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喉雉鶉

鎖定
黃喉雉鶉(學名:Tetraophasis szechenyii):是雉科、雉鶉屬的走禽。體長為29-50釐米,與紅喉雉鶉非常相似,但喉裸皮黃色。上體褐色,頭頂與兩側深灰,頭頂與枕羽中央有黑褐色縱紋。飛羽暗褐色,羽緣具白色和棕色端斑。中央一對尾羽灰褐色具白色端斑,外側尾羽灰裼色具黑褐斑,近端部為深黑色,羽端純白。頦、喉、前頸至尾下覆羽紅栗色,胸腹褐灰色,胸羽具黑褐色縱紋,腹羽雜以淡黃和棕色。
一般棲息於針葉林以及杜鵑灌叢。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3500-4500米左右的針葉林、高山杜鵑灌叢和林線以上的岩石苔原地帶。主要以植物的根、葉、芽和果實與種子為食,也吃少量昆蟲。分佈於印度及中國西藏、四川、雲南和青海。
(概述圖參考來源: [3] 
中文名
黃喉雉鶉
拉丁學名
Tetraophasis szechenyii
別    名
四川雉鶉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雞形目
雉科
雉鶉屬
黃喉雉鶉
命名者及年代
Madarász, 1885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外文名
Buff-throated Partridge, Szechenyi's Monal-Partridge

黃喉雉鶉形態特徵

黃喉雉鶉的體羽大都為灰褐色,頭頂和枕部有黑褐色的中央紋,尤其在枕部的縱紋較寬。翅膀稍圓,上面有白色或淡棕色的斑點。尾羽有18枚,成楔狀,中央一對尾羽灰褐色,具白色和黑褐色蟲蠹狀端斑,外側的尾羽基部灰褐色,帶有黑褐色斑點,端部深黑色而具白色端斑。胸部底色大都淡灰色。腹部中央為棕白色,有時雜有栗色。頦、喉和前頸是皮黃色,兩邊具白色邊緣。尾下的覆羽也是紅栗色。雄鳥有距。虹膜褐色;嘴略黑;腳深紅色。
雄鳥和雌鳥的羽色相似並與紅喉雉鶉的羽色近似,主要區別只是黃喉雉鶉的羽色較偏棕褐色,頦、喉和前頸為棕黃或皮黃色。另外,它的胸部底色大都為暗灰色,腹部和兩脅大都栗色。 [4] 
大小量度:體重♂1500克,♀880克;體長♂490毫米,♀450毫米;嘴峯♂27-28毫米,♀27毫米;翅♂217-222毫米,♀217毫米;尾♂175-179毫米,♀180毫米;跗蹠♂54-57毫米,♀53毫米。(注:雄性—♂;雌性—♀) [4] 

黃喉雉鶉棲息環境

黃喉雉鶉在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3500-4500米左右的針葉林、高山杜鵑灌叢和林線以上的岩石苔原地帶,冬季可下到3500米以下的混交林和林緣地帶活動。 [4] 

黃喉雉鶉生活習性

黃喉雉鶉夜間多棲息於低的樹枝上,除繁殖期多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時候多呈小羣活動。活動主要在林間的地面上,善於在地面行走和奔跑,不善飛翔。除危急情況時一般很少起飛,每次飛翔的距離也不大,大多為數米至數十米。主要以植物的根、葉、芽和果實與種子為食,也吃少量昆蟲,已經記錄到的食物種類為20多種。 [4] 
黃喉雉鶉喜歡鳴叫,往往是在天剛矇矇亮時就開始,先是一、二隻首先鳴叫,緊接着就是羣鳥齊鳴,叫聲宏亮、嘈雜,在深山幽谷中傳得很遠。每當大霧或雨雪即將來臨之時,它們的叫聲則更加頻繁,因此當地的藏族和羌族居民中有這樣的説法:“羊角雞叫,不陰則雨”,並用來預測天氣的變化。羊角就是當地對杜鵑植物的叫法,羊角雞就是指生活在杜鵑灌叢中的黃喉雉鶉。 [4] 

黃喉雉鶉分佈範圍

分佈於印度東北端、喜馬拉雅山東部和中國西南部。 [1] 
主要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的康定至巴塘,青海玉樹以南至雲南西北部,西至西藏的芒康、察雅、江達、昌都、類烏齊、左貢、波密、林芝、米林、朗縣等地。 [4] 
黃喉雉鶉分佈圖 黃喉雉鶉分佈圖 [1]

黃喉雉鶉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營巢於地面岩石下,或小灌木樹上。巢較隱蔽,巢的大小為直徑20-25.5釐米,深4.7-5.2釐米。每窩產卵3-7枚。卵的顏色為白色而沾紅,被有棕褐色斑點。卵的形狀為橢圓形,大小為51-53×33-34毫米,卵重32-34克。孵卵由雌鳥承擔。初生雛鳥羽毛灰白色,背部中央有一條棕黑色縱紋,身體兩側各有一條純白色帶狀紋,眼周為白色。 [4] 

黃喉雉鶉保護現狀

黃喉雉鶉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1]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一級。 [2] 

黃喉雉鶉種羣現狀

黃喉雉鶉的全球種羣規模尚未量化,但該物種被描述為在當地並不少見。它通常被認為不常見,在印度當地非常罕見,但據認為在其分佈範圍的中國部分仍然廣泛存在。西藏東部的數量估計為25,000-40,000只(Madge和McGowan2002)。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