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宗憲

(近代數學家)

鎖定
黃宗憲(生卒年不詳),字玉屏,號小谷,湖南新化縣城井頭街人。近代著名數學家,以學者身份赴歐工作考察的第一人 [1]  。他是丁取忠的學生,亦是以丁取忠為首的白芙堂數學學術團體的重要成員。
本    名
黃宗憲
玉屏
小谷
出生地
湖南新化縣城井頭街
主要作品
《求一術通解》

黃宗憲人物簡介

黃宗憲在數學領域中的最大的成就是對“孫子定理”的發展。“孫子定理”在國外稱“中國剩餘定理”,因最早見於公元四百年出版的《孫子算經》而得名。其內容是“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到南宋時,數學家秦九韶《數書九章》中的“大衍求一術”始從理論上詳細論述其一般方法。黃宗憲於一八七四年發表《求一通解》中,從理論上給出了十分嚴密的證明,並給出了新的方法,使這一問題得到了最終的解決。因而在美國著名學術報告集《今日數學》中,將之稱為“數論中一個最古老的結果”,黃宗憲也就因而成名。 [1] 
在他多部著作中以《求一術通解》(1874)最為重要,由左潛參定。在該書中,黃宗憲對秦九韶的《求一術》作了進一步的闡述,他不僅解答了一次同餘式組問題,還用《求一術》解決了二元一次不定方程問題。 [2] 
黃宗憲與左宗棠之侄左潛,一同師從“湖南數學領袖”丁取忠,並與曾國藩次子曾紀鴻交好,其間黃宗憲與眾人共同校訂和增補了《圓率考真圖解》、《對數詳解》、《綴術釋明》等數學專著,從而使得黃宗憲在數學界的地位更加鞏固。

黃宗憲生平説明

自幼天資聰慧、好學。尤喜擺籌習算。1871年(清同治十年),他為學有成器,隻身離家來長沙拜讀於算學大師丁取忠門下。在城北隅“荷池精舍”研習古今算書。他學習“健于思而鋭於進,凡古算之繁者、深者、變幻而莫測者,必一一究其原”。
一八七六年,郭嵩燾被委任為第一任駐外公使,黃宗憲便以供事的身份得以隨郭一同赴西歐。在此之前,清政府已經派遣了留學生,但都是學童,而像黃宗憲這樣已取得重大成果的學者出洋,是沒有先例的。
一八七六年十二月,黃宗憲隨郭嵩燾由上海啓程,經由香港,出使西歐。在海上航行了四十多天後,黃宗憲終於在法國馬賽港登上了歐洲大陸,隨即又渡過英吉利海峽,抵達英國倫敦。第二天,黃宗憲便來到當時稱為“人立地石米自由亞木”的大英博物館。在這裏黃宗憲見到了圓周率小數點後的一百五十八位,與黃在國內時與曾紀鴻、左潛所推算的竟然完全吻合,使得黃宗憲大為欣悦。
一八七八年,曾紀澤接替郭嵩燾之後,黃宗憲仍任供事。黃宗憲與曾紀澤早在湖南時就熟識。受曾紀澤之命,黃宗憲曾先後在英、法、德、西班牙等國,考察富國強兵,學習西學之事。曾紀澤感到黃宗憲奔忙之勞苦,上疏為黃宗憲請得六品頂戴之榮。
在歐洲工作五年多之後,一八八二年春回國。到長沙後,黃宗憲去拜望了因受頑固派排擠而賦閒在家的郭嵩燾,隨即便回到新化老家。這樣一位遊歷西歐廣開眼界的數學專家,因得不到重用,在家一閒就是六年。黃宗憲以“資濱釣叟”為號而潛心學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