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花敗醬

鎖定
黃花敗醬是忍冬科敗醬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3]  其地下根莖細長,橫卧生,有特殊臭氣;基生葉叢生,有長柄,花時葉枯落;莖生葉對生;上部葉漸無柄;葉片為羽狀深裂或全裂;聚傘圓錐花,花冠黃色;瘦果長方橢圓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4-5] 
黃花敗醬分佈於中國各地,生長於山坡林下、林緣和灌叢中以及路邊、田邊的草叢中。黃花敗醬喜稍濕潤環境,耐嚴寒,一般土地均可栽培,但以較肥沃的沙質壤土為佳。黃花敗醬的繁殖方式主要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6] 
黃花敗醬味辛、苦,性涼,全草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的功能。黃花敗醬主治腸癰,下痢,赤白帶下,產後瘀滯腹痛,目赤腫痛,癰腫疥癬等病症。 [4]  黃花敗醬具有觀賞價值,栽植做原生景觀觀賞,觀花類,7~9月觀黃色或白色花。 [7] 
中文學名
黃花敗醬
拉丁學名
Patrinia scabiosifolia Fisch.ex Trev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菊亞綱
川續斷目
敗醬科

黃花敗醬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30cm。根、莖有特殊臭氣。莖直立,黃綠色帶紫色,上部分枝。基生葉叢生,卵狀披針形,不分裂或羽狀全裂,有長柄。莖生葉對生,具短柄或近無柄,葉片羽狀深裂,中央裂片較大,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不整齊的大鋸齒。聚傘花序呈傘房狀,頂生或腋生。花序基部苞片1對,條形。花萼短,5齒不明顯;花冠筒短黃色,上部5裂,內生白色長毛;雄蕊4,子房下位,柱頭頭狀。瘦果,橢圓形,具三稜。花期7-8月,果期9-10月。 [1] 
性狀鑑別
全體摺疊成束,根莖圓柱形,彎曲,長5-15CM,直徑2-5MM,頂端粗達9NM,表面有栓皮,易脱胎落,紫棕色或暗棕色。節疏密不等,節上有芽痕和根痕;斷面纖維性,中央具棕色木心。根長圓錐形或長圓形,長達10CM,直徑1-4CM。表面有縱紋,斷面黃白色,莖圓柱形,直徑2-8CM;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具縱稜及細紋理,有倒生粗毛。莖生葉多捲縮或破碎,兩面疏被白毛,完整葉多羽狀深裂或全裂,裂片5-11,邊緣有鋸齒,莖上部葉較小,常3裂,有的枝端花序或果序,小花黃色,瘦果長橢圓形,無膜質翅狀苞片。
顯微鑑別:根莖橫切面。
落皮層可見,厚壁細胞壁木化,斷續排列成環,木栓層為多列木栓細胞,皮層較窄,有裂隙,韌皮部細胞小壁薄,束間形成層有時不明顯,木質較寬廣,中部有10餘列薄壁細胞組成的環帶,細胞排列整齊,內側或全部環帶細胞栓化,含少數簇晶,環帶外側導管單個散在或2-4成羣徑向排列,胞腔常含黃棕色物,木射線寬1-2列細胞,髓部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老的莖髓部常駐成空洞。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黃花敗醬產地生境

生於海拔700-1600m的山區草坡、荒地。貴州各地有分佈。 [2]  黃花敗醬分佈於中國各地,生長於山坡林下、林緣和灌叢中以及路邊、田邊的草叢中。黃花敗醬喜稍濕潤環境,耐嚴寒,一般土地均可栽培,但以較肥沃的沙質壤土為佳。 [6] 

黃花敗醬繁殖方法

黃花敗醬喜稍濕潤環境,耐嚴寒,一般土地均可栽培,但以較肥沃的砂質土壤為佳。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種子繁殖:春季3、4月在寬1M的苗牀播種,覆土0.5-1cm,播種後保持土壤濕潤;約半個月左右出苗,出苗後當苗高3-6cm時可間苗1次,5月或6月初可移植大田。
分株繁殖:4-5月挖取老株,或將老株四周自生的幼苗掘起進行移植。行距為30-40cm;株距25-30cm。每穴栽苗2-3株。生長期間,可施肥。

黃花敗醬主要價值

黃花敗醬觀賞

黃花敗醬具有觀賞價值,栽植做原生景觀觀賞,觀花類,7~9月觀黃色或白色花。 [7] 

黃花敗醬藥用

黃花敗醬味辛、苦,性涼,全草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的功能。黃花敗醬主治腸癰,下痢,赤白帶下,產後瘀滯腹痛,目赤腫痛,癰腫疥癬等病症。 [4] 
化學成分
黃花敗醬
黃花敗醬(3張)
敗醬屬藥用植物中含有皂苷類、環烯醚萜類、黃酮類、香豆素類、揮發油和有機酸類等主要化學成分。
黃花敗醬根和根莖含齊墩果酸、常春藤皂甙元、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多種皂甙中已知結構的有敗醬皂甙(Patrinoside)C、D、C1.D1,黃花敗醬皂甙(皮下注射abioside)A、B、C、D、E、F、G。根中尚含揮發油8%、生物鹼、鞣質、澱粉。種子含硫酸敗醬草皂甙(sulfpatrinoside)I.II,熊果酸-3-O-A-I[3-O-A-L-rhamnopyranosyl(1--2)-A-L-arabinopyranosylurrsolicacid,patriniaglycosideA-I]齊墩果酸-3-O-A-吡喃鼠李糖基(1-2)-A-L-吡喃阿拉伯糖甙、熊果酸-3-O-A-L吡喃葡萄糖基)(1-3)。黃花龍芽根含揮發油約8%。油中特有成分為α-古芸烯(gurjunence)。又據報道自根中分離出7種皂甙,為敗醬皂甙A、B、C、D、E、F、G(scabiosideA,B,C,D,E,F,G),以及β-谷甾醇葡萄糖甙。據稱根中尚分離得黃花龍牙甙(patrinoside)。
參考資料
  • 1.    餘甘霖,胡玉彬主編;沈力,易東陽副主編,長江三峽中草藥圖譜,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12,第374頁
  • 2.    司有奇主編;蘇意明,張承明,楊應科,司嵐清副主編,黔南本草 上冊,貴州科技出版社,2015.01,第480頁
  • 3.    敗醬 Patrinia scabiosifoli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26]
  • 4.    鮑布日額,奧·烏力吉主編,特金罕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藥用植物圖譜,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2,第320頁
  • 5.    林餘霖編著,本草綱目原色圖譜800例 1,華齡出版社,2020.01,第181頁
  • 6.    《中國大興安嶺蒙中藥植物資源志》編撰委員會編,中國大興安嶺蒙中藥植物資源志,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0,第399頁
  • 7.    楊衞平,奇異中草藥·單方驗方 4,貴州科技出版社,2016.06,第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