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金眼鏡蛇

鎖定
黃金眼鏡蛇是有鱗目眼鏡蛇科眼鏡蛇屬爬行動物,又稱好望角眼鏡蛇。 [7]  體型較小;頭部較圓,吻端略有尖出。體色隨不同地理居羣而有所變化,有黃色、土白色、檸檬黃色、黑色、棕色等類羣;尾部通常呈黃色或白色。 [8] 
黃金眼鏡蛇一般只分布在非洲的西南端一些人口稠密的地區,如南非、博茨瓦納、納米比亞等國。棲息於乾草原和半沙漠地帶,多在日間和傍晚活動。食物主要以小型哺乳動物為主,也會捕食蛙類、蜥蜴。除此之外,其偶然也會溜進農家院舍中,捕食家禽。繁殖方式為卵生。每次可以產出8—20枚蛇卵。 [9] 
黃金眼鏡蛇的毒性與令人恐怖的黑死神的毒性一樣大。 [8]  此外,由於生活在非洲南部的居民多為農民,所以其不僅給人造成了很大的騷擾,而且還對牲畜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9] 
拉丁學名
Naja Nivea
別    名
好望角眼鏡蛇,海角眼鏡蛇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爬行綱Reptilia
有鱗目Squamata
眼鏡蛇科Elapidae
眼鏡蛇屬Naja
黃金眼鏡蛇Naja Nivea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亞    綱
雙孔亞綱Diapsida
亞    目
蛇亞目Serpentes
亞    科
眼鏡蛇亞科
分佈區域
南非,波茨瓦納,納米比亞;乾草原及半沙漠地帶
中文學名
黃金眼鏡蛇
二名法
Yellow cobra
命名時間
1758年
命名者
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

黃金眼鏡蛇形態特徵

黃金眼鏡蛇 黃金眼鏡蛇
黃金眼鏡蛇全長1.2-1.4米。最大長度為1.87米。 黃金眼鏡蛇也是顏色比較特別的一種毒蛇,除了像其名字一樣,全身是黃金色外,有的亞種呈棕到黑色,身上也會長有黑色的斑點。 [1] 
黃金眼鏡蛇頭部特寫 黃金眼鏡蛇頭部特寫
頭橢圓形;有前溝牙。體尾具黑黃相間的環紋,黑環稍寬於黃環,前者圍繞周身。背鱗平滑,中段15行;脊鱗擴大,背脊明顯起稜呈嵴;尾末端圓鈍。全長1278—1550mm。 [2] 

黃金眼鏡蛇分佈範圍

黃金眼鏡蛇分佈在非洲南部的南非、納米比亞、博茨瓦納和萊索托。 [1] 
黃金眼鏡蛇在水中出沒並不罕見,它們會在蜕皮時浸在水中,讓蛇皮受刺激。 [4] 

黃金眼鏡蛇棲息環境

僅生活在非洲西南部,但其中也包括人口密集的南非,也常出現在牧場黃金地段, [3]  偶見於海灘。 [4] 
棲息於草地、牧場和耕作區,常鄰近於小溪、江河、湖泊等處。 [2] 

黃金眼鏡蛇生活習性

黃金眼鏡蛇
黃金眼鏡蛇(11張)
黃金眼鏡蛇的活躍時間是在每天的日間與傍晚,主要以小型哺乳動物為食,亦會捕食青蛙、蜥蜴。除此之外,黃金眼鏡蛇偶然也會溜入農舍裏,捕捉禽類。當受到騷擾時,黃金眼鏡蛇會迅速作出反應,它會快速攻擊,靠強烈的毒性和反覆的攻擊令敵人知難而退。 [1] 

黃金眼鏡蛇繁殖方式

黃金眼鏡蛇在11-1月份產卵,每產8-20枚卵,孵化期65-70天,幼蛇長34-40釐米。 [1] 

黃金眼鏡蛇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5] 

黃金眼鏡蛇種族現狀

該種只分布在非洲的西南端一個人口稠密的地區,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似乎沒有對該種影響較為明顯的主要威脅,因此暫未收錄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6] 

黃金眼鏡蛇保護級別

黃金眼鏡蛇 黃金眼鏡蛇
暫未收錄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6] 

黃金眼鏡蛇蛇毒介紹

黃金眼鏡蛇 黃金眼鏡蛇
黃金眼鏡蛇採用的毒素,和其他眼鏡蛇一樣是神經毒素。而黃金眼鏡蛇的毒性在眼鏡蛇(naja)家族中,算是最劇烈的成員之一,僅次於菲律賓眼鏡蛇,主要是襲擊敵人的呼吸系統,通常在2小時內,受害者會因呼吸困難而死去。在沒有血清的情況下,黃金眼鏡蛇在當地的死亡率能達60%。相比之下,黑曼巴蛇的死亡率比較高;但黃金眼鏡蛇的攻擊紀錄就比黑曼巴蛇要高,這就説明了死亡率高並不等於攻擊紀錄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