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邊鰭真鯊

鎖定
黑邊鰭真鯊,學名Carcharhinus limbatus (Müller et Henle, 1839),又名黑邊鰭白眼鮫或黑梢真鯊,是真鯊科真鯊屬的一種體型較大的鯊魚,是熱帶及温帶海洋的大陸棚及島基台的住民。
中文學名
黑邊鰭真鯊
拉丁學名
Carcharhinus limbatus (Müller et Henle, 1839)
別    稱
黑邊鰭白眼鮫或黑梢真鯊
二名法
Carcharhinus limbat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軟骨魚綱
亞    綱
板鰓亞綱
真鯊目
亞    目
真鯊亞目
Carcharhinidae真鯊科
真鯊屬
黑邊鰭真鯊
IUCN保護級別
NT 近危
英文名
Blacktip shark 

黑邊鰭真鯊形態特徵

黑邊鰭真鯊(科學名:Carcharhinus limbatus),
黑邊鰭真鯊 黑邊鰭真鯊
又名黑邊鰭白眼鮫、黑梢真鯊,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鯊魚,是熱帶及温帶海洋的大陸棚及島基台的住民。
此鯊魚具有長、狹窄且尖的口鼻部。鰓裂長而筆直。第一背鰭高。背部呈深灰色、灰藍色或暗淡的古銅色。腹部呈白色或淡黃白色。每邊具有一條黑帶由尾未伸延至大約超過腹鰭的起點。腹鰭未端有黑點。幼魚的背鰭未端、胸鰭臀鰭尾鰭下部通常帶黑色,但會隨年齡增長而轉淡。 [1]  [2] 

黑邊鰭真鯊生活習性

黑邊鰭真鯊是一種遊速很快的鯊魚,不單能躍上水面,更能在期間多次轉體才回到水中。它們不帶有攻擊性,且不會攻擊人類。有一些證據顯示它們會分開族羣,雄性及沒有懷孕的雌性會聚集一羣,而懷孕的雌性及幼鯊會另外聚集成一羣。
黑邊鰭真鯊主要是以硬骨魚為食,如沙丁魚鯡魚鯔魚鰺科馬鮫,甚至會吃其他幼小的鯊魚包括灰真鯊,及一些頭足綱甲殼亞門動物。
黑邊鰭真鯊是胎生的,並在卵黃囊的胎盤內每胎有着1-10只幼鯊(平均為4-7只)。妊娠期相信為10-12個月,而相信雌鯊每年會生產一次。 [2]  [1] 

黑邊鰭真鯊食用功能

黑邊鰭真鯊的身體可以供人類吃用,包括新鮮的、乾的或鹽醃的。它的皮可以製成皮革,而肝臟則可獲得肝油。它亦會被釣魚者作為遊釣魚類。現時未有指出它們在沒有挑撥下會向人類攻擊,但卻仍然有潛在的危險。 [2]  [1] 
參考資料
  • 1.    Leonard J. V. Compagno, 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 4, Parts 1 and 2, Sharks of the World, 1984, Rome: FAO
  • 2.    Froese, Rainer & Daniel Pauly, eds. (2006). Carcharhinus limbatus in FishBase. 2006年06月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