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嘯俠拳法

鎖定
黃嘯俠拳法是一種拳術,屬於南拳的一個流派。由黃嘯俠老師所創。 [1]  此拳法利用衝、彈、斫、劈、掃、撇、勾、圈八種拳法進攻,利用推、拍、拿、捋四種掌法防守。曾將黃嘯俠拳法編冊成書,並憑藉這些武術書籍被中國國家體委授予“體育開拓者獎”、“ 中國武術高級教練”、“中國武術十大教練”、“中國武術九段教練”等稱號。
中文名
黃嘯俠拳法
外文名
Huang Xiaoxia fist
定    義
南拳拳法
創始人
黃嘯俠
特    點
主要練南拳

黃嘯俠拳法簡介

黃嘯俠拳法是由著名愛國抗日武術家黃嘯俠於民國初期在廣州創立的代表性南拳,是經中國武術協會認定並載入《中國武術拳械錄》的129個拳種(拳法)名錄之一,現廣泛分佈於廣州及其周邊地區,乃至澳洲、美洲多地。
黃嘯俠,被譽為武壇“鐵臂鴛鴦手”“南方五虎將”,入列番禺區名人錄、番禺“十大歷史名人”,他自小受各派武術薰陶,先後師從廣東武術家洪拳程華、蔡李佛陳官伯、北派武術家趙連和、陳鐵笙、王鳳崗等名師,並隨河北籍著名鏢師孫玉峯學習羅漢門拳械。
民國初期,黃嘯俠集南北武術之大成,創編出以“練步拳”、“練手拳”為核心的拳法,取名黃嘯俠拳法。及後,黃嘯俠不斷完善拳術體系,以“衝、彈、斫、劈、掃、撇、勾、圈”八種拳法,“平踢、勾踢、側踢、蹬踢、前掃、後撥、橫撐”等腿法,“前進步、後退步、上步、落步、扭步、插步、閃步、擺步”等步法組成套路,形成簡明精練、實用性強的拳法特點及武術理念。黃嘯俠拳法的特徵為:衝拳為主,組合應用;偏身側擊;順步出招;步形較高,注重移動;腿不高踢,手法配合;式無定勢,快打快收。
抗日戰爭時期,黃嘯俠依其武術理念創編出器械套路“抗日大刀法”,激起民間練武熱潮。
1957年,黃嘯俠於全國武術觀摩大會上表演黃嘯俠拳法獲一等獎,該拳法從此為全國武術愛好者所瞭解。
20世紀中後期,黃嘯俠先後擔任廣州體育學院武術教師、廣州市武術協會主席、廣東省武術運動隊總教練、華南師範學院武術教師,深入鑽研、親自教授武術,為弘揚國術作出卓越貢獻。
1983年,廣州首個拳會“廣州市武術協會黃嘯俠拳會”成立。此後,黃嘯俠的弟子致力於黃嘯俠拳法的發掘與整理工作。黃嘯俠之徒陳昌棉多次於全國各類武術學術研討會、學習班上發表“南拳”研究的論述,強化了黃嘯俠拳法在現代的實用意義;黃嘯俠拳會常年組織會員參加省市武協舉辦的武術比賽和段位考核,在武術比賽中演練黃嘯俠拳法。拳會成立至今,一直致力於弘揚黃嘯俠愛國自強、破除門户之見、博採眾長的武術精神,傳遞中華傳統文化,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2015年,黃健波等傳承人創辦廣州黃嘯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開班授徒、到各級院校宣傳、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形式,積極推廣黃嘯俠拳法與文化理念。2020年成立廣州市番禺區黃嘯俠拳法武術俱樂部,為黃嘯俠拳法愛好者提供更大的學習交流平台。
作為民族團結的紐帶,黃嘯俠拳法既是愛國主義精神及高尚武德的延續,亦是現代人強身健體的重要形式之一,對推廣中華文化、弘揚國術有着重要意義。 [2] 

黃嘯俠拳法基本內容

黃嘯俠拳法是黃嘯俠融南北武術之精髓所創編的以“練步拳”、“練手拳”為核心的近代代表性南拳,以簡明、精練、實用為特點,包括:
1.基本技法
拳法:衝拳、彈拳、斫拳、劈拳、掃拳、撇拳、勾拳、圈拳。
步法:前進步、後退步、上步、落步、扭步、插步、閃步、擺步、弧形步、繞環步、跳躍步。
踢法(腿法):平踢、勾踢、側踢、蹬踢、前掃、後撥、橫撐。
2.功法
外功練法主要有單式訓練,注重提高速度和力量、熟練技法,多練打吊球、閃步衝拳;橋手訓練,着重提高橋手(前臂)力量和擊打能力,如藤箍手;指力訓練,着重提高五指抓握的力量,如抓酒罈。
內功練法採用易筋經功法,注重掌、指等小關節的運動和意念引導。
3.拳術套路
練手拳,分八段,八十個動作,側重手法練習。手法以衝、彈、斫、劈、掃、撇、勾、圈為主,可用拳、掌、爪進行運用,講求快、準、力。
練步拳,分五段,五十九個動作,側重步法練習。以進步、退步、閃步和迫步為主,輔以擺步、扭步等。要求靈活、輕快、穩固,無論進退、閃躲、扭擺都要敏捷自如。
4.器械套路
雙頭扁拐,要點為攔、拿、扣、割、槍,發棍剛勁有力,勇猛快速,攻防兼顧四面。還可用於“一對多”殺出重圍。
抗日大刀法,雙手執刀,攻擊力猛。包括劈刀、扎刀、砍刀、斫刀、掃刀、撇刀、撩刀、架刀八大刀法。 [5] 
5.拆招和實戰
常以上步組合拳為進攻手法,趟腿推掌為摔法,以閃步衝拳進行防守反擊,方式靈活多變;實作包括五郎拳對練、擒拿術、自由散打等。 [3] 

黃嘯俠拳法分佈區域

黃嘯俠拳法主要分佈於廣州市番禺區越秀區海珠區天河區。在廣州市武術協會黃嘯俠拳會,以及項目保護單位廣州黃嘯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努力下,黃嘯俠拳會在廣州市內設有多個訓練基地,如廣州市海珠區曉港公園、順景雅苑、南北廣場、中海名都、廣州市越秀區濠畔街,廣州市番禺區小龍小學、石碁鎮中心小學、蓮塘村、廣州市天河區吉山村等,並定期於各地開展“黃嘯俠拳法進校園活動”。
黃嘯俠拳法還廣泛分佈於廣州市周邊地區,包括江門市新會、台山、開平、中山市、佛山市、肇慶市等,港、澳地區更設有黃嘯俠拳館。
此外,在各地學員徒弟的支持下,黃嘯俠拳館在澳洲、美洲、新加坡等地也設有分館。 [4] 

黃嘯俠拳法歷史淵源

黃嘯俠拳法由黃嘯俠老師所創。黃嘯俠老師生前主要練南拳,曾練習西洋拳擊與北派拳術,但他的基礎是南拳。故他整編的黃嘯俠拳法仍是以南拳為主。
黃嘯俠拳法是由著名愛國抗日武術家黃嘯俠於民國初期在廣州創立的代表性南拳,是經中國武術協會認定並載入《中國武術拳械錄》的129個拳種(拳法)名錄之一,創立至今已有一百餘年曆史。
1.孕育階段(清末)
黃嘯俠自小受到南北各派武術的薰陶,潛心苦練,師從多位武術大師,包括廣東本土的武術家洪拳的程華、蔡李佛的陳官伯,後在廣東精武體育會又隨北派武術家趙連和、陳鐵笙、王鳳崗等學習北派武術,並隨河北籍著名鏢師孫玉峯學習羅漢門拳械。
2.創立階段(民國初期)
民國初期,黃嘯俠集各派武術之大成,創編出以“練步拳”、“練手拳”為核心的拳法,取名黃嘯俠拳法。此後,黃嘯俠以多組手型、拳法、腿法、步法等組成套路,不斷完善黃嘯俠拳法,充實拳術體系,形成迅速快捷、簡明精練、實用性強的拳法特點。
3.推廣階段(1930年代-1970年代)
抗日戰爭時期,黃嘯俠受國民政府聘請參加愛國救民的隊伍,在所學的武術基礎上創編了器械套路“抗日大刀法”,並親自向民眾傳授,激起民間練武熱潮,為抗日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而這一時期的愛國救亡思潮也成為黃嘯俠拳法的重要底色。1957年,黃嘯俠於“全國武術觀摩大會”上表演黃嘯俠拳法獲一等獎,使黃嘯俠拳法從此為全國武術愛好者所瞭解。
4.傳承發展階段(1980年代至今)
上世紀八十年代,黃嘯俠拳法經中國武術協會認定並載入《中國武術拳械錄》的129個拳種(拳法)名錄中。1983年,廣東省體委科學研究所由黃鑑衡、曾廣鍔負責編寫《黃嘯俠拳法——練步拳與練手拳》一書正式出版,搶救性地發掘、整理了黃嘯俠拳法這一國術瑰寶。同年,黃嘯俠拳會正式成立,成為黃嘯俠拳法的重要交流、傳承場所。
此後,黃嘯俠的弟子致力於黃嘯俠拳法的發掘與整理工作。1989年後,陳昌棉多次在全國各類武術學術研討會、學習班上發表以“南拳”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論述,強化了黃嘯俠拳法在現代的實用意義。
5.列入區、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階段
黃嘯俠拳法於2008年被列入番禺區非遺名錄,2015年被列入市級非遺名錄。2015年,黃健波、黃美珍等傳承人創辦廣州黃嘯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開班授徒、到廣州及其周邊地區各級院校宣傳、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形式,積極推廣傳承黃嘯俠拳法與文化理念,如“黃嘯俠拳法進校園活動”、“黃嘯俠拳法回家”系列活動,得到社會廣泛認同,更讓黃嘯俠拳法中所藴含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高尚武德在現代社會中廣泛傳播。2020年成立廣州市番禺區黃嘯俠拳法武術俱樂部,為黃嘯俠拳法提供更廣闊的學習、交流、研討平台。 [4] 

黃嘯俠拳法主要特徵

黃嘯俠拳法立足於南派橋手技法,又吸收融合了北派武術下盤靈活性強的特點。黃嘯俠拳法攻防含義清晰,主要特點為迅速快捷、簡明精練、實用性強,其體現為:
1.去繁求簡,追求武術本質
黃嘯俠拳法簡捷、沒有花架子,迴歸武術最本質的屬性——技擊。講求“快、準、力”,即出手要快,多使用直拳(衝拳),搶先出手,以快打慢;出拳要準確,需時刻保持冷靜機警及富有戰鬥性的攻防意識;以勁力為基礎,在蓄勁發力時,先將手臂回收,然後通過腿部、腰部發動,使勁力迅速通過背、肩、上臂、前臂而後力達拳面。
此理念在器械套路抗日大刀法中體現為注重腰的力量運用,步伐靈活,其要點是快、準、狠、勁。
2.衝拳為主,組合應用
衝拳是黃嘯俠拳法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進攻手法。打直衝拳要儘量打直,不能有意識收回。黃嘯俠拳法中,所有技法、套路均以組合動作的形式進行應用,要求快速連貫,一氣呵成。凡打直衝拳都是連環三衝拳、五衝拳為一組合的連續打法。
3.偏身側擊,避敵鋒芒
實戰時,要求側身站立對敵,減少受擊打的面積。當對方進攻時,主張不從正面迎接,而採取向兩側移動躲閃,以避敵鋒芒,然後從側面反擊。
4.順步出招,拳到腳到
即以右步右拳、左步左拳的手法進攻。拳到一定要腳到,凡退右步必定右衝拳及左衝拳同時擊出,凡退左步必定左衝拳及右衝拳同時擊出。這種技法由於在出拳時身體向前移動幅度大,身體獲得了較大的慣性,出拳的力量大大增加。
5.步形較高,注重移動
在實戰中,主張積極移動步法,及時調整距離,使自己處於有利位置。因高樁步進攻和回防都快,故採用高樁步。身體重心較高,腿部肌肉負荷較小,有利於發揮步法靈活性。
6.腿不高踢,手法配合
腿法以攻擊腰部及其以下部位的低腿為主。出腿時,要求快出快收,上身要保持穩定。通常與手法配合使用。
7.式無定勢,快打快收
無論是套路演練或是單式訓練,出拳或出腿都要求快打快收,無需定勢,以適應實戰時的情況。 [2] 

黃嘯俠拳法功法解析

此拳法利用衝、彈、斫、劈、掃、撇、勾、圈八種拳法進攻,利用推、拍、拿、捋四種掌法防守; 利用前進步、後退步、上步、落步、扭步、插步、閃步、擺步、跳步、轉環步等穩健步法輕靈地進退; 利用正踢、勾踢、蹬踢、側踢、前掃踢、後撥踢、側勾踢、橫撐踢等腿法協助攻防。有着腿不高踢,出腿快速的腿法特點。 [2] 

黃嘯俠拳法歷史文化

董德強(原廣東武術管理中心主任),已達到武術八段,曾獲全國武術比賽南拳亞軍;陳耀佳(廣州體院副教授),曾獲全國武術比賽南拳亞軍、對練冠軍;周文超(廣東公安廳副處長),榮獲全國武術比賽南拳亞軍;邱建國,連續六次獲得全國南拳冠軍;黃建剛(現廣東武術管理中心 副主任),武術八段,連續二次獲得全國南拳冠軍;楊世文,連續八次獲得全國南拳冠軍;盧偉棠,連續二次獲得全國南拳冠軍,一次亞運會南拳亞軍;何強(現廣東武術 隊主教練),連續四次獲得全國南拳冠軍,二次世界南拳冠軍;黃惠貞(現香港武術隊教 練),武術六段,連續八次獲得全國南拳女子冠軍;陳惠敏武術七段,連續二次獲得全國南拳女子冠軍,一次亞洲南拳女子冠軍;陳莉紅(現澳大利亞武術教練)連續三次獲得全國南拳女子冠軍 ;梁豔華(現廣東武術管理中心主任),連續二次獲得全國南拳女子冠軍,二次世界南拳女子冠軍。
陳昌棉老師是此拳的傑出代表,廣州市武術協會黃嘯俠拳會-永遠會長,黃嘯俠拳法代表性傳承人之一,所獲榮譽“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十大武術教練”、“武術九段”、“廣州市武術協會成立60週年永遠成就獎”,1940年師從區漢泉學習南派拳術及中醫起骨學,1945年(抗日勝利)認識黃嘯俠師傅(當時廣州省港雄勝館),跟黃嘯俠練習精武及黃嘯俠拳法,陳昌棉老師曾任中醫骨科醫生,1958年後與黃嘯俠老師共事,參加廣東省武術隊集訓,1960年起從事武術教練工作,歷任廣東省武術隊教練、教練組長、總教練;1984~1989年多次擔任國內與國際武術裁判員、教練員學習班與訓練班教師;1988~1989年應聘出任澳門武術隊教練。曾將黃嘯俠拳法編冊成書:武術教科書《武術》、《中國南拳》、《虎鶴雙形拳》、《簡易南拳》、《南拳系列教材》(與董德強等合編),並憑藉這些武術書籍被中國國家體委授予“體育開拓者獎”、“ 中國武術高級教練”、“中國武術十大教練”、“中國武術九段教練”等稱號。
黃健波,黃嘯俠長孫,生於1965年9月,廣州人,廣州市武術協會黃嘯俠拳會-第五屆會長,黃嘯俠拳法代表性傳承人之一。跟隨黃嘯俠學習拳械武術約46年,深得黃嘯俠真傳,以及武德武功和為人處事的作風。2008年開始在周邊教授拳法,後在廣州的學校開展武術進校園和社區傳承工作,積極帶領學生和學員參加省市各級賽事,在社區帶領學員強身健體,致力於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推廣與傳播。曾在2007年廣州市武協成立五十週年慶典參加大會表演,並獲取優秀表演獎,2010年參加番禺首界傳統南拳項目武術錦標賽,榮獲二等獎,常年專注開展黃嘯俠拳法傳承工作及推廣黃嘯俠拳法。
黃健偉,黃嘯俠孫,1970年3月出生於廣州,廣州市武術協會黃嘯俠拳會-副會長,廣州市番禺區黃嘯俠拳法武術俱樂部-理事長,自1974年起隨黃嘯俠學習拳械武術,熟練掌握黃嘯俠拳法、功力拳及器械,深受黃嘯俠武德和為人處事的作風影響,為傳承黃嘯俠拳法不遺餘力,2012年開始積極於各社區學校傳授黃嘯俠拳法。2020年組織成立廣州市番禺區黃嘯俠拳法武術俱樂部開展傳承授課工作。
孔祥弘,1998年9月出生於廣州,廣州市武術協會黃嘯俠拳會-宣傳部長兼教練,廣州市番禺區黃嘯俠拳法武術俱樂部-總教練,自2004年起隨師傅黃健波學習黃嘯俠拳法,以及刀、棍等武術。在學習武藝的同時,孔祥弘致力於繼承黃嘯俠拳法所藴含的武學思想及文化內涵,並積極於各社區學校傳授黃嘯俠拳法。
朱江南,1990年12月22日出生於中國深圳,從小愛好武術,自2012年起學習黃嘯俠拳法,從廣州中醫藥大學畢業後於香港曹珊中醫針灸跌打醫館工作,於當地積極推廣黃嘯俠拳法及其思想內涵。
鄔炯亮,1993年3月12日出生於廣東廣州,廣州市武術協會黃嘯俠拳會-監事員兼教練,2010年隨師黃健波學習武術,熟練黃嘯俠拳法-練步拳、抗日大刀法等,2014年廣東省大學生武術套路錦標賽男子丙組自選刀術第一名,2014年廣東省大學生武術套路錦標賽男子丙組自選長拳第三名,2015年9月1日開始從事武術行業,特點以競賽套路為主,代表作品是長拳、刀術。 [6] 

黃嘯俠拳法重要價值

一、實用價值
黃嘯俠拳法是由黃嘯俠集所學的多家拳種技法之長、融入自身對武術的理解創編而成。創拳過程中,既強調南派拳法中的橋手技法,又注重北派武術的靈活步法,融合南北武術之精華。其技法技擊性強,具有手法多變、步法靈活、注重勁力、以攻為主的特點,無論是套路演練或是單式訓練,出拳或出腿都要求快打快收,無需定勢,以適應實戰時的情況,實用性極高。
二、武學價值
黃嘯俠拳法集黃嘯俠所學的南北武術之大成,具有破除門户、博採眾長,不落窠臼、勇於創新,追求本質、去繁求簡等多種優點。學習、研究黃嘯俠拳法,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化用、繼承前人的武術技法,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中華武術在現代的傳承提供新的思路及實踐方法。
三、康體推廣價值
黃嘯俠拳法實用性強,動作簡捷、高難度動作較少,無翻騰跳躍等高難度動作,因此運動風險較低,對習武者的身體條件無特殊要求,只需具備基本的運動能力,均可習練,受眾面較廣。其動作直觀樸素,拳理科學易懂,有利於教學內容的量化,適合進行大規模的教學與傳播,在引導人們進行強身健體、自衞防身,改善現代人的亞健康問題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價值。
四、歷史文化價值
中華武術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存發展鬥爭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改革而逐漸形成的具有民族特點的技擊術,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嘯俠拳法誕生、成長於愛國思潮盛行的民國時期,具有鮮明的愛國救亡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及人文風貌。抗日戰爭時期,黃嘯俠受國民政府聘請參加愛國救民的隊伍,親自傳授武術,激起民間練武熱潮,為抗日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反映了習武者將以武衞國作為武德的思想內涵,這一思想影響了黃嘯俠拳法的發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