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麗江市博物院

鎖定
麗江市博物院,位於雲南省麗江市麗江古城黑龍潭公園北部, [3]  成立於1984年,是雲南省的第一個縣級博物館,2004年由東巴文化博物館與原麗江市文物管理所合併升格為市級博物院,2009年全面免費開放。 [1]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麗江市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12000餘件,共有國家一級文物67件,二級文物23件,三級文物333件,館藏東巴文化文物近3000件,是收藏東巴文化文物數量最豐富、門類最齊全的博物館。 [1]  展覽長年對外開放,現有長期陳列《納西東巴文化展》、《傳承文明,和諧共存——麗江三項世界遺產展》。 [3] 
2017年5月,麗江市博物院獲得“雲南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優秀集體”榮譽稱號。 [3] 
中文名
麗江市博物院
地理位置
雲南省麗江市黑龍潭北門口
佔地面積
7000 m²
類    別
地方性綜合歷史博物館
投用時間
1984年7月
開放時間
09:00-17:30,每月第一週和第三週的週一閉館
門票價格
免費
級    別
國家三級博物館

麗江市博物院歷史沿革

1984年7月,成立麗江縣博物館,是雲南省第一個縣級博物館。
1994年7月,麗江縣博物館更名為麗江東巴文化博物館。
2004年2月,麗江東巴文化博物館與原麗江市文物管理所合併組建了麗江市博物院,升格為市級博物院。
2009年,麗江市博物院正式對外免費開放。
2014年10月,麗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市博物院整體遷建規劃,決定將市博物院整體遷出黑龍潭公園,從金茂(麗江)置業有限公司位於古城區束河街道俄古洛片區4號地塊內置換出28畝土地,作為市博物院新館項目建設用地。
2016年11月,麗江市博物院舉行了新館建設項目奠基儀式。 [1] 

麗江市博物院建築佈局

麗江市博物院主要設有四大展廳,第一展廳主要展示納西族起源,部分出土文物,東巴文化和東巴文化名家,三江並流茶馬古道沙盤和麗江民族服飾。
麗江市博物院佈局
麗江市博物院佈局(5張)
第二展廳主要展出東巴教相關的法器,東巴聖地名村,東巴占卜方式,及納西族傳統木楞房展示。
第三展廳主要展示東巴象形文字、東巴造紙過程、東巴經書在世界各地的收藏分佈和納西東巴祭風內容和形式。
第四展廳以前展出納西東巴教神路圖和東巴法器及藝術,後因與省外博物館交流,故展出省外交流第的民族服飾服飾及文化。
博物院有一很大的四合院,院內牆上市場展出麗江書畫名家作品。 [2-3] 

麗江市博物院場館特色

麗江市博物院內的整個東巴文化展區分“納西族與東巴文化(序廳)”、“東巴古籍文獻”、“東巴教與納西民俗”、“東巴文化藝術”、“東巴文化發展及研究現狀”5個主題,以普及性、學術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展示東巴文化的博大內涵和特殊價值。
一、納西族與東巴文化。包括:納西族歷史文化概述、地理環境、人文風情、語言文字等,東巴文化的主要內容及其特殊價值、以東巴文化研究為主的國際納西學的形成及學科建設情況簡介。
二、東巴古籍文獻。(1)納西象形文字。納西象形文字是東巴古籍文獻的主要記錄符號。本專題介紹納西象形文字的分佈、文字形態、造字思維、記錄語言的方式,在納西族地區的流傳及應用、標音文字(格巴文字)的產生及應用等。通過與其它古典文字(如甲骨文、埃及聖書字、古巴比倫楔形文字、瑪雅文字等)的比較,體現納西象形文字在人類文字發展史上的地位和價值。(2)東巴古籍文獻。介紹古籍文獻的形式、類別,收藏、保護和研究情況,及其作為世界記憶遺產在歷史學、民族學、語言文學、宗教學、哲學、科技、軍事等方面的研究價值。
三、東巴教與納西民俗。介紹納西族的原始信仰,東巴教的產生和流傳,東巴文化中的多元文化因素,東巴祭司在社會上的地位和作用,東巴教法器、服飾,東巴祭祀儀式的類別、本質特徵,東巴宗教意識在納西族社會生活習俗中的體現等,並與其他民族的宗教祭儀作比較。
四、東巴文化藝術。介紹東巴繪畫(古籍插圖、木牌畫、紙牌畫、神軸畫、神路圖等)、雕塑(泥偶、木偶、法杖、降魔杵、紙紮人物和動物等)、現代東巴書畫和工藝美術,展現東巴文化藝術的審美特徵、藝術風格和魅力。
五、東巴文化的發展現狀。介紹傳統的東巴文化在當前納西族社會生活、文化生活中所佔有位置,在麗江經濟建設、文化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近代東巴文化發展、研究的歷史、事件,學者介紹,研究成果等。 [2] 
麗江市博物院展廳圖片

麗江市博物院館藏文物

  • 綜述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麗江市博物院共收藏徵集文物12000餘件,其中一級文物67件(套)、二級文物23件(套)、三級文物333件(套)。在所徵集的文物中包括近3000件納西族東巴文物。 [1] 
  • 主要文物
麼些鹽鍋:
清(1616~1911)。據東晉·常璩《華陽國志》載,納西族先民在漢代即已從事採滷鹽。東漢至三國時期,氐羌族羣中崛起的“摩沙夷”活動於以鹽源為中心的川西南一帶,發現並開發鹽礦,逐漸形成強大勢力。唐代以後,麼些人用鹽井自然流出的滷水,設灶熬鹽,熬鹽所用的工具即是麼些人發明的鹽鍋,直到20世紀。 [4] 
麼些鹽鍋 麼些鹽鍋
東巴面偶:
年代不詳。宗教儀式中用以象徵神靈或鬼怪。 [5] 
東巴面偶 東巴面偶
木雕神偶:
年代不詳。儀式中象徵神靈放置於神壇。 [6] 
木雕神偶 木雕神偶
納西象形文地契殘磚:
清末。記錄有買賣田地的日期、買主、賣主、田地名、位置、地價、中介人、記錄人等內容。 [7] 
納西象形文地契殘磚 納西象形文地契殘磚
卜書及占卜工具:
年代不詳。為有機無機複合或組合的樂器、法器。 [8] 
卜書及占卜工具 卜書及占卜工具
東巴古籍《木牌畫譜》:
年代不詳。東巴繪畫線描範本,為後世東巴弟子繪製神靈和動物形象提供造型依據。 [9] 
東巴古籍《木牌畫譜》 東巴古籍《木牌畫譜》
納西象形文地契:
1904年。記錄清光緒三十年七月三十日,吉吉咪賣一塊地給伽督戈,地價為一兩金錠一塊,契約詳細描述該田地東南西北四至,記錄交易中介人、見證人、契約記錄人,並以大麥、麻布等支付報酬。於麗江寶山吾木村徵集。 [10] 
納西象形文地契 納西象形文地契

麗江市博物院文化活動

麗江市博物院在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會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將會開展一系列包括主題作品展、非遺活態體驗等活動,豐富人民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讓更多的社會力量關注、參與和保護文化遺產。 [12]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麗江市博物院所獲榮譽

1993年,麗江縣博物館被授予“全國十大地縣級優秀博物館”稱號;
1994年,獲得“全國文化先進集體”稱號;
1997年,被列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3年,被麗江市政府授予“納西東巴古籍文獻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先進集體”榮譽;
2009年,獲得“麗江市文化宣傳第二屆先進集體”榮譽;
2012年,獲得“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單位”榮譽;
2013年,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2014年,獲得“麗江市文明單位”稱號;
2015年,獲得“雲南省文明單位”稱號;
2017年,獲得“雲南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優秀集體”榮譽稱號。 [1] 

麗江市博物院作用價值

麗江市博物院擔負着收藏、整理、研究和宣傳歷史文物、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保護管理麗江境內文物古蹟等多重任務。
麗江市博物院用館藏文物、相關申遺文件、照片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展示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世界記憶遺產東巴古籍文獻、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的價值與魅力,回顧麗江三項世界遺產申報的歷程,展示麗江如何從一個曾經鮮為人知的西南邊城一舉成為擁有三項世界遺產桂冠之地。 [11] 

麗江市博物院參觀信息

  • 開放時間
每天09:00-17:30開放,其中每月第一個周和第三週的週一閉館。
  • 門票價格
免費開放。
  • 地址
雲南省麗江市麗江古城黑龍潭北門口。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