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鎖定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境內,面積100977公頃, [1]  地處松嫩平原與大興安嶺的接壤地帶,保護區的主體-五大連池火山是中國著名的年輕火山羣之一,距今僅有200年曆史。區內分佈有14座因火山噴發而形成的火山錐體和800多平方公里的熔岩台地和5個串珠狀火山堰塞湖。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石龍河貫穿着五個呈珠狀排列的堰塞湖,故稱五大連池。五大連池火山羣是中國著名的火山羣。主要保護對象為火山遺蹟。
2015年1月,入選首批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綠色名錄。 [2] 
中文名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境內
氣候條件
曖温帶
開放時間
早9:00-晚5:00
景點級別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佔地面積
100977 公頃 [1]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史沿革

1980年省政府批准建立然保護區;
1982年國務院批准,五大連池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 
2016年11月,國務院同意調整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範圍,調整後保護區的面積、範圍和功能分區等由環境保護部予以公佈。 [4]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環境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置

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黑河地區南部,地處小興安嶺與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東與遜克縣毗鄰,南與北安市、克東縣交界,西與克山、訥河縣相連,北與孫吳、嫩江縣接壤。風景區總面積為1060平方千米,其地理座標為東經125°42',,-127°37',北緯48°16',-49°12'。 [5]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

保護區保存着完整的熔岩台地和火山地貌,是中國火山最集中的區域。區內由14座火山及5個堰寒湖組成。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氣候

年均温-0.3℃,無霜期110天,年降水量500毫米。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文

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水資源豐富,訥漠爾河的支流白河,連着5個湖泊,5個湖的水容量為10439萬立方米。內多礦泉,藥泉山下有南泉、北泉、翻花泉,是中國極其寶貴的礦泉水資源。14座火山錐聳立在開闊的熔岩台地上。火山羣有舊期噴發的12座火山,新期噴發的兩座——老黑山和火燒山。正是由於新期火山噴發,岩漿溢出,填塞了當時的河谷——白龍河,形成5個首尾相接的堰寒湖即五大連池。五大連池屬富營養湖,湖內生長着豐富的浮游生物和魚類。其中最大的是三池面積8.2平方公里。 [3]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

主要保護對象為火山遺蹟。五大連池火山羣是由遠古、中期和近代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地質地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上少見的類型齊全的火山地質地貌景觀,專家概括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完整性、典型性和美學性,是中國首屈一指世界著名的火山。五大連池礦泉水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有鐵硅質、鎂鈣型重碳酸低温冷礦泉水;有偏硅酸、氡等類型礦泉水。 [6]  享有“藥泉”、“聖水”之譽。五大連池具有純淨的天然氧吧、獨特的火山全磁環境、特效的藥性洗泉、靈驗的藥用礦化離子水、神奇的火山岩太陽能理療場等。中國著名火山學家劉嘉麒教授評價説: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融山、水、巖、泉為一體,是中國火山地貌景觀最豐富、最精彩、歷史記載最詳盡、研究程度很高的最新火山區,堪稱火山博物館。 [3]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景點

老黑山
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
老黑山山勢高聳,植被葱鬱,相對高差達166米,是14座火山中最高的一座。山的東、北兩側有盤山道可達山頂,山頂有漏斗狀火山口,直徑350米,深達140米。火山口周圍有人行步道,俯視火山口底令人望而生畏。
火燒山
規模較老黑山小,植被很少。焦的的火山口把整個大山劈為兩半,裂縫猙獰,狀態怪異,山坡中隨處可見大小不一的火山彈。 [7] 
石海
老黑山和火燒山的四周為熔岩台地,總面積達65平方千米。當年噴出的熔岩沿白河向南流去,形成了婉蜒10千米長的“石龍”。 [8] 
火山羣
五大連池火山羣是我國第一個火山羣自然保護區。這裏將建成一座面積廣闊、山水相映、風光奇異的火山公園和療養勝地。藥泉山、焦得布山、火燒山和尾山附近都有礦泉。 [9]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獲榮譽

2023年7月,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護地”稱號。 [10]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價值地位

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榮獲“世界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項世界級桂冠和九項國家級稱號,14座新老時期火山噴發年代跨越200多萬年,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和“打開火山教課書”;不僅在生態科學和地理物理發展史方面對人類有着重大意義,而且在自然美學和環境醫學方面更具有獨特的觀賞和適用價值。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