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黎錦光

鎖定
黎錦光(1907年12月30日—1993年1月15日),中國早期流行音樂家。湖南湘潭人。1927年到上海,脱離部隊,加入黎錦暉任團長的中華歌舞團,成為“黎派”歌曲最重要的傳人。黎錦光與陳歌辛被認為是中國流行樂壇成熟期最傑出的代表,分別有“歌王”與“歌仙”之譽。1939年,任百代唱片公司音樂編輯,為上海各電影公司作曲。黎錦光寫曲,速度快、質量高,《滿場飛》《夜來香》《香格里拉》(1946年電影《鶯飛人間》插曲)、《拷紅》、《採檳榔》《五月的風》、《叮嚀》、《慈母心》、《瘋狂世界》《星心相印》、《相見不恨晚》等數百首流行歌曲皆為其作品。其中由李香蘭原唱的《夜來香》一曲深受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的激賞,將歌詞翻譯成日語後,流行於日本。代表作品有《哪個不多情》(1945年)、《香格里拉》(電影《鶯飛人間》插曲,1946年)、《少年的我》(1946年)、《心靈的窗》(電影《苦戀》插曲,1946年)《黃葉舞秋風》(電影《長相思》插曲,1947年)《人人都説西湖好》(電影《憶江南》插曲,1947年)等。其中《香格里拉》(陳蝶衣詞)影響最廣。 [3]  [6-7] 
本    名
黎錦光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湖南湘潭
出生日期
1907年12月30日
逝世日期
1993年1月15日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
代表作品
《白蘭香》《夜來香》《香格里拉》《拷紅》《採擯榔》
職    業
作曲家
籍    貫
湖南湘潭

黎錦光人物生平

黎錦光1907年12月30日出生於湖南湘潭的一個書香門第,小時候他喜歡鄉間的花鼓戲,跟家裏幫工的農民學會了吹笛子、拉二胡。9歲時隨大哥黎錦熙到北京上小學,15歲隨黎錦暉到上海,在黎錦暉任校長的國語專修學校附屬小學上學。16歲回長沙,1923年先入長沙第一師範學校辦的暑期補習班,後來考取湖南大學附屬中學,畢業後入湖南大學土木系。
1926 年曾考入黃埔軍校,在廣州、武漢等地參加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作宣傳工作。
1927 年大革命失敗後黎錦光到上海,參加黎錦暉辦的“中華歌舞團”“明月歌舞團”和“聯華歌舞班”,到南洋和國內的許多地方巡演。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聰敏的黎錦光學會了演奏小號、單簧管、薩克斯風和鋼琴等樂器,又隨黎錦暉學習一些作曲、配樂的初步知識,並開始創作、改編了一些歌曲。最早改編的作品有湖南民歌《鬧五更》,粵曲《昭君怨》等,創作歌曲有《叮嚀》、《探情》等。這些歌曲經白虹、周璇、嚴華等歌星演唱後獲得流傳。
1939 年初黎錦光進百代唱片公司做音樂編輯,從此,創作、編配的機會更多了。這年年底黎錦光采用湖南花鼓戲的“雙川調”改編了歌曲《採檳榔》,由周璇灌製唱片後極受歡迎。接着又創作了帶有湖南民歌音調風格的《五月的風》。這一時期黎錦光譜寫了一批較流傳的電影插曲,如《拷紅》(電影《西廂記》插曲,1940年)、《襟上一朵花》(電影《天涯歌女》插曲)、《鐘山春》(電影《惱人春色》主題歌,1942年)、《瘋狂世界》(電影《漁家女》插曲,1943年)、《討厭的早晨》(電影《鸞鳳和鳴》插曲,1944年)《葬花》(電影《紅樓夢》插曲,1944年)等。1944 年夏創作的獨唱曲《夜來香》(自己作詞)經歌星李香蘭錄音灌製唱片後,曾經廣泛流傳過。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黎錦光仍然在上海從事電影音樂和流行音樂創作,此後他的比較重要的流行歌曲有:《哪個不多情》(1945 年)、《香格里拉》(電影《鶯飛人間》插曲,1946年)、《少年的我》(1946年)、《心靈的窗》(電影《苦戀》插曲,1946 年)《黃葉舞秋風》(電影《長相思》插曲,1947年)、《人人都説西湖好》(電影《憶江南》插曲,1947年)等。其中《香格里拉》(陳蝶飛詞)影響最廣。
新中國成立以後,黎錦光長期在上海中國唱片廠工作,默默無聞地擔着“音響導演”的擔子,直到 1970 年退休。解放後他的創作基本上已經停止,1958 年他根據新疆民歌編配的輕音樂《送我一支玫瑰花》,採用了探戈--波列那的節奏,成為50年代廣泛流行的輕音樂舞曲。
退休 10多年之後,1984 年又應邀回中國唱片廠,利用 30、40年代百代公司的錄音模板,重新編輯、出版流行歌星周璇、白虹等人的音樂專輯多種,受到了眾多的懷念老歌的聽眾的喜愛,在懷舊浪潮中適應了人們懷舊情緒的需要。1989 年獲得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為唱片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榮譽證書。
1993年1月15日,黎錦光病逝於上海。 [1] 

黎錦光人物事蹟

受哥哥影響,走上音樂創作之路,繼承與發展“黎派音樂”
9歲時,黎錦光隨大哥黎錦熙在北京上小學。初到北京的黎錦光,被老北京的新鮮事物吸引,更讓他欣喜的是,每週總有一兩次,大哥黎錦熙、二哥黎錦暉帶他到前門外的戲園子看京戲。
“二哥錦暉參加了北京大學的音樂研究會,擔任中東部通樂類瀟湘樂組組長,經常選奏湖南古典《滿江紅》等,還組織演奏《木蘭辭》等音調爽朗的民俗樂曲。錦光常常被二哥帶去欣賞這些民樂,同時,也欣賞到了音樂研究會其他各組的中戲音樂。”黎白在《湘潭黎氏》(第二卷)中這樣記錄。
就這樣,10多歲的黎錦光,歡喜地接受了這些音樂薰陶。到了15歲時,他隨同黎錦暉到上海,並在黎錦暉擔任校長的國語專修學校附屬小學上學。黎錦光到上海後,參加了黎錦暉辦的“中華歌舞團”“明月歌舞團”和“聯華歌舞班”,到南洋和國內的許多地方巡演。當時的具體情境,在黎白《湘潭黎氏》(第二卷)中,有詳細記載。“在上海愛多亞路找到了他二哥黎錦暉。他在錦暉的明月歌舞團裏充當了一名樂手,由此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用錦光後來自己寫的回憶錄的原話是:“從此結束了他短暫的戎馬生涯。”
在學習過程中,他受到了二哥黎錦暉的影響,直接成為了黎派音樂的代表人。黎錦暉與黎錦光的音樂關聯,除了這種幫與帶的影響,也有別的形式,如哥哥的歌,弟弟來教唱。據記載,黎錦光當年在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後,因生性活潑,善於吹拉彈唱,被分配到總政治部擔任少尉宣隊員,被稱作為“我們的小黎老師”。當時他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唱革命歌曲,其中一首,便是二哥黎錦暉為紀念孫中山而創作的《總理紀念歌》。自從黎錦光教唱了這首《總理紀念歌》後,他的名聲大噪。
通常而言,關於黎錦暉的介紹,前綴是“音樂家,中國流行音樂之父,兒童歌舞劇的奠基人。”關於他的七弟黎錦光的介紹,為“音樂家”。“黎錦光的名氣,沒有黎錦暉大,但他的藝術造詣,也很高。”作家趙志超説。
鄒櫻在《論黎錦光的流行音樂創作成就》中這樣論述二人的成就與地位。“如果説黎錦暉是開拓了中國(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流行音樂,那不能不説,黎錦光的創作,代表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時期流行音樂的高峯時期。”
1939年初,黎錦光進入百代唱片公司做音樂編輯,長達十年之久。這期間,他創作了一批十分流行的電影插曲。
黎錦光的音樂中,既有西方音樂創作的痕跡,也有中國民間音樂的氣息。黎錦光樂於融入新鮮元素,他早年學習西洋音樂十曲、配器,率先成功地將爵士音樂融入創作過程中,作品優美通俗、膾炙人口。他採用湖南花鼓戲的“雙川調”改編了歌曲《採檳榔》,由周璇灌製唱片後極受歡迎。
如一首經典的《夜來香》, “那南風吹來清涼 / 那夜鶯啼聲悽愴 / 月下的花兒都入夢 / 唯有那夜來香 / 吐露着芬芳……”先後用英、法、日、泰、捷克等十餘種語言錄製唱片,一盒帶達數十個版本,成為國際著名歌星保留曲目,他也被國際流行音樂界譽為“中國流行音樂創始人之一。”
“李蘭香唱《夜來香》出了名,後來當了日本國會議員,請錦光遊歷日本,以國賓相待。”黎氏八駿中的老八黎錦揚稱。
“黎氏八駿”,右二為黎錦暉,左二為黎錦光。 “黎氏八駿”,右二為黎錦暉,左二為黎錦光。 [2]
上個世紀50年代後期,黎錦光編配的輕音樂《送我一支玫瑰花》《青春圓舞曲》等,流行海內外,他也寫過電影《西廂記》的插曲《拷紅》、《紅樓夢》的插曲《葬花吟》等。
這些經典歌曲後來不斷被翻唱,如風靡上海的《夜來香》,經由鄧麗君的演繹,在內地瞬間又流行起來。
一曲《香格里拉》,更是帶熱了雲南香格里拉的旅遊熱。“1946年8月《香格里拉》歌曲還在百代唱片公司灌製了唱片,錄音由黃貽鈞組織小型管絃樂隊,葛朝祉組織合唱小組,黎錦光親自指揮。唱片一經發行,銷量很大,從此,歐陽飛鶯一躍成為電影紅歌星。香格里拉這個桃源仙境的芳名,隨同電影和歌曲唱片也廣泛流傳開來。”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劉曉明這樣説。
黎派音樂,黎錦暉與黎錦光,給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2] 

黎錦光親友回憶

胡逸塵:
上世紀四十年代,老黎進入原英商百代唱片公司從事音樂編輯和作曲。五十年代入中國唱片廠後,一直出任音響導演,默默地為他人作嫁衣,在藝術上認真把關,音響上精益求精。他具有較深的音樂修養,又有敏鋭的聽力,錄製過程中常常給演員以熱情的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藝術創作。許多作曲家和演員都很熟悉他、尊敬他。
老黎還是擅於運用民歌素材的高手,他創作並改編了如《賣雜貨》《五月的風》等民歌,均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創作上他十分注意斟酌字句,以合韻節,講究詞曲結合來定旋律的走向;節奏上追求抑揚頓挫的變化;音樂語言十分口語平民化,歌者易上口。
錦光的音樂履歷是與時代和社會變遷交織在一起的。1949年春,上海百代悄然謝幕,三年後在原址建立起華東工業部上海唱片公司。為解決節目來源,設立藝術錄音科,老黎參加了新中國唱片出版事業,主要從事音響導演。灌錄一張唱片要多方面通力合作,首先是作者的創作,再有表演者的演繹,通過音響導演和錄音師創造性的工作把它錄製下來,這些都決定着一個作品的質量和生命。中國唱片廠早期組錄節目多沿用原英商百代300㎡錄音室,老黎可是重返故地。灌片時樂器的擺放位置,話筒的遠近角度,演唱與伴奏的平衡等,他總是一絲不苟。 [4] 
我和黎錦光先生有過幾次面對面的接觸。第一次是 1979 年底,採訪地點是在上海中國唱片社,即他畢生工作的地方。那時人們對流行歌曲的評價還停在“黃色歌曲”的認識階段,請他談的主要都是關於他對聶耳、任光、黎錦暉等人的創作情況的回憶,當談到流行歌曲時仍使用“黃色歌曲”的概念。這一次他對自己的歌曲創作閉口不談。再一次見面是在北京,1990年7月我得知他在女兒黎南洋家裏休養,於是數次前往拜訪。
這時已經是改革開放之後,人們的思想已經有所解放,國內的流行歌曲再次掀起狂潮,因而對 30、40流行歌曲也可以進行比較冷靜的學術研究了。這次我主要請他回顧自己的流行歌曲創作。談話紀錄就是這篇文章的寫作依據之一。他告訴我:“我的流行歌曲創作總數大約有 200 多首,質量上良莠不齊,可以拿出來的約有 80多首。手稿和照片在'文革’中被抄家抄盡了。”他還對我説:“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範上學時曾是我大哥錦熙的學生,我 16 歲時在長沙上第一師範暑期班時,毛主席是這個班的班主任,並教我們國文,我做了他兩個月的學生。”他和他的毛老師是同鄉,韶山沖毛家和曉霞鎮黎家相距100裏。談到這段鮮為人知的往事時,83歲的黎錦光天直地笑着,帶着自豪的感覺。 [1] 

黎錦光親友關係

爺爺黎葆堂,是前清舉人,曾在曾國藩幕府任軍機要員。父親黎培鑾。1870年出生,是晚清貢生,和國畫大師齊白石是摯友,二人曾組建“羅山詩社”。1952年黎培鑾去世,享年82歲。母親黃賡,是個大家閨秀。她的父親黃遠積是舉人,官至刑部主事,著有《思恆復齋文集》。
黃賡生子女十一人。老大黎錦熙,出生於1890年2月2日,是前清秀才,早年加入同盟會。1913年,滿腹經綸的他婉拒了雲南軍政府秘書一職,到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當了一名歷史教師,他和徐特立、楊開慧的父親楊昌濟等人創辦了“宏文圖書編譯社”和《公言報》。新中國成立前,黎錦熙擔任北師大文學院院長,潛心研究學問。1978年3月27日,一代國學大師和拼音之父黎錦熙去世,享年88歲。
老二黎錦暉,出生於1891年。1927年2月開辦了中華歌舞專修學校,他創作的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曾轟動一時,他創作的《夜深沉》《小小茉莉》《薔薇處處開》《妹妹我愛你》等流行歌曲,傳唱不衰。1967年2月,黎錦暉因病去世,享年77歲。
老三黎錦曜,出生於1895年,採礦專家。抗戰期間他回家鄉湘潭,花掉大量家產開採鹽礦、煤礦,新中國成立後任湖南省工業廳高級工程師。1953年,他接受中央有關部門交給的任務,帶人去海南島探礦,第二年病故在工地上。
老四黎錦紓出生於1898年,是知名教育家及出版家,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湖南省教育局局長、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和黎錦曜同年去世。
老五黎錦炯,出生於1901年。1921年入唐山交通大學鐵路及造橋工程系就讀,1927年畢業後在京奉鐵路任見習工程師、工程師和主任工程師。當時,我國要修建京奉鐵路灤河大橋,比利時人承擔設計和建造,但費用很高。黎錦炯就毛遂自薦,自己主持設計,標準和質量高於比利時人的設計,造價也低得多。最終,他與其他橋樑專家設計並建成了中國北方第一座大型鐵路大橋——灤河大橋。新中國成立後,他任鐵道部總工程師,被授予“人民工程師”的榮譽稱號。1981年,80歲的黎錦炯去世。
老六黎錦明,1926年寫成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部比較全面反映中共領導下的農民運動的中篇小説《塵影》,魯迅先生為之作序《〈塵影〉題詞》,稱他為“湘中作家”。黎錦明出生於1905年,早年在北京師範大學學習英語,1924年開始創作。1928年,任鄭州《朝報》副刊編輯的他被逮捕入獄,險些被槍斃。他被營救出獄後,先後擔任北平中國大學講師、保定河北大學和杭州浙江大學教授。抗戰爆發後,他給茅盾主辦的《文藝陣地》和郁達夫主辦的《星洲日報》等報刊寫過不少抗戰題材的作品。1952年,黎錦明被選為湖南省文聯委員,第二年當選為省政府委員,1978年任湖南省革委會參事室秘書,1983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1999年4月,黎錦明在長沙逝世,享年95歲。
老七即為黎錦光。
老八黎錦揚,是在國際文壇享有盛譽的美籍華裔作家,曾榮獲“全球華人終身成就獎”。1915年出生,2018年11月8日,103歲的黎錦揚在美國洛杉磯逝世。他們名震三湘大地,被譽為“黎氏八駿”,湘潭黎氏家族也成為近現代湖南耀眼的家族之一。
除了“黎氏八駿”外,黎錦珈姐妹三人也是巾幗不讓鬚眉。1893出生的黎錦珈是“黎氏八駿”的大姐,長姐如母,畢業於湖南周南女校的她,在老家侍奉父母,撫養子女,1968年去世,享年76歲。
次女黎錦皇,出生於1903年,畢業於天津師大。曾入蘇聯伏龍芝軍校學習,後在北伐軍原總政治部工作,20世紀30年代參與二哥創辦“明月歌舞社”,後長期從事文教工作。1994年去世,享年91歲。
黎家三女黎錦文,出生於1910年,曾是農工黨中央機關工作人員,2007年去世,享年97歲。
黎錦光的前妻白虹,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著名影星、歌星,和白光、白楊並稱為“北平三白”。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