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齊壽山

鎖定
齊壽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齊壽鎮,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2] 
齊壽山海拔1951米,是西漢水之源頭,長江、黃河之分水嶺。有“齊壽山不大不小,壓着三江河堖”之美譽。起點於秦嶺主脈,東西走向。是中華母親河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 [1] 
中文名
齊壽山
外文名
Qi Shoushan
地理位置
甘肅省天水市秦城區東南60裏處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景點級別
AAA級 [2] 

齊壽山歷史沿革

1989年,當地羣眾積極捐款,重建“慧福寺”。 [1] 
2002年,薄一波親筆題寫“軒轅故里齊壽山”,這為齊壽山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 

齊壽山地理環境

齊壽山
齊壽山(3張)
齊壽山是鑲嵌在秦嶺山麓的一顆明珠,把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和獨特的自然造化合而為一。嶽鎮三江的磅礴氣勢,崦嵫落日的雄渾蒼茫,齊壽松濤的幽靜深遠,番冢島浪,古樹盤根,蔭翳天日,奇花異草,珍禽異獸,霽靄清泉,真乃人間福址。有鳳凰咀、分水嶺、射鹿處、石龍穴和黑龍潭等人文和自然景點,供遊人觀賞。曾一度成為佛教、道教興盛之地,曾有軒轅廟,建廢何年何月,現難究其詳。北魏修一寺一觀,後歷盡滄桑隨建隨毀。大量珍貴文物,也多散佚。浩劫之餘,現存文物更顯彌足珍貴。齊壽山的植物以松樹和柏樹為主,還有許多的珍貴動植物,包括野豬,梅花鹿,紅腹錦雞等。 [1] 

齊壽山文化特色

齊壽山
齊壽山(2張)
齊壽山因其山嶺如冢,故有壽丘之異稱。又名番冢山、兑山、崦嵫山、雲台山。雖不以高峻而聞名遐邇,卻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而聲名遠播。山以文名,亦以人名,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的軒轅黃帝就誕生在這裏,後逐漸強大,滅蚩尤,敗炎帝,天下大治,文明大倡,完成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次大統一的偉業。《尚書 禹貢》:“ 山番冢導漾,東流為漢”。屈原所吟“望崦嵫而勿迫,舉長矢射天狼”。《秦州新志》中的“上有云觀台,下有稍子站”。都提到了齊壽山。至於“齊壽”之名,相傳為黃帝向廣成子問“與天地齊壽”之道而得來,又一傳説唐李淵誕生於此,故改名齊壽山,取“與天齊壽”之意,自唐而後,此山便稱齊壽山。另外,在《緯書》、《山海經》、《水經注》和近代的《甘肅通志》、《天水縣誌》等史志中,對齊壽山的人文歷史和自然歷史都有明確記載,也曾留下東漢人班固、鄭玄、桑欽及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著名學者的足跡,亦留下清人胡纘宗蔣廷錫範振緒、無產階級革命家薄一波等多位名人翰墨。傳説中的帝王將相和聖賢墨客,在這裏留有不同時期的佳話,如此之類,不可勝舉。 [1] 
每年農曆的3月20日為齊壽山的民間廟會,這一天來自各地的人們都會齊聚齊壽山進行朝拜,民間會自發的進行一些娛樂活動,包括唱大戲,頌佛經等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