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鼟鑼

鎖定
鼟鑼,是100多萬侗族同胞中最為獨特、古老、保存最為完整的民族文化藝術之一。 [1]  此俗盛行於境內黃道、下溪、敖寨侗族鄉,已有千年歷史,1994年黃道侗族鄉被貴州省文化廳授予“鼟鑼藝術之鄉”。鼟鑼以鑼、鼓為主,輔之其它樂器和用具。侗鄉人民在長期的風雨歲月中,共演練成鬧年鑼、喜慶鑼、敬神還願鑼、辭誦鑼、充鑼、喪鑼、“三錘鑼”、“九錘鑼”、“兩頭忙”、“三道齊”等60餘種不同形式和曲調。最具觀賞價值和表演形式的是新春佳節鼟鑼,村寨之間,少則數十人,多則上千人,黃毛孩童、古稀老人,青壯勞力、翩翩少女,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委婉處柔媚萬千,激越時鑼鼓震天。這一民族文化藝術已得到深入挖掘和開發,遊人也可一飽眼福,北京的鄧敏文研究員、楊進銓教授看後讚歎:“不愧為一枝奇葩,比西北的威風鑼鼓還威風!”
中文名
鼟鑼
本    質
民族文化藝術
盛行地區
下溪敖寨侗族鄉

鼟鑼發展歷史

關於鼟鑼的來源和歷史演變,民間有諸多傳説。如“銅鑼招魂”,“祭祀耕牛”、“唐皇祭母”等。據當地老人講,銅鑼自古是富貴的象徵,誰家擁有銅鑼,説明生活富足,身份高貴。明代洪武年間,黃道鄉新屋場村趕上大豐收,所有村民都歡喜地辦齊了年貨,在臘月二十三那天按習俗過小年。
20世紀50年代,是鼟鑼活動的鼎盛時期。其間,萬山區全境、銅仁、玉屏及湖南省的芷江新晃等大部分有侗族同胞居住生活的山寨都盛行鼟鑼,幾乎村村有銅鑼、年年要鼟鑼;20世代60至70年代,由於政治運動及人為原因,鼟鑼被當作宣傳愚昧落後、封建意識的垃圾,銅鑼被收繳、破壞,鼓被當作柴火燒掉。鼟鑼藝人因此紛紛改行,鼟鑼活動在侗族山寨幾乎銷聲匿跡。 [1] 
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鼟鑼藝術流傳的範圍越來越窄,鼟鑼藝人越來越少,黃道鄉鼟鑼藝術僅在長坳、田坪等幾個村流傳。保護如此優秀的民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迫在眉睫。

鼟鑼音樂

原創音樂人肖礦為其鼟鑼藝術創作了一首音樂作品,歌為《鼟鑼之鄉》,旋律歡快、喜慶,展現了侗族人民新年熱鬧的氣氛以及上千年的鼟鑼文化藝術
鼟鑼之鄉
詞曲:肖礦
過新年鬧新春 鼟鑼鼓賽龍燈
場面熱鬧又喜慶 祈求吉祥和好運
鼟鑼鼓遠名揚 侗家人最擅長
曲調繁多有排場 不同節日不一樣
這裏是鼟鑼的藝術之鄉 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
祖輩們留下的財富 我們要傳承我們要發揚
這裏是鼟鑼的藝術之鄉 鑼鼓的聲音傳遍四方
侗家人熱情的歡呼 只為遠方客人來觀賞 [2] 

鼟鑼主要內容

鼟鑼規則

鼟鑼規則:一比鑼多鼓多人多;二比聲音洪亮整齊;三比拍子多。不講隊形,不限人數,不限場地。不設裁判,以眾人的意見判輸贏。兩軍相遇必有勝負,決出勝負後,勝方一邊打着鑼,一邊退出賽場,勝方會將負方全部請進山寨,殺雞宰鵝,拿出臘肉、米酒、紅粑、點心、唱起敬酒歌,勸酒夾菜,款待負方。  

鼟鑼過程

鼟鑼過程:一方打着鑼到另一方的寨子外,邀其鼟鑼。寨裏的一方打鑼響應,並出寨子。雙方鼟鑼。負方打着鑼退場,勝方打鑼追擊。
主方不論勝負,都將客户請回山寨喝“鑼酒”。客方酒後打鑼回家,主方打鑼相送。  

鼟鑼拍子

鼟鑼的拍子上百種,不同的拍子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意義,除了鼟鑼可全部使用,其他則是不同的場合打不同的拍子。例如喜事“九錘鑼”和喪鑼“九錘鑼”。它的節奏類型不同,意義不同,感情色彩不同,使用的場合不同。喜事“九錘鑼”節奏為“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喪鑼“九錘鑼”節奏為“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喜事鑼歡快。喪鑼悲慼。代表性拍子有:【追魂鑼】、【長鑼】、【口號】、【一條龍】、【三六九】、【浪淘沙】、【半邊月】、【懶龍過江】、【戰鼓鑼】、【振動鑼】、【雞啄米】、【單花】、【雙花】、【可可鏘】、【十一錘鑼】、【三四八】、【兩頭忙】、【雞拍翅】、【麻雀過街】、【後鑼】、【三道齊】、【八仙過海】、【七姐下凡】、【乾花打】、【拉花打】、【中斷打】、【中立打】、【鈸叫鑼】、【雙套打】、【雙鳳朝陽】、【雙龍搶寶】、【鷂子翻身】、【好快活】等。

鼟鑼樂器

萬山鼟鑼是一種以鑼為主體的表演藝術形式,以鑼、鼓為主,輔之其它樂器。
鑼有篩金鑼、大鑼、小鑼、班鑼和碗鑼。
鼓有大鼓和小鼓。
主要曲調有鬧年鑼、喜慶鑼、敬神還願鑼、辭誦鑼、充鑼、喪鑼,“三錘鑼”、“九錘鑼”、“兩頭忙”、“三道齊”、“鷂子翻身”、“龍擺尾”、“鯉魚跳仔”、“雞啄米”等60餘種。
搞打時以鼓定調,由一面大鼓作指揮,打大鑼,幾十面多則上百面,氣勢恢宏,此起彼伏,鑼、鼓、鈸、嗩吶、牛角、鐵炮、長號等樂器相互穿插變換,齊鳴之時,其聲地動山搖,聲震十里之外,激情高漲,催人奮進,撼人心魄,故有“北有威風鑼鼓,南有萬山鼟鑼”之稱。  

鼟鑼價值

萬山鼟鑼的發展和傳承歷史就是黃道侗族同胞生存和發展的歷史,鼟鑼反映了黃道侗族同胞民間大量的文化生活內容,包含有黃道侗族同胞關於對自然、社會、歷史、人生認識的內容,是侗族傳統文化的集中表現。在中國民族民間以鑼鼓樂器為主體的表演藝術形式中,鼟鑼獨特的藝術魅力與威風鑼鼓相比,更加突出鑼聲震山動地的視聽效果,它體現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豐富和多樣性。  

鼟鑼傳承

劉羅肖為黃道侗族鄉三大主姓家族,鼟羅主要在劉羅肖三姓族人中流傳。主要傳承人:劉開甲,男,1928年生,初小文化,田坪村,是劉氏家族的二十代傳承人。羅洪佐,男,1950年生,初中文化,黃道村,是羅氏家族的二十代傳承人。肖德科,男,1927年生,初中文化,長坳村,是肖氏家族的二十二代傳承人。 

鼟鑼瀕危現狀

隨着市場經濟向農村社會的浸透,傳統而封閉的黃道侗族鄉與全國農村一樣,正在經歷着巨大的社會變遷,各種現代文化、生活方式紛紛湧進山寨,侗家古老的生態文化環境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鼟鑼技藝的傳承出現了斷層。年青人大量外出,留在山寨的鼟鑼藝人逐年減少,並逐漸退出鼟鑼藝術的行列,鼟鑼技藝已到了瀕臨失傳的境地。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