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鼎鼐

鎖定
鼎鼐,漢語詞語,拼音:dǐng nài,意思是鼎和鼐,古代兩種烹飪器具。  [1] 
中文名
鼎鼐
拼    音
dǐng nài
釋    義
比喻朝政
注    音
ㄉㄧㄥˇㄋㄞˋ

目錄

鼎鼐釋義

1、鼎和鼐。古代兩種烹飪器具。2、喻指宰相等執政大臣。 [1] 

鼎鼐出處

《戰國策·楚策四》

鼎鼐例句

1、鼎和鼐。古代兩種烹飪器具。
《戰國策·楚策四》:“故晝遊乎江湖,夕調乎鼎鼐。”
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七:“予以謂古之鼎鼐皆無蓋,而足皆圓直無作獸形者,此乃敦耳。” [2] 
2、喻指宰相等執政大臣
唐·蘇頲《唐紫微侍郎贈黃門監李乂神道碑》:“鼎鼐遞襲簪纓相望。”
元·汪元亨《雁兒落過得勝令·歸隱》曲:“慚居鼎鼐官,笑領煙霞伴。”
元 鄭光祖 《老君堂》第二折:“鼎鼐調和理庶民安邦定國立功勳。” [3] 
明·黃元吉《流星馬》第四折:“文官每按四時調和鼎鼐,武將每定八方威鎮華夷,則願的千千年社稷安寧。”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吾皇提劍清寰海,創業垂基四百載;桓、靈季業火德衰,奸臣賊子調鼎鼐。青蛇飛下御座傍,又見妖虹降玉堂;羣盜四方如蟻聚,奸雄百輩皆鷹揚。吾儕長嘯空拍手,悶來村店飲村酒;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
清·李漁《玉搔頭·分任》:“急遞鹽梅信,飛傳鼎鼐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