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裏

(郵票設計師,畫家)

鎖定
黃裏(1941年5月—2015年10月5日),浙江餘姚人,郵票設計師,畫家,1991年榮獲國務院頒發《有突出貢獻專家》證書,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美術代表作品有《北方的核桃樹》、《雨後池塘》,設計有《首屆中國藝術節獎盃》等。
2015年10月5日晚,黃裏病逝,享年74歲。 [2] 
中文名
黃裏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41年5月
畢業院校
中央美術學院
職    業
郵票設計師
主要成就
《有突出貢獻專家》證書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出生地
浙江餘姚
代表作品
《北方的核桃樹》
《雨後池塘》
《首屆中國藝術節獎盃》

黃裏人物簡介

姓名:黃 裏
籍貫:浙江餘姚
出生日期:1941年5月
單位:郵電部郵票發行總局
職業與擅長:郵票設計師、油畫
畢業院校: 1960年畢業於中央美院附中,196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董希文工作室)
2003年退休,現為職業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黃裏 黃裏
貢獻與成就:1991年榮獲國務院頒發《有突出貢獻專家》證書,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黃裏作品
黃裏作品(5張)
美術代表作品有《北方的核桃樹》、《雨後池塘》,設計有《首屆中國藝術節獎盃》等。

黃裏人物經歷

黃裏,1941年5月出生於自古“人傑地靈”的寧波餘姚市,與中國保險公司創始人宋漢章先生同鄉。6歲到北京少年宮開始學習繪畫,接受初等美術教育。
1960年中央美院附中畢業。
1961年師從曾受毛主席讚譽的油畫大師,時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董希文先生學習油畫,系統的接受了學習和訓練。
196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後服從國家統一分配,到郵電部郵票發行局工作,黃裏先生沒有想到,從此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郵票,奉獻給了他熱愛的郵迷。
1984年12月25日,中國郵票公司正式發行JT系列郵票 “保險之花”。這枚郵票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枚保險郵票。它的設計者就是黃裏。
從1968年到1998年,黃裏從參與設計《文5.革命樣板戲》到《珊瑚礁觀賞魚》郵票,整整走過了30年時光。他一生設計的郵票有20多套,其中包括《西雙版納風光》、《畜牧業-牛》、《柯棣華逝世四十週年》、《馬克思逝世一百週年》、《陳嘉庚誕生一百一十週年》等很多經典郵票。巔峯之作則為《西雙版納風光》和《陳嘉庚誕生一百一十週年》兩套郵票。《西雙版納風光》體現了作者雄厚的油畫實力,《陳嘉庚誕生一百一十週年》則體現了作者傳神的速寫功底。 [3] 

黃裏手繪作品

黃裏即興首日封 黃裏即興首日封 [1]
黃裏的手繪作品大部分都為即興的手繪封,在80年代初期,他的作品風格已相當前衞,給眾人很強的視覺衝擊力。

黃裏黃裏訪談

1 .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學繪畫的?
我是6歲開始學繪畫,最初在北京少年宮學習,從接受初等美術教育開始,以後又到高等學府進行系統的學習和訓練。
2.您是如何到郵票發行局,開始從事郵票設計工作的?
我到郵電部郵票發行局工作,完全是服從國家統一分配,當時自己是沒有選擇餘地的,能工作就很開心。
油畫作品
油畫作品(5張)
3.您是學油畫的,是如何把所學專業、與郵票設計工作結合到一起的?
照説油畫與郵票設計不貼近,我猜想可能是領導考慮作為一個大國,郵票設計應有更多的畫種,油畫是個世界普遍通行的畫種,表現 力很個性化。相反,郵票作為郵資憑證更多強調的是共性,體現的是國家的意圖。
郵票設計工作有一個適應的問題。我學的是油畫,平時畫的也是油畫,自然會將油畫的手法帶到郵票設計中來,我也曾為外國及香港設計過油畫形式的郵票。以前我設計的《水鄉古鎮》郵票,看上去是水墨的形式,其實裏面也有油畫的影子、油畫的構成和韻味。作為一 個畫種有優越性同時也有侷限性。其實,各種形式的畫種介入郵票領域,能將表現語言做置換,置換完美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這些方面, 我做了一些嘗試,但我結合的並不是太好。
4.您能談談自己的繪畫風格嗎?郵票設計理念是什麼?
我今年已經過70歲了,在郵票設計上還夠不上什麼風格。就偏好來説,我比較喜歡色彩對比強烈、絢麗新穎的畫面,郵票設計語言最 好是一套一種。郵票不單是郵資憑證,也是一 件藝術品,最終是賣給集郵者的。當然要讓集郵者喜聞樂見,無論品位、玩味都應當物有所值,否則,錢是掙到了,罵聲也會跟着來了。
5.在郵票設計生涯中,有沒有讓您難忘的一件事或一個人?
有,1982年,設計國際友人柯棣華醫生的紀念郵票。柯棣華是印度人,心地非常善良, 他同情中國人民飽受戰爭苦難,他是受印度國大黨的派遣隨“印度援華醫療隊” 一行5人 來到中國,支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先後在 “國統區”、解放區轉戰,為八路軍傷病員和 老百姓治病。他的事蹟很感人,最後犧牲在中國。我曾在晉察冀老區採風,河北唐縣的葛公村是柯棣華長住的地方。我在村子裏見到過一 些抗戰老人,其中有一位叫李山秀的老大爺, 他回憶當年的情景時還唱起在柯棣華追悼會上軍民同唱的輓歌,歌詞是:“我給印度家的唁電,他在這裏 度過了四個秋天,啊!親愛的柯棣華同志,你最高的理想是領 導我們為實現世界和平。”他還為我唱“向前!向前!向前”, 他説當年這首歌的歌詞不是這樣,現在的歌詞是改過的。
這些都是40年前的事情了,仍然讓我感動,老百姓心裏一直裝着柯棣華大夫。柯棣華在印度家境並不富裕,上學的學費是借的高利貸,按常理説他畢業後行醫本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但他卻到中國的戰場上,投入反法西斯的戰爭, 他的家人都支持他的選擇。柯棣華的一生是“功留中華大地,光耀兩大民族”。40年前的情景,現在我仍記憶猶新。
一個外國人能把他個人的前途與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融合在一起,這件事激勵着我,促使我永遠不忘將個人前途與國家連在一起。
另外一個人就是陳嘉庚,1984年設計愛國華僑《陳嘉 庚誕生一百一十週年》紀念郵票。我在他的故居見到老人生前的日記中有一頁,記的是他日常生活支出的明細賬,真是十分節儉,但就是這樣一位老人,在實業救國的公益事業上卻. 慷慨解囊。大到支援抗戰捐贈大量金錢、物資,小如修路、建橋,興辦學校、祠堂。據傳中國的“幼稚園”就是他首辦的,他有“興學先師”的美名,他一生為人們做了許多善事。
6.您一共設計了多少套郵票?最喜歡的是哪一套,為什 麼?
我一共設計了多少郵票?沒有統計過,也説不上喜歡哪套郵票,因為設計郵票的時間有限,經常是期限到了,只得如此,就這樣了,下回再説吧,我不是一個聰明的人,做事情還比較主觀,而且自信有餘,自信又大於能力。
7.在郵票創作過程中,有沒有留下什麼遺憾?
郵票設計常常是無效勞動,一套稿子約了多人,甚至出三四十套方案的都有,但最後只能選一個,其它的設計稿統統束之高閣。最終出現一家歡樂幾家愁的局面,你説遺憾不遺憾?這種辦法有理論一矮子裏面拔將軍。我認為,如果心 裏沒譜,來的全是矮子的話,再怎樣拔,出來的還是矮子。
我覺得這種做法資源浪費太大。法國人説過,你們這樣約稿的做法,我們根本就約不起。我也問過法國同行,“你們這樣約稿的做法,我們根本約不起。我也問過法國同行,“你們約幾套?”他們説,“看準了一個人,最多約兩個”。
組稿和定稿究竟怎麼辦才好?各説各的,最後聽誰的?在郵票設計領域實在太需要學習科學發展觀的理念了,我期盼着有高人出來反思,郵票設計應當有大思維的概念。
8.現在社會上的“大師”、“專家”比較多,集郵圈也不例外,您有沒有被人稱呼過“畫家”、“大師”、 “著名郵票設計家” ?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有人奉承你如何如何,這只是人家的客套話,説説玩兒的,千萬不可去當真的。就説我自己吧,我就是一個設計師,稱“師”是從職業上講的,比如廚師也叫“師”,我認為我夠不上稱“家”。 “家”是有條件的,如,你在良好的氛圍中受過教育嗎?你有明確的高層次、高水準的學術專著嗎?你的作品有承上啓下的傳承路徑嗎?是否形成流派,包括一定的數量及傳承者。是否有精品,業內公認度如何?前輩認可嗎?等等。
以上這些條件我都不夠,更別説什麼著名設計家了,如果有人在公眾場合這樣介紹我,我會站起來更正。有一次參加活動,台下有位老兄大聲戲説,“非著名的比著名的還著名。”這讓我哭笑不得。時下有一種現象,“金錢綁架文化”,綁架了如果撕票則是災難,我經常警示自己,不要讓名利綁架了事業。 非分之想不要綁架信守,一但信守被撕票,那就是自毀。
9.您是一個樂觀通達的人,能説説您怎樣看待生活。
我已年過七旬,人生七十古來稀。 年紀大了,深居簡出,一切從簡。“七十清健”是一種境界。古語:隨遇而安。我是隨遇而喜,一切隨意,隨喜,懷着感恩的心,樂做善事。冷眼觀象,無奈而過。什麼是幸福?有説活着就是幸福, 我覺得加一句更貼切,“過你這個年齡段應該過的曰子,才是實實在在的幸福。現在生活中有沒有困難?有,我兒子因患先天性腦癱,四肢高度協調障礙,屬於重殘。從他從出生到現在生活上一直不能自理,我與孩子相依為命。這麼多年他洗澡仍需我背來背去,現在我已經感覺很吃力了。但兒子愛畫畫,跟我談得來,合得來,也是我的好朋友,他的幽默和可愛給予了我生活上的安慰和愉悦,同時也改變了我的性格,促使我少惰性,因為有了他,讓我豪氣常在,學會了相互欣賞,苦曰子其實是可以當好曰子過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