右晃動,直到整個卵塊着粉成為白色為止,這就成了一塊白白的長方形卵塊。 [1] 
每一卵塊的卵數,調查45個卵塊計算結果:100粒以上的佔11%,最多的136粒,最少的只有28粒;81-100粒的卵塊數最多,佔64%;61-80粒的卵塊數次之佔20%。雌蟲一般只產一次卵,但如受驚憂,可以有間歇現象。多在下午產卵,一般經歷4-6小時。觀察不同時期產下的1卵塊,卵期19-31天,平均25天;孵化率96-100%,平均98.2%。同一卵塊的卵粒一般在5小時內全部孵化完畢。 [1] 
  • 孵化
孵化時,若蟲以頭部的壓力頂開卵蓋,然後扭動蟲體逐漸脱離卵殼,舒展身體;這個過程大約需時4分鐘。初孵若蟲體白色,轉移至枝幹上,後變為灰色,再轉深變為黑色,此後蟲體活躍,左右搖晃,四處擴散。大部分向上爬動,善跳躍,水平衝跳距離10-20釐米,有一些若蟲掉落樹幹基部的地上或草叢中。 [1] 

龍眼雞物種危害

主要危害龍眼,盛發時,蟲口密佈於枝葉叢間。成蟲、若蟲以口針從栓縫插入樹幹和枝梢皮層吸食汁液,被刺吸後皮層漸次出現小黑點 數量多,發生嚴重時,能使樹勢衰弱,枝條枯乾,落果或果實品質低劣。其排泄物可致煤煙病。在龍眼、荔枝、橄欖、芒果混栽之處,發生蟲口數量尤其多。若蟲善彈跳,成蟲善跳能飛。稍受驚憂,若蟲便彈跳逃逸,成蟲彈跳飛逃。 [1] 

龍眼雞防治方法

  1. 修剪除蟲:結合冬夏季修剪,剪除有蟲枝葉和過密枝條,以減少蟲源和不利於該蟲發生。 [4] 
  2. 捕殺成、若蟲:用掃帚掃落若蟲,同時於園內放雞鴨食,或用捕蟲網網柄藏打枝幹,成蟲受驚後飛出,然後網捕。 [4] 
  3. 藥劑防治:在若蟲盛發期選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40%樂果乳油1000倍液;50%殺螟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50%磷胺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若蟲的效果甚好,敵敵畏對成蟲也有效。 [4] 
參考資料
  • 1.    王光遠,黃建,黃邦侃.龍眼雞Fulgora candelaria(L.)生物學特性的初步研究[J].華東昆蟲學報,2000(01):61-65.
  • 2.    Pyrops candelaria  .GBIF[引用日期2022-12-23]
  • 3.    郭書普主編. 新版果樹病蟲害防治彩色圖鑑[M].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0:245-246.
  • 4.    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主編. 中國果樹病蟲志 第2版[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4:581.
  • 5.    Pyrops candelaria  .BioLib.cz[引用日期2022-12-24]
  • 6.    王助引,於永浩主編;廣西南寧天鷹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編著,廣西主栽作物主要害蟲,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7,第107頁
  • 7.    [1]王光遠,黃建,黃邦侃.龍眼雞Fulgora candelaria(L.)生物學特性的初步研究[J].華東昆蟲學報,2000(01):61-65.第61頁
  • 8.    [1]王光遠,黃建,黃邦侃.龍眼雞Fulgora candelaria(L.)生物學特性的初步研究[J].華東昆蟲學報,2000(01):61-65.第62頁
  • 9.    王光遠,黃建,黃邦侃.龍眼雞Fulgora candelaria(L.)生物學特性的初步研究[J].華東昆蟲學報,2000(01):61-65.第63頁
  • 10.    王光遠,黃建,黃邦侃.龍眼雞Fulgora candelaria(L.)生物學特性的初步研究[J].華東昆蟲學報,2000(01):61-65.第64頁
  • 11.    海南第二“神獸”—龍眼雞  .福橙TV[引用日期2023-07-2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