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簪纓

鎖定
簪纓,漢語詞語,拼音:zān yīng,意思是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後遂藉以指高官顯宦。 [1] 
中文名
簪纓
外文名
hat and ornaments
拼    音
zān yīng
釋    義
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後遂藉以指高官顯宦

目錄

簪纓釋義

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後遂藉以指高官顯宦。 [1] 

簪纓出處

南朝梁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啓·姑洗三月》:“龍門退水,望冠冕以何年,鷁路頹風,想簪纓於幾載。”

簪纓例句

《南史.卷二一.王弘傳.論曰》:其所以簪纓不替,豈徒然也。 [4] 
李白少年行》之三:“遮莫姻親連帝城,不如當身自簪纓。”
唐·杜甫八哀詩·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空餘老賓客,身上愧簪纓。” [2] 
《孤本元明雜劇.衣錦還鄉.第三折》:一個個金紫銀青,承恩受職。祿享千鍾,官封九錫。肥馬輕裘錦衣玉食。受寵榮,享富貴。户列簪纓,門排畫戟 [8]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久聞公世代簪纓,何不立於廟堂,輔佐天子,乃區區作相府門下一吏乎。” [3]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舍人是簪纓世胄,況又是黌宮名士。 [7] 
《幼學瓊林.卷二.衣服類》:簪纓縉紳,仕宦之稱。 [6] 
《明史·儒林傳序》:“其他簪纓逢掖,奕葉承恩,亦儒林盛事也。”
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雖然算不得簪纓門第、鐘鼎人家,卻倒過得親親熱熱安安靜靜 [5] 
茅盾 《動搖》三:“陸 家可説是世代簪纓的舊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