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麗鯛科

鎖定
麗鯛科(Cichlidae):鱸形目的1科。共有84屬680種。因許多種類具鮮豔的色彩和奇異的形態且接近鯛類而得名。體長橢圓形,側扁;被以中等大的櫛鱗;側線中斷為二,上側線近於體背緣,下側線沿尾部中軸延伸至尾鰭基底;上下頜齒通常為圓錐形;犁骨與齶骨一般無齒;下嚥骨癒合,略呈三角形;頭部每側僅有1個鼻孔;鰓蓋膜相連或否;鰓膜條骨5~6;背鰭1個,基部長;鰭棘部長於鰭條部;臀鰭至少具3鰭棘;腹鰭1~5,胸位。分佈在南美、中美、非洲、西南亞和印度。中美洲水域種類最多,在非洲的大湖中幾達200種。
中文學名
麗鯛科
二名法
Cichlidae
動物界
84屬
680種
學    科
生命科學

目錄

麗鯛科簡介

麗鯛科(Cichlidae):鱸形目的1科。共有84屬680種。因許多種類具鮮豔的色彩和奇異的形態且接近鯛類而得名。俗稱淡水石斑魚。體呈紡錘形,體色條紋豔麗。口上位,上下領生細點。軀幹兩側各有8條黑斑紋,垂直黑條紋中有較黑的色素斑玦。胸鰭淡黃色;腹鰭、背鰭、臀鰭皆有黑色條紋;尾鰭黑色條紋與身體垂直。成魚體色略帶黃色。胸鰭胸位,尾鰭圓形。幼魚眼眶為紅色,並帶有銀黃色。圓鱗,較大 [1] 

麗鯛科形態

體長橢圓形,側扁;被以中等大的櫛鱗;側線中斷為二,上側線近於體背緣,下側線沿尾部中軸延伸至尾鰭基底;上下頜齒通常為圓錐形;犁骨與齶骨一般無齒;下嚥骨癒合,略呈三角形;頭部每側僅有1個鼻孔;鰓蓋膜相連或否;鰓膜條骨5~6;背鰭1個,基部長;鰭棘部長於鰭條部;臀鰭至少具3鰭棘;腹鰭1~5,胸位 [2] 

麗鯛科分佈

分佈在南美、中美、非洲、西南亞和印度。中美洲水域種類最多,在非洲的大湖中幾達200種。中國已引進該科的麗鯛屬的4種魚類進行養殖。

麗鯛科習性

麗鯛科為棲息於熱帶水域的淡水魚類。這種魚類都以不同的形態表現出對後代的保護。例如麗體鯛屬等有築造坑形巢穴的習性,把卵產在巢穴內,由親魚保護卵子。又如麗鯛屬的許多種魚把自己的卵含在口腔內。幼魚在遇到危險時也藏到親魚的口腔內。產卵之前有長時期的婚姻嬉戲。麗鯛的攝食習性多種多樣,例如麗鯛屬的某些魚,吃殘渣和浮游植物;麗體鯛屬魚類吃底棲生物。麗鯛多為觀賞魚類,能在水族箱中生活和順利地繁殖。又因本科是海浸後殘留在內陸變為淡水魚類的,故迄今尚很易被馴化為海水生活 [2] 
參考資料
  • 1.    倪勇,伍漢霖主編,江蘇魚類志,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 2.    張素萍. 中國動物志[M]. 科學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