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杞子

鎖定
黃梔子繁殖可用扦插法,春季選一年生以上,強健之枝條,每15~20公分為一段,扦插後約經30~40天能髮根。
中文學名
黃梔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龍膽目 Gentianales
茜草科 Rubiaceae
梔子屬

黃杞子形態特徵

黃杞子為黃杞的種子。
半常綠喬木,高達10餘米,全體無毛,被有橙黃色盾狀着生的圓形腺體;枝條細瘦,老後暗褐色,干時黑褐色,皮孔不明顯。偶數羽狀複葉長12-25釐米,葉柄長3-8釐米,小葉3-5對,稀同一枝條上亦有少數2對,近於對生,具長0.6-1.5釐米的小葉柄,葉片革質,長6-14釐米,寬2-5釐米,長橢圓狀披針形至長橢圓形,全緣,頂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歪斜,兩面具光澤,側脈10-13對。雌雄同株或稀異株。雌花序1條及雄花序數條長而俯垂,生疏散的花,常形成一頂生的圓錐狀花序束,頂端為雌花序,下方為雄花序,或雌雄花序分開則雌花序單獨頂生。雄花無柄或近無柄,花被片4枚,兜狀,雄蕊10-12枚,幾乎無花絲。雌花有長約1毫米的花柄,苞片3裂而不貼於子房,花被片4枚,貼生於子房,子房近球形,無花柱,柱頭4裂。果序長達15-25釐米。果實堅果狀,球形,直徑約4毫米,外果皮膜質,內果皮骨質,3裂的苞片託於果實基部;苞片的中間裂片長約為兩側裂片長的2倍,中間的裂片長3-5釐米,寬0.7-1.2釐米,長矩圓形,頂端鈍圓。5-6月開花,8-9月果實成熟。 [1] 

黃杞子分佈範圍

產於台灣、廣東、廣西、湖南、貴州、四川和雲南。分佈於印度、緬甸、泰國、越南。生於海拔200-1500米的林中。模式標本採自廣東。 [1] 

黃杞子主要價值

黃杞子 黃杞子 [2]
功能主治: 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用於熱病心煩、黃疸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傑腫痛、火毒瘡瘍、扭傷。
黃杞子
黃杞子(5張)
黃杞子(又名水杞子),主要做染料使用。

黃杞子繁殖方法

黃梔子繁殖可用扦插法,春季選一年生以上,強健之枝條,每15~20公分為一段,扦插後約經30~40天能髮根。

黃杞子栽培技術

黃梔子栽培土質以富含有機質之肥沃壤土生育最佳。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但日照充足生育開花較旺盛。
黃杞子
黃杞子圖集
黃杞子圖集(16張)
花期過後修剪一次,維持樹形美觀,並有利下次開花;若植株老化,早春施以重剪或強剪。性喜温暖至高温,生育適温約18~28度C。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