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齊晏孺子

鎖定
齊晏孺子,春秋時期齊國國君,姜姓,呂氏,名魯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齊景公病重,命國惠子、高昭子立少子呂荼為太子,逐羣公子,遷之東萊。不久田乞(陳乞)發動宮廷政變,遷晏孺子於駘,後弒之,逐其母芮子,與諸大夫另立年齡較長的呂陽生為新君。晏孺子在位僅十個月而亡。
全    名
呂荼
別    名
齊晏孺子
諡    號
齊晏孺子
所處時代
春秋
民族族羣
華夏族
逝世日期
公元前 489年
前    任
齊景公
繼    任
齊悼公
母    親
芮姬

齊晏孺子史籍記載

《史記·齊太公世家》原文:
五十八年夏,景公夫人燕姬適子死。景公寵妾芮姬生子荼,荼少,其母賤,無行,諸大夫恐其為嗣,乃言原擇諸子長賢者為太子。景公老,惡言嗣事,又愛荼母,欲立之,憚發之口,乃謂諸大夫曰:“為樂耳,國何患無君乎?”秋,景公病,命國惠子、高昭子立少子荼為太子,逐羣公子,遷之萊。景公卒,太子荼立,是為晏孺子。冬,未葬,而羣公子畏誅,皆出亡。荼諸異母兄公子壽、駒、黔奔衞,公子駔、陽生奔魯。萊人歌之曰:“景公死乎弗與埋,三軍事乎弗與謀,師乎師乎,胡黨之乎?”
晏孺子元年春,田乞偽事高、國者,每朝,乞驂乘,言曰:“子得君,大夫皆自危,欲謀作亂。”又謂諸大夫曰:“高昭子可畏,及未發,先之。”大夫從之。六月,田乞、鮑牧乃與大夫以兵入公宮,攻高昭子。昭子聞之,與國惠子救公。公師敗,田乞之徒追之,國惠子奔莒,遂反殺高昭子。晏圉奔魯。八月,齊秉意茲。田乞敗二相,乃使人之魯召公子陽生。陽生至齊,私匿田乞家。十月戊子,田乞請諸大夫曰:“常之母有魚菽之祭,幸來會飲。”會飲,田乞盛陽生橐中,置坐中央,發橐出陽生,曰:“此乃齊君矣!”大夫皆伏謁。將與大夫盟而立之,鮑牧醉,乞誣大夫曰:“吾與鮑牧謀共立陽生。”鮑牧怒曰:“子忘景公之命乎?”諸大夫相視欲悔,陽生前,頓首曰:“可則立之,否則已。”鮑牧恐禍起,乃復曰:“皆景公子也,何為不可!”乃與盟,立陽生,是為悼公。 [1] 
譯文:
齊景公五十八年(前490)夏,景公夫人燕姬的嫡子去世。景公的寵妾芮姬生有兒子荼,荼年幼,他的母親出生微賤,荼又行為不端,諸位大夫擔心荼成為太子,就向景公進言,説希望在諸公子中選擇年長賢德者做太子。景公年事已高,討厭談論裏太子的事,又寵愛荼的母親,想立荼當太子,又不願親自主動提出,就對大夫們説:“及時行樂吧,國家還怕沒有君主嗎?”秋天,景公病重,命令國惠子、高昭子立幼子呂荼立為太子,驅逐其他公子,遷居到萊地。景公去世,太子荼為國君,就是晏孺子。冬天,齊景公還未埋葬,其他公子害怕被殺,都逃亡國外。荼的異母兄壽、駒、黔逃到衞國,公子駔、陽生逃到魯國。萊人為此唱道:“景公葬禮不能參加,國家軍事不讓謀劃。眾公子的追隨者呀,你們將去往何處。” [1] 
晏孺子元年(前489)春,田乞偽裝忠於高氏、國氏,每次二氏上朝,田乞為他們驂乘,進言説:“您得到君王信任,羣大夫都人人自危,想圖謀叛亂。”又對羣大夫説:“高昭子太可怕了,趁他還沒開始行動迫害我們,我們搶先搞掉他。”大夫們都聽從他。六月,田乞、鮑牧與眾大夫帶兵進入宮中,攻打高昭子。昭子聽説,與國惠子共救國君。國君兵敗,田乞的徒眾追擊,國惠子逃到莒國,田乞回來又殺死高昭子。晏圉逃到魯國。八月,齊大夫秉意茲逃往魯國。田乞擊敗高、國二相,就派人到魯國迎回公子陽生。陽生到齊後,暗藏在田乞家中。十月戊子日,田乞邀請各位大夫説:“嘗兒的母親今天在家將操持菲薄的祭禮,敬請光臨飲酒。”會餐飲酒時,田乞事先把陽生裝在大口袋裏,放在座席中央,然後打開口袋放出陽生,説:“這就是齊國之君!”眾大夫就地拜見。接着要與眾大夫盟誓而立陽生為君,此時鮑牧已醉,田乞就欺騙大家説:“我和鮑牧謀劃一致立陽生為君。”鮑牧惱怒説:“您忘記了景公立荼為君的遺命了嗎?”眾大夫面面相覷想反悔,陽生上前,叩頭而拜説:“對於我可立則立,否則作罷。”鮑牧也怕惹起禍亂,就又説:“都是景公的兒子,有什麼不可的。”就與眾盟誓,立陽生為齊君,就是悼公。悼公進入宮中,派人流放晏孺子去駘,於途中設帳幕將晏孺子殺死在裏面,驅逐了孺子之母芮子。芮子本來微賤而孺子又幼小,所以無權勢,國人輕視他們。

齊晏孺子家庭成員

父親:齊景公
母親:芮姬
兄弟:公子壽、公子駒、公子黔、公子駔、齊悼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