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麻(拼音má、 mā)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 [1]  此字始見於西周晚期金文。 [2]  根據《説文解字》中的説法,“麻”本義是一種莖皮纖維植物。由於將纖維麻弄成織布原料需要將麻纖維一根根的剝離出來,所以也引申為“紛亂”之義。還有一些方言的説法,如四川方言“麻雜雜”,這裏的“麻”是不清不楚的意思。還有“你麻我不麻”的説法,這裏的“麻”表示欺騙。而又因為“芝麻”是細小的,有黑色、白色、黃色,這與斑點有相似之處,於是就有“麻雀”,“麻子”這樣的説法。此外,還有“麻痹”、“麻藥”等説法。而由“芝麻”又引申為不平整、不光滑的含義。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外文名
linen
拼    音
má;mā
注    音
ㄇㄚˊ;ㄇㄚ
五筆98/86
YSSI
統一碼
U+9EBB
結    構
半包圍 [3] 
部    首
總筆畫
11
倉    頡
IJCC
筆順編號
41312341234
四角號碼
00294
平水韻部
平聲六麻 [4] 
字    級
一級(編號2379) [1]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流程圖 字源演變流程圖
“麻”的構型不甚明瞭。甲骨文中暫未發現“麻”字。該字金文由廠、林構成。廠,義為屋子;林,由二木構成。廠是屋檐的象徵,而“林”實際上是麻皮掛在屋檐下面的樣子。西周金文作圖1;春秋金文見圖2;戰國文字見作圖3;這是第一類,結構上比較不是太緊湊。從《説文》小篆文字開始逐漸比較正規,小篆和隸書將廠字頭變成了廣字頭,可見作圖4。隨後的文字逐漸開始變得正規。漢代見作圖5,6。楷書見圖7。 [5]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例句
英譯
例詞
名詞
麻類植物的總名,有大麻、亞麻、苧麻等。古代專指大麻。莖皮纖維長而堅韌,可供紡織等。
《詩·陳風·東門之池》:東門之池,可以漚麻。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麻》:凡種麻,用白麻子。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地薄者糞之。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fiber crops

指麻的莖皮纖維。
《詩·陳風·東門之枌》: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水滸傳》第八回:董超去腰裏解下一雙新草鞋,耳朵並索兒卻是麻編的,叫林沖穿。
魯迅《故事新編·非攻》:絲麻米穀,都是賤人做出來的東西,大人們就都要。
hemp fiber

古代喪服中的麻帶。
禮記·雜記下》:麻者不紳,執玉不麻,麻不加於採。
鄭玄注:麻,謂絰也。
《禮記·奔喪》:免麻於序東。
鄭玄注:麻,亦絰帶也。
rope made of hemp,flax,jute,etc.
麻紡
芝麻。古代五穀之一。
《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天子居總章右個……服白玉,食麻與犬,其器廉以深。
清黃叔璥《台海使槎錄·物產》:諸邑收早麻,瓜、檨亦盛出。
原注:麻,即芝麻,正月二月間種。
sesame

唐宋時詔書用黃、白麻紙書寫,故用為詔書的代稱。
唐李肇《翰林志》:凡赦書、德音、立後、建儲、大誅討、免三公宰相、命將曰制,並用白麻紙……凡慰軍旅用黃麻紙。
新唐書·崔沆傳》:幹符五年,以户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昕旦告麻,大霧塞廷中。
宋周密《齊東野語·昆命元龜辨證本末》:史忠獻彌遠拜右丞相,相麻,翰林權直陳晦之筆也。
imperial edict

姓。
春秋齊有大夫麻嬰。見《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古地名。在湖北省嘉魚縣境內。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十一年,督孫瑜等討麻保二屯。


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碭山縣東北。
《左傳·昭公四年》:冬,吳伐楚,入棘、櫟、麻。
楊伯峻注:麻,在今安徽省碭山縣東北二十五里,舊有麻城集。


方言。大膽,壯膽。
周立波《山鄉鉅變》上二五:初起我有點怕,我麻着膽子趕起攏去,那傢伙飄飄遊遊跑開了。


方言。矇騙;欺哄。
川劇《譚記兒》第四場:混帳!剛才我是麻你們不懂啥;這下遇見行家,要過硬了!沙汀《淘金記》十七:就依你説,那一千元呢?麻我們就是了!哈哈!


指帶細碎斑點的。
元史·五行志二》:陳州楊家莊上牛生黃犢,火光滿室,麻頂綠角,間生綠毛,不食乳,二日而死。如:麻雀,麻蒼蠅。
spotty;pitty
麻蠅、麻雀
麻味。
明周履靖《羣物奇制》:川椒麻人水能解。
羅廣斌楊益言《紅巖》第四章:華為笑嘻嘻地説:‘川北涼粉又麻又辣,來兩碗嚐嚐?’


表面不平,不光滑。

coarse;rough

面部因患天花或水痘留下的瘢痕。
《水滸傳》第五四回:李逵看那大漢時,七尺以上身材,麪皮有麻。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呂無病》:衣服樸潔,而微黑多麻,類貧家女。
魯迅《吶喊·風波》:一次是和他嘔氣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時候。
measles
麻疹
動詞
感覺麻木。
《水滸傳》第三二回:這店主人吃了這一掌,打得麻了,動彈不得。
西遊記》第四回:大聖輕輕輪鐵棒,着頭一下滿身麻。如:手麻;腿麻。
numbness
麻木
以藥物使人失去知覺。
《水滸傳》第十六回:多少好漢,被蒙汗藥麻翻了!
《水滸傳》第二七回:只可惜了一個頭陀,長七八尺一條大漢,也把來麻壞了。
anaesthesia
麻醉
形容詞
形容眾多,紛亂。
《水滸傳》第四十回:遠遠望見旗幡蔽日,刀劍如麻。
清李漁《慎鸞交·譎諷》:這繁衝地,民情似麻,須念出醇龐是唐、虞、周、夏。
沙汀《淘金記》十六:整條街都鬧麻了!
numerous;confusion;chaos


麻麻亮(mámaliàng,口語中也讀māmaliàng)天剛有些亮
麻麻雨(mámayǔ,口語也讀māmayǔ)毛毛細雨



[6-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七》《麻部》 莫遐切
與𣏟同。人所治,在屋下。從廣從𣏟。凡麻之屬皆從麻。 [9] 

説文解字注

枲也。麻與枲互訓。皆兼苴麻、牡麻言之。從𣏟。從廣。會意。莫遐切。古音在十七部。𣏟、人所治也。在屋下。説從廣之意。𣏟必於屋下績之。故從廣。然則未治謂之枲。治之謂之麻。以已治之偁加諸未治。則統謂之麻。此條今各本皆奪誤。惟韻會所據小徐本不誤。今從之。 [10] 

廣韻

莫霞切,平麻明 ‖麻聲歌1部
麻 ,麻紵。亦姓,《風俗通》雲:“齊大夫麻嬰之後。”漢有麻達注《論語》。莫霞切。八。 [11] 

康熙字典

《亥集下》《麻字部》
《唐韻》《集韻》莫遐切。《韻會》《正韻》謨加切。音蟆。《玉篇》:枲屬也。皮績為布,子可食。《爾雅·釋草》:枲,麻。《疏》:麻,一名枲。《禹貢》靑州雲厥貢岱畎絲枲是也。《禮·內則》:女子執麻、枲,學女事,以共衣服。
又大麻,有實者名苴,無實者名枲。《本草》: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為苴麻、茡麻。
又蕁麻。蕁,本作䕭。見《本草圖經》。
又《詩·豳風》:禾麻菽麥。《禮·月令》:食麻與犬。《黃帝素問》:麻、麥、稷、黍、豆,為五穀。《正字通》:麻,卽油麻。
又胡麻。《爾雅翼》:胡麻,一名巨勝。《正字通》:言其大而勝,卽今黑芝麻也。
又疏麻。《楚辭·九歌》:折疏麻兮瑤華。《注》:疏麻,神麻也。
又升麻,天麻,皆藥名。
又樂器。鼗鼓名。《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注》:麻者,音槪而長也。
又固麻。《南史·百濟傳》:百濟國,號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檐魯,如中國言郡縣也。
又《山海經》有壽麻國。
又地名。《左傳·成十三年》:晉師及秦師戰於麻隧。《注》:秦地。
又《後漢·蓋延傳》:南伐劉永,進取麻鄕。《注》:麻鄕,縣名。
又姓。《風俗通》:齊大夫麻嬰之後,漢麻達,注論語。
又朝廷綸命曰麻。《翰林志》: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為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
又《韻補》:葉謨婆切。《詩·齊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又葉眉波切。音摩。《潘岳·河陽詩》:曲蓬何以直,託身依叢麻。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 《六書正譌》:從林,音派,麻片也。從廣,人在屋下治麻之意。俗作麻,從木,非。 [12]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13]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14]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15]
《宋本廣韻》書影 《宋本廣韻》書影 [16]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廣”大,包含着“林”。首筆點在豎中線上端,第三筆用橫撇。“林”包含在內部。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m
a
王力系統
m
eai
董同龢系統
m
ua
周法高系統
m
rwa
李方桂系統
m
rar


ra


ra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歌戈麻

rwɑ
北魏後期北齊

wa
齊梁陳北周隋

wa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m
a
擬音/王力系統

m
a
擬音/董同龢系統

m
a
擬音/周法高系統

m
a
擬音/李方桂系統

m
a
擬音/陳新雄系統

m
a
[17-18]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開口呼
次濁
莫霞切
ma
集韻

平聲

開口呼
次濁
謨加切
ma
韻略


平聲





謨加切

增韻


平聲





謨加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家麻



次濁

mua
中州音韻


平聲
家麻





模巴切

洪武正韻

平聲


次濁
謨加切
ma
分韻撮要

陽平
家麻






[17]  [19] 

民族語言

古代西域一帶諸民族麪食的通稱為“ma-”(音譯“麻”)。與古漢語“餅”為麪食通稱一樣。其語源可能為古波斯語“mast”(麪粉)。如阿塞拜疆語“mayli”(甘肅、寧夏一帶稱“油果子”,山西稱“麻葉”),烏茲別克語和阿塞拜疆語“Makaron”(麪餅)。再如突厥語“qat”(層)+後綴“-la”構成動詞“qatla”(摺疊,方言有謂“確了”、“確角”即此音變讀),“qatla”再加後綴“-ma”,又從動詞“摺疊”變為名詞“qatlama”(千層餅)。説明古突厥語“ma”語義對應古漢語“餅”。也明確了“麻葉”、“麻食”(陝西、甘肅一帶的一種麪食,山西稱“貓耳朵”)之“麻”,來源於古代西域民族語言。 [2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