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帝內經靈樞

(2009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黃帝內經靈樞》是一本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醫古籍,是由牛兵佔主編,侯仙明等編。原書主要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二書(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2]  其中9卷名《素問》;另外9卷名《靈樞》。 [3] 
中文名
黃帝內經靈樞
作    者
牛兵佔 主編,侯仙明等編
類    別
中醫古籍
出版社
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6月
頁    數
507 頁
定    價
26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801747297

黃帝內經靈樞內容簡介

《靈樞經》和《素問》是組成《黃帝內經》的伯仲篇,為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醫學經典著作。在我國醫學發展史上,《黃帝內經》不但行世較早,內容最豐富、影響最深遠,而且是有思想指導和理論體系的醫學鉅著。其思想體系和理論框架,是以我國古代樸素唯物論和自發辯證法為指導,以陰陽學説和髒象學説為理論體系的核心,總結並纂述了漢代以前的醫學成就,成功地吸取、運用了當時歷史條件下自然科學和自然哲學的結晶,以揭示人體生命科學中諸如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預防、攝生的種種奧秘,從而形成了我國特有的有理論體系有思想指導的醫學科學,為後世中國醫學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和理論基礎。 [1] 

黃帝內經靈樞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靈樞》 《黃帝內經靈樞》
《黃帝內經》是我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温病條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鉅著,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鉅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説”、“脈象學説”“藏象學説”、“經絡學説”、“病因學説”“病機學説”、“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説。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我國古代哲學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辨證思想。
《黃帝內經》收載的成方13首,其中10種中成藥,並有丸、散、酒、丹等劑型。《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載有醫經、經方、神仙和房中四種中醫典籍。其中醫經有:《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除《黃帝內經》外,其他醫經均已亡佚。因此,《黃帝內經》便成了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了。
應該指出,《黃帝內經》肯定不是黃帝所作,純屬後人偽託。從《黃帝內經》的哲學思想、理論體系、內容特點、先秦古韻等諸方面可以論證《黃帝內經》的絕大多數篇章(也即《黃帝內經》的主體部分)成於戰國。但也不能認為《素問》八十一篇、《靈樞》八十一篇盡出於戰國。對成於戰國以後的少數篇章須做如下説明:《素問》的第七卷亡佚已久,唐王冰據其先師張公秘本而補入的《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和《至真要大論》,實際上是另一部醫書《陰陽大論》。以其用甲子紀年,便可斷定必在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 年)頒佈四分曆之後。以其曾被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時所引用,因此它一定得在張仲景之先。《靈樞》中也有個別篇章晚出,如《陰陽系日月篇》有“寅者,正月之生陽也”句,故可斷定成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0 年)頒佈太初曆之後。《素問》中的第七十二篇《刺法論》和第七十三篇《本病論》,在王冰次注《素問》時已是有目無文,宋劉温舒著《素問入式運氣論奧》時卻將該二篇作為《素問遺篇》陳列於後。因此可以認為這兩篇當系唐宋間之偽作。總而言之,《黃帝內經》非自一人一手,其筆之於書,應在戰國,其個別篇章成於兩漢。至於王冰之所補與劉温舒之所附不應視為《黃帝內經》文,但僅依慣例而仍其舊亦無不可。
《黃帝內經》,原書18卷。其中9卷名《素問》;另外9卷無書名,漢晉時被稱為《九卷》或《針經》,唐以後被稱為《靈樞》,由上所述,《黃帝內經》非一人一時之作,主要部分形成於戰國至東漢時期。《素問》與《靈樞》每部分各為81篇,共162篇.《素問》主要論述了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人與自然的關係等;《靈樞》的核心內容為臟腑經絡學説。
《靈樞》,亦稱《九卷》、《針經》、《九靈》、《九墟》等。漢晉時被稱為《九卷》或《針經》,唐以後被稱為《靈樞》。《靈樞》共有81篇。《靈樞》的核心內容為臟腑經絡學説。漢魏以後,由於長期抄傳出現多種不同名稱的傳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針經》傳本佚文與古本《靈樞》傳本佚文基本相同,説明為一共同的祖本。但與南宋史崧發現的《靈樞》傳本(即現存《靈樞》傳本)則不盡相同。史載北宋有高麗獻《針經》鏤版刊行,今無書可證。至南宋初期。《靈樞》和《針經》各種傳本均失傳。紹興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靈樞》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擴展為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鏤版刊行。至此,《靈樞》傳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種傳本,而一再印行,流傳至今。

黃帝內經靈樞書籍目錄

敍——《黃帝內經·靈樞》
敍——《黃帝內經·靈樞》
九針十二原——《黃帝內經·靈樞》第一篇
九針十二原——《黃帝內經·靈樞》第一篇
本輸——《黃帝內經·靈樞》第二篇
本輸——《黃帝內經·靈樞》第二篇
小針解——《黃帝內經·靈樞》第三篇
小針解——《黃帝內經·靈樞》第三篇
邪氣藏府病形——《黃帝內經·靈樞》第四篇
邪氣藏府病形——《黃帝內經·靈樞》第四篇
根結——《黃帝內經·靈樞》第五篇
根結——《黃帝內經·靈樞》第五篇
壽夭剛柔——《黃帝內經·靈樞》第六篇
壽夭剛柔——《黃帝內經·靈樞》第六篇
官針——《黃帝內經·靈樞》第七篇
官針——《黃帝內經·靈樞》第七篇
本神——《黃帝內經·靈樞》第八篇
本神——《黃帝內經·靈樞》第八篇
終始——《黃帝內經·靈樞》第九篇
終始——《黃帝內經·靈樞》第九篇
經脈——《黃帝內經·靈樞》第十篇
經脈——《黃帝內經·靈樞》第十篇
經別——《黃帝內經·靈樞》第十一篇
經別——《黃帝內經·靈樞》第十一篇
經水——《黃帝內經·靈樞》第十二篇
經水——《黃帝內經·靈樞》第十二篇
經筋——《黃帝內經·靈樞》第十三篇
經筋——《黃帝內經·靈樞》第十三篇
骨度——《黃帝內經·靈樞》第十四篇
骨度——《黃帝內經·靈樞》第十四篇
五十營——《黃帝內經·靈樞》第十五篇
五十營——《黃帝內經·靈樞》第十五篇
營氣——《黃帝內經·靈樞》第十六篇
營氣——《黃帝內經·靈樞》第十六篇
脈度——《黃帝內經·靈樞》第十七篇
脈度——《黃帝內經·靈樞》第十七篇
營衞生會——《黃帝內經·靈樞》第十八篇
營衞生會——《黃帝內經·靈樞》第十八篇
四時氣——《黃帝內經·靈樞》第十九篇
四時氣——《黃帝內經·靈樞》第十九篇
五邪——《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篇
五邪——《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篇
寒熱病——《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一篇
寒熱病——《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一篇
癩狂病——《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二篇
癩狂病——《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二篇
熱病——《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三篇
熱病——《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三篇
厥病——《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四篇
厥病——《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四篇
病本——《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五篇
病本——《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五篇
雜病——《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六篇
雜病——《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六篇
周痹——《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七篇
周痹——《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七篇
口問——《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八篇
口問——《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八篇
師傳——《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九篇
師傳——《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九篇
決氣——《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篇
決氣——《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篇
腸胃——《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一篇
腸胃——《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一篇
平人絕谷——《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二篇
平人絕谷——《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二篇
海論——《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三篇
海論——《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三篇
五亂——《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四篇
五亂——《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四篇
脹論——《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五篇
脹論——《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五篇
五癃津液別——《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六篇
五癃津液別——《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六篇
五閲五使——《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七篇
五閲五使——《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七篇
逆順肥瘦——《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八篇
逆順肥瘦——《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八篇
血絡論——《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九篇
血絡論——《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九篇
陰陽清濁——《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篇
陰陽清濁——《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篇
陰陽系日月——《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一篇
陰陽系日月——《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一篇
病傳——《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二篇
病傳——《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二篇
淫邪發夢——《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三篇
淫邪發夢——《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三篇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四篇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四篇
外揣——《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五篇
外揣——《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五篇
五變——《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六篇
五變——《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六篇
本藏——《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七篇
本藏——《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七篇
禁服——《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八篇
禁服——《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八篇
五色——《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九篇
五色——《黃帝內經·靈樞》第四十九篇
論勇——《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篇
論勇——《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篇
背腧——《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一篇
背腧——《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一篇
衞氣——《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二篇
衞氣——《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二篇
論痛——《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三篇
論痛——《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三篇
天年——《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四篇
天年——《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四篇
逆順——《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五篇
逆順——《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五篇
五味——《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六篇
五味——《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六篇
水脹——《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七篇
水脹——《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七篇
賊風——《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八篇
賊風——《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八篇
衞氣失常——《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九篇
衞氣失常——《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九篇
玉版——《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篇
玉版——《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篇
五禁——《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一篇
五禁——《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一篇
動輸——《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二篇
動輸——《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二篇
五味論——《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三篇
五味論——《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三篇
陰陽二十五人——《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四篇
陰陽二十五人——《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四篇
五音五味——《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五篇
五音五味——《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五篇
百病始生——《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六篇
百病始生——《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六篇
行針——《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七篇
行針——《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七篇
上膈——《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八篇
上膈——《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八篇
憂恚無言——《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九篇
憂恚無言——《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九篇
寒熱——《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篇
寒熱——《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篇
邪客——《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一篇
邪客——《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一篇
通天——《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二篇
通天——《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二篇
官能——《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三篇
官能——《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三篇
論疾診尺——《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四篇
論疾診尺——《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四篇
刺節真邪——《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五篇
刺節真邪——《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五篇
衞氣行——《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六篇
衞氣行——《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六篇
九宮八風——《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七篇
九宮八風——《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七篇
九針論——《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八篇
九針論——《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八篇
歲露論——《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九篇
歲露論——《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九篇
大惑論——《黃帝內經·靈樞》第八十篇
大惑論——《黃帝內經·靈樞》第八十篇
癰疽——《黃帝內經·靈樞》第八十一篇
癰疽——《黃帝內經·靈樞》第八十一篇
參考資料
  • 1.    黃帝內經靈樞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9-06-18]
  • 2.    《黃帝內經·靈樞》在線閲讀  .中醫寶典[引用日期2021-07-21]
  • 3.    昔黃帝作內經十八卷,靈樞九卷,素問九卷,乃其數焉。世所奉行唯素問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難經。皇甫謐次而為甲乙。諸家之説悉自此始。其間或有得失,未可為後世法則。謂如南陽活人書稱,咳逆者噦也。謹按靈樞經曰:新穀氣入於胃,與故寒氣相爭,故曰噦。舉而並之,則理可斷矣。又如難經第六十五篇。是越人標指靈樞本輸之大略。世或以為流注。謹按靈樞經曰: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又曰:神氣者,正氣也。神氣之所遊行出入者,流注也。井滎輸經合者,本輸也。舉而並之,則知相去不啻天壤之異。但恨靈樞不傳久矣。世莫能究。夫為醫者,在讀醫書耳。讀而不能為醫者有矣。未有不讀而能為醫者也。不讀醫書,又非世業,殺人尤毒於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為人子而不讀醫書,猶為不孝也。僕本庸昧,自髫迄壯,潛心斯道。頗涉其理,輒不自揣,參對諸書,再行校正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釋,附於卷末。勒為二十四卷。庶使好生之人開卷易明,了無差別。除已具狀經所屬申明外。準使府指揮依條申轉運司選官詳定。具書送秘書省國子監.   ·。令崧專訪名醫,更乞參詳,免誤將來。利益無窮,功實有自。 宋紹興乙亥仲夏望日。錦官史崧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