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安源

鎖定
黃安源,1945年11月出生於重慶市,中國胡琴演奏者,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
1977年,加入香港中樂團。1981年,擔任香港中樂團的樂團團長(2008年9月起改稱“樂團首席”)和拉弦組聲部長、助理指揮。1985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89年,獲得香港藝術家聯盟首次頒發的演奏家年獎。1992年,獲得美國REO公司評選為“90年代傑出男士”。1997年,獲得英女王受勳 [1]  。2002年,為慶祝香港中樂團成立25週年舉行的《明月星輝——香港中樂團銀禧音樂會》,黃安源以板胡獨奏1977年成立音樂會中演奏過的《花梆子》 [7]  。2004年,發行專輯《胡琴之路》,該專輯由黃安源、黃晨達父子與香港中樂團首度合作。2010年。參加上海世博會香港活動周 [5]  。2013年,參加音樂會《禪·絃歌-慈善聆享會》 [4]  。2018年,舉辦音樂會《“故鄉情緣”——重慶交響樂團與黃安源父子二胡音樂會》 [3] 
中文名
黃安源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重慶
出生日期
1945年11月
畢業院校
中國音樂學院
職    業
胡琴演奏者
代表作品
《胡琴之路》
《酒歌》
《蝴蝶夢》
主要成就
1988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1989年香港藝術家聯盟首次頒發的演奏家年獎
1997年英女王受勳
1992年美國REO公司評選為“90年代傑出男士”

黃安源人物經歷

黃安源
黃安源(5張)
1945年11月,黃安源在重慶市出生。黃安源最初的理想是當一個雜技表演者,最後他卻在大哥的影響下走進二胡世界。從八九歲開始,經過大哥幾年間的教導學習,已在重慶上台獨奏了。黃安源讀完中二的暑假,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到重慶招生,大哥給他填了報考表,此時附中校長方親自到重慶監考,黃安源於1959年考上該校 [1] 
黃安源在附中修習的是六年制二胡專業,1963年畢業後,又被保送入中央音樂學院及中國音樂學院本科繼續深造,並先後師從聶靖宇、藍玉崧等老師 [1]  。畢業後,黃安源又先後進入北京中國京劇團和中國鐵路文工團 [3]  ,除擔任二胡、板胡獨奏及中樂隊首席外,還在管絃樂隊中拉小提琴,參加小提琴齊奏小組,亦是創作組成員 [1] 
1977年,遷居香港,加入香港中樂團;10月,在第2屆亞洲藝術節中舉行職業化第一場音樂會,黃安源用板胡獨奏了《花梆子》。
1981年,擔任香港中樂團的樂團團長(2008年9月起改稱“樂團首席”)和拉弦組聲部長、助理指揮 [1] 
1983年3月,首次在中國台灣登台。
1985年,發行專輯《蝴蝶夢》;同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1986年,隨香港管弦樂團赴南韓進行亞運會巡迴表演。
1987年,發行專輯《酒歌》。
1989年,再隨上海交響樂團在日本巡迴演出;同年,獲得香港藝術家聯盟首次頒發的演奏家年獎 [1] 
1991年1月7日,在美國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舉行了個人獨奏會。
1992年,兼任助理指揮、香港演藝發展局顧問、中國民族管絃樂協會常務理事、英國國際名人傳記協會終生會員、美國名人協會會員、並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同年,獲得美國REO公司評選為“90年代傑出男士”;7月,再應邀赴紐約舉行了三場獨奏會 [1] 
1997年6月,獲得英女王受勳 [1] 
1999年,絃樂雜誌《Stard》八月號的專題是“絃樂在中國”,選用了黃安源作為封面人物。
2002年,為慶祝香港中樂團成立25週年舉行的《明月星輝——香港中樂團銀禧音樂會》,黃安源以板胡獨奏1977年成立音樂會中演奏過的《花梆子》 [7] 
2004年,發行專輯《胡琴之路》,該專輯由黃安源、黃晨達父子與香港中樂團首度合作,90分鐘的錄音以兩隻CD的形式記錄。
2005年,參加的情人節音樂會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其擔綱演奏的主題是“黃安源的胡琴世界─胡琴之路IV” [6] 
2010年。參加上海世博會香港活動周 [5]  。2013年,參加音樂會《禪·絃歌-慈善聆享會》 [4] 
2014年8月17日,由星海藝術研究會主辦,南洋藝術學院協辦的“父子琴緣系梁祝”音樂會在新加坡華樂團音樂廳舉行,與兒子黃晨達帶領新加坡二胡齊奏《三門峽暢想曲》拉開序幕 [8] 
2018年,舉辦音樂會《“故鄉情緣”——重慶交響樂團與黃安源父子二胡音樂會》,並表示在該次重慶音樂會後不再舉辦獨奏會,應該離開舞台了 [3] 

黃安源個人生活

黃安源家庭情況

黃安源的妻子是陳枝虹,其中一個兒子黃晨達是胡琴演奏者 [8]  ;小兒子翔達對二胡不感興趣,離開香港到英國讀計算機後重返香港發展 [1] 

黃安源其他工作

除了胡琴演奏外,還曾擔任指揮、作曲、編曲、教學、評審、顧問、理事、節目策劃、唱片監製、電台主持、專欄撰寫等工作 [9] 

黃安源主要作品

黃安源音樂專輯

    • 胡琴大師黃安源專輯5 --梁祝高胡協奏曲
      2011-6
    • 胡琴之路
      2004
    • 蘇武 中胡協作曲
      1987
    • 酒歌
      1987
    • 蝴蝶夢
      1985
    • 胡琴大師黃安源專輯3:查爾達斯匈牙利舞曲
      1984
    • 劉天華十大名曲
      1982

黃安源重要演出

時間
演出地
所在城市
2014年
新加坡華樂團音樂廳 [8] 
新加坡
2010年
上海世博會 [5] 
中國-上海
2005年
香港文化中心 [6] 
中國-香港
1991年
卡內基音樂廳 [1] 
美國-紐約

黃安源演奏風格

在黃安源弓弦下的作品能活起來,在於他能將技藝運用到不同的作品中,結合了他對不同作品內涵精神的瞭解,也就能顯現出不同的效果和吸引人的魅力。在《花梆子》中的急板,果斷利落;《梁祝》中音色的變化豐富,感情濃郁;《蘇武》卻能將悲壯挺拔、蒼勁、沉厚的中胡音色寬廣地表現出來。
黃安源演奏的二胡曲各具特點。《空山鳥語》的各種技法,增添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意趣;而《江河水》卻有一般催人淚下的迫力;《話家史》則瀰漫着悲劇性;《二泉映月》所描繪的秀麗景色中,卻包含著作者渾樸而蒼勁的性格;《三門峽暢想曲》氣勢磅礴;《漢宮秋月》講求的是內在意境和感情的深度,給人以哀怨悲愁的感染力。
黃安源演奏的作品能借助語言的特點,和民間藝人演奏的風格,使樂曲不流於死板,於熱情中見樸厚,於流麗中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但要將這些特性灌注到胡琴共鳴箱中,技術的成功並不重要,一絲不苟的演奏態度和豐富動人的樂感才是關鍵所在 [1] 

黃安源獲獎記錄

榮譽稱號
  • 1997-6    英女王受勳    (獲獎)    
  • 1992    美國REO公司評選為“90年代傑出男士”[1]     (獲獎)    
  • 1989    香港藝術家聯盟首次頒發的演奏家年獎[1]     (獲獎)    
  • 1988-5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     (獲獎)    

黃安源人物評價

黃安源有着和港人一樣的拼勁和韌性 [9]  (《中國報道》評)
黃安源對《酒歌》這首樂曲的態度與敬業的精神,也表現出他應該是身為二十世紀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的一個典範 [2]  (《音樂論衡》張己任評)
黃安源運弓如使長鋒毛筆,厚重處如篆隸,嚴謹處如小楷,秀麗處如行書,飛揚處如狂草。他不是用手指在演奏,他是用整個人去制服胡琴,使它將音樂家的情懷,發為摧人心肝的音響 [1]  (台灣畫家及作家何懷碩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