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馬古道

(古代中國西南地區商貿通道)

鎖定
茶馬古道,是指唐代以來,為順應當地人民需求,在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以茶葉馬匹為主要交易內容,以馬幫為主要運輸工具的商品貿易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 [13]  [16] 
茶馬古道是以川藏道、滇藏道與青藏道(甘青道)三條大道為主線,輔以眾多的支線、附線,構成的一個龐大的交通網絡。地跨陝、甘、貴、、滇、,外延達南亞西亞中亞東南亞各國。 [1]  [16]  茶馬古道主要幹線主要分南、北兩條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 [3]  茶馬古道的存在推動了各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凝聚了各民族的精神,加強了各民族間的團結。 [2]  茶馬古道是推動民族和睦、維護邊疆安全的團結之道。 [13]  茶馬古道是中國統一的歷史見證,也是民族團結的象徵。 [1] 
2013年3月5日,茶馬古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中文名
茶馬古道
外文名
Tea Horse Road
所處時代
唐至民國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
著名景點
茶馬古道重鎮
批准單位
國務院
批准時間
2013年3月5日
編    號
7-0516-1-516

茶馬古道歷史沿革

在中國各民族生活中,藏族由於“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而將茶作為“一日不可或缺”的生存必需品。但藏族所居的青藏高原地區,素不產茶。為了將川滇的茶葉運入藏區,同時將藏區的土特產輸入中國內地,於是,一條條以茶葉貿易為主的交通線,在藏漢民族商販、背俠、馱隊、馬幫劈荊斬棘下,被開闢出來。由於唐代以來這種貿易關係主要是以內地之茶與藏區之馬進行交換的形式進行,故歷史上稱之為“茶馬互市”,或“茶馬貿易”。伴隨這一貿易而開通的商道,因而被稱為“茶馬古道”。
漢代的茶馬古道——“南絲路”的一段。四川古稱“天府”,是中國茶的原產地。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四川已將茶作為商品進行貿易。當時,蜀郡的商人們常以本地特產與大渡河外的犛(旄)牛夷邛、笮等部交換犛牛、莋馬等物。茶作為蜀之特產應也在交換物之中,這一時期進行商貿交換的道路古稱“犛(旄)牛道”,它可算是最早的“茶馬古道”。其路線是:由成都、臨邛(邛崍)出發,經雅安、嚴道(滎經),逾大相嶺,經旄牛縣(漢源),過飛越嶺、化林坪至沈村(即薦都,為西漢沈黎郡治地),渡大渡河,經磨西,至木雅草原(今康定縣新都橋、塔工一帶)的旄牛王部中心。邛崍由於是當時蜀郡的商貿中心和茶、銅鐵器的主要產地,故成為漢代茶馬古道的起點。
唐代,伴隨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下嫁而興起的唐蕃政治、經濟、文化大交流,使吐蕃出現“漸慕華風”的社會風氣。唐人飲茶之習也被傳入吐蕃,逐漸成為社會風習。
宋代,中央政府正式與藏區建立起了“以茶易馬”的互市制度,隨着茶馬貿易的加強茶馬古道亦隨之有了較大的展拓。這一時期的茶馬大道主要為“青藏道”,即通常所説的“唐蕃古道”。唐蕃古道在前期主要是一條政治交往之路,後期則成為漢藏貿易進行茶馬互市的主要通道。這條道路東起關中地區,經過青海,從四川西北角的鄧瑪(原鄧柯縣),過金沙江,經昌都地區、那曲地區至拉薩(邏些)。這一時期雖在四川的黎(漢源)、雅(雅安)亦設立茶馬互市口岸,專門供應康區茶葉。但由於當時所易之馬主要產自青海一帶,故大量的川茶是從川西的邛崍、名山、雅安和樂山等地經成都、灌縣(都江堰)、松州(松潘),過甘南,輸入青海東南部,然後分運至西藏、青海各地。
元代,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為發展西藏與內地之間的交通,元政府在藏區大興驛站,於朵甘思境內建立19處驛站,從而使四川西部與西藏間的茶馬大道大大延伸。
明代,政府特別重視茶在安定藏區、促進國家統一中的作用,制定了關於藏區用茶的生產銷售、販運、税收、價格,質量、監察的一系列法規和制度,抑制茶商投機倒把。開闢了自碉門(天全)經昂州(巖州,今瀘定嵐安鎮)逾大渡河至長河西(康定)的“碉門路”茶道,並於巖州(嵐安)設衞,駐軍以保護茶道暢通。明成化六年(1476年),規定烏思藏、朵甘思各部朝貢必須從“四川路”來京,於是,四川不僅是邊茶的主要生產地,而且成為了“茶馬互市”的最主要貿易區。明代川藏茶道分為“南路”(黎碉道)和“西路”(松茂道)兩條。“南路”茶道中,由邛崍、雅州至打箭爐段又分為兩路:一路由雅安經滎經,逾大相嶺至黎州,經瀘定沈村、磨西,越雅加埂至打箭爐,因其是自秦漢以來就已存在的大道,故名為“大路”,另一條是自雅安經天全兩河口,溯昂州河,越馬鞍山(二郎山),經巖州,過大渡河,至烹壩,到打箭爐,因系山間小道,故又稱為“小路”。自打箭爐至西藏的茶道路線是:打箭爐北行,經道孚、章古(爐霍)、甘孜,由中扎科、浪多、柯洛洞、林葱(原鄧柯縣)至卡松渡過金沙江,經納奪、江達至昌都。然後經類烏齊、三十九族地區(丁青、巴青、索縣等地),至拉薩;“西路”茶道:由灌縣沿岷江上行,過茂縣、松潘、若爾蓋經甘南至河州、岷州,轉輸入青海。
於小冬繪油畫《茶馬古道》 於小冬繪油畫《茶馬古道》 [17]
清代,四川在治藏中的作用大大提高,四川與西藏關係的密切,進一步推動了川藏“茶馬貿易”。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打箭爐(康定)設立茶關。之後,又於大渡河上建瀘定橋,開闢直達打箭爐的“瓦斯溝路”。原由碉門(天全)經兩河口、昂州河、嵐安、烹壩、打箭爐的茶道,改為天全—兩路口—門坎山—馬鞍山—瀘定橋—打箭爐—線。嵐安口岸由此衰敗,打箭爐成為川茶輸藏的集散地和川藏大道的交通樞紐。清代打箭爐至昌都的南、北兩條茶馬大道是南路大道:由打箭爐經裏塘、巴塘、江卡(芒康)、察雅至昌都。由於這條路主要供駐藏官兵和輸藏糧餉來往使用,故習慣上稱之為“川藏官道”;北路大道:由打箭爐經道孚、甘孜、德格、江達至昌都。此道原為明代川藏茶馬古道的大道,是運茶馱隊主要行經的道路,故習慣上被稱為川藏商道”。兩道匯合於昌都後,由昌都起又分為“草地路”和“碩達洛松大道”兩路,至拉薩匯合。 [1]  [19-20] 
史國良繪國畫《古道馬幫跋涉圖》 史國良繪國畫《古道馬幫跋涉圖》 [18]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在抗戰最艱苦的時期,通往中國戰區的通道被切斷,貫穿滇、川、藏直達中印邊境帕克裏口岸的茶馬古道,成為運送國際援華物資的重要通道。 [12] 

茶馬古道遺址特色

  • 綜述
“茶馬古道”是指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藏之間以進行茶馬交換而形成的一條交通要道, [3]  是以川藏道、滇藏道與青藏道(甘青道)三條大道為主線,輔以眾多的支線、附線,構成的一個龐大的交通網絡。地跨陝、甘、貴、、滇、,外延達南亞、西亞、中亞和東南亞各國。 [1]  [16]  茶馬古道主要幹線主要分南、北兩條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雲南西部洱海一帶產茶區,經麗江、中甸、德欽、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衞藏地區。川藏道則以今四川雅安一帶產茶區為起點,首先進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兩條支線:北線是從康定向北,經道孚、爐霍、甘孜、德格、江達、抵達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線),再由昌都通往衞藏地區;南線則是從康定向南,經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貢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線),再由昌都通向衞藏地區。 [3] 
茶馬古道是世界上最高、最險峻以及環境最為惡劣的古道。茶馬古道縱橫交錯地在滇、川、藏三個地區之間。因而古道沿線的地勢差異較大,地質結構複雜,途經之地大部分都是高山峽谷和急流險灘,再加上變化多端的氣候,使得茶馬古道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地域特徵。其中高海拔是其顯著特徵之一,茶馬古道沿線海拔多處於 2000~5000 米之間。茶馬古道幾乎橫穿了整個青藏高原,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道路。茶馬古道的另一個顯著特徵是險峻,由於古道是穿梭在各山脈和跨地域的道路,致使大部分的古道都是狹窄的,一般只有兩尺多寬,有的甚至更窄。且隨處可見斷崖絕壁,各種新式的交通工具都無法在茶馬古道上施展。 [2] 
  • 茶馬古道(雅安段)
雅安是茶馬古道川藏線的起點,是最早向西藏輸入茶葉的原產地。宋代時,官府曾在雅安設立“茶馬司”,清代將雅安指定為專為藏區生產茶葉的基地之一。以此點為延伸,滎經的清代公興茶號舊址、漢源宜東古街上的老茶店、天全縣始陽鎮的清代官方儲藏邊茶的倉庫等,串連成一個個見證茶馬古道興盛的標誌。 [8] 
  • 茶馬古道(蘆山段)
茶馬古道蘆山段分為茶馬古道八步石段和茶馬古道下關段。其中茶馬古道八步石段最早建於宋代,東西走向,分佈在長8.5米、寬3.4米、面積約為28.9平方米的山坡上。是在整塊岩石上鑿出石台階共二十三級。當地村民可以八步登完,故稱八步石。這條路為古時北至邛崍南通雅安的交通要道,是茶馬古道上重要的一段。八步石茶馬古道遺址是古代西南地區茶馬古道重要的實物資料,對研究古代西南地區茶馬古道具有寶貴的價值。茶馬古道下關段,全長約4000米,寬3米,為青石板路面。青石板有長0.3米,寬0.6米或長0.4米,寬0.9米等不同規格。路面凹凸不平,東西兩側為民居。該茶馬古道遺址的發現印證了蘆山飛仙關確為南絲之路及茶馬古道通往川藏的重要路段,以及其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重要地位。 [10] 
  • 茶馬古道(瀘州段)
茶馬古道(瀘州段)是川黔古道重要節點,主要包括光明古道(瀘州瀘縣)、寶蓮街驛道(瀘州龍馬潭)、沙灣驛道(瀘州江陽)、川黔驛道猴子嶺段(瀘州敍永)、大坎坡川黔驛道(瀘州敍永)、茶馬驛道赤水河段(瀘州敍永)、官鬥村川黔驛道(瀘州敍永)、二郎驛道(瀘州古藺)、白鹿驛道(瀘州合江)、先灘驛道(瀘州合江)、鳳鳴驛道(瀘州合江)等處。 [21] 
茶馬古道(瀘州段) 茶馬古道(瀘州段)
  • 茶馬古道(貴州段)
橫跨於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與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之間北盤江花江段上的花江鐵索橋以及橋岸崖壁上的眾多珍貴石刻作為茶馬古道貴州段重要的歷史遺蹟具有重要研究價值。花江鐵索橋摩崖石刻近20處,鐫刻於巖體表面。各類石刻詳細地記錄了自清光緒年間以來,花江鐵索橋修建始末、資金籌措、名人題刻、相關歷史人物等豐富的信息。崖壁內保存有建橋匠人所鑿塑的“普陀真境”摩崖造像三尊,蔣炳堂摩崖造像一尊。 [14] 
茶馬古道(貴州段)
  • 茶馬古道(寧洱段)
茶馬古道(寧洱段)位於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境內的寧洱鎮、磨黑鎮、德化鄉、同心鄉等鄉鎮。寧洱茶馬古道始於唐宋時期“茶馬互市” 而得名並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以普洱府駐地(今寧洱縣城)為源頭,以販運普洱茶為主向國內外輻射出去的古代交通要道。縣內保存相對完好的鋪築石板路面有五段,分別是:茶庵塘茶馬古道遺址,路面用形態各異的山石鋪就,寬約2米,長約12千米,沿途馬蹄足印斑駁可辨;孔雀屏茶馬古道遺址,全長約27千米,路面用石灰石、礫石等石材鋪就而成;那柯里茶馬古道遺址,用人工打製條石和礫石鋪就而成,路面寬1.5-2米,石階盤旋而上,全長30千米,是古代直至解放初期滇南地區北上南下的古茶馬驛道,屬關哨汛塘之要地。石膏井馬古道遺址,全長約8千米,用礫石鋪就而成,寬約2米。石丫坡茶馬古道遺址,全長約6.5千米,保存完好的石鑲路約500米,寬約2.6米,是已發現的茶馬古道最寬的一段。 [4] 
茶馬古道(寧洱段)
  • 茶馬古道(劍川段)
茶馬古道—雲南省—劍川段屬於滇藏茶馬古道的一部分。滇藏茶馬古道的主線為大理→洱源→劍川→麗江→石鼓。沙溪歷史悠久,早在2400多年前,該地的經濟發達,不僅能冶鑄精美的青銅器,還開始冶煉鐵器。從沙溪鰲峯山出土的瑪瑙珠、綠松石、海貝等東南亞地區產物看,該地已經是對外交流的通道。南詔大理國時期,以寺登街為中心的沙溪地區,已是滇西北交通要衢。茶馬古道沙溪段始於沙溪鎮鰲鳳村村南山腳,止於寺登街北古宗巷,全長約4.2千米。是由古道、照壁、橋樑、寺廟、民居組成的一條文化線路。 [6] 
茶馬古道(劍川段)
  • 茶馬古道(思茅段)
茶馬古道以思茅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東邊有小乾田茶馬古道通往江城、越南等;南邊有竜竜、菜陽河茶馬古道通往易武古茶山、老撾等;西邊有整控渡、糯扎渡、白馬山、大丙屯茶馬古道過瀾滄江通往景邁古茶山、邦崴古茶樹及緬甸等;北邊有斑鳩坡茶馬古道通往內地、西藏、印度等。 [7] 
茶馬古道(思茅段)
  • 茶馬古道(鎮沅段)
哀牢山茶馬古道(金山丫口茶馬古道)位於鎮沅縣和平鄉麻洋村馬鹿塘組,據調查該段茶馬古道石板路面鋪設於清代,該古道自麻洋村起至金山丫口,全長200米,寬2米,用石塊砌成,沿途經恩樂、者幹河至麻洋村,過金山丫口,到達新平、雙柏、昆明等地,為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清代哀牢山主要通道之一,對研究茶馬古道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哀牢山茶馬古道(新撫城北門遺址)位於鎮沅縣古城鄉政府駐地北面200米處,長33米,寬2.3米,石台錯亂重疊,台階腳有一小石橋,古城門在清代時期稱為新撫城北門,北上經玻烈橋到恩樂、景東,到達大理,南門沿把邊江下到寧洱梅子鄉,再到德安、臭水、磨黑古鎮,是滇西至東南重要茶馬古道,城北門遺址20千米處是清代玻烈橋,南門500米處有一段長800米寬2.3米的古道,為清代古城茶馬驛站遺址,具有一定歷史價值。 [5] 
  • 茶馬古道(太昭段)
明清時期,太昭是川藏古道上的重要驛站。現存茶馬古道太昭段即位處林芝市工布江達鄉太昭古城西北約 2 千米處,林拉公路與夏曲河北側的山脈中,是古代連通藏區東西的核心走道。藉由這條道路,向北沿娘蒲鄉可至那曲嘉黎縣,東西連接工布江達與拉薩。古道東西向分佈,道路蜿蜒,依隨山勢,利用巖體自身開鑿鋪設,或平緩前伸,或呈階梯狀蔓延。路寬處約 1 米左右,狹窄處則短至半米。今古道只有中部沿山腰一段尚存完好,而其東西延伸的路已被綠植和碎石覆蓋。 [11] 

茶馬古道文物遺存

  • 廣恩橋遺址
廣恩橋遺址位於鎮沅縣民江村與恩樂老街河岸,建於清初,橋長188米,石墩架木,兩旁蓋瓦房50餘棟,者樂甸(現思茅)土司先世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土司官刀佩墇同客民遊,世毅重建,清雍正五年(1727年)大水氾濫沖毀,清雍正八年(1730年),知縣譚論復修。清道光三年(1823年)知縣譚論復修,清道光六年(1826年),知縣餘炳虎章典史張釗追修,清同治元年(1862年),此橋又遭焚燒。民國中期,修成石墩木面橋,解放初期,橋被河水沖毀,現僅存石墩四個,其餘被江岸泥沙覆蓋,石墩部分於1973年建恩樂大橋用石料被拆用。現西岸橋墩高4.2米,寬12.6米,長9.7米,保存完整。 [5] 
  • 行文碑刻
小水井樑子通行關卡規定行文碑刻位於鎮沅縣城西面小水井樑子茶馬古道上,距城區2千米。小水井樑子是清代道光年間古道通行驛站關卡,通行關卡規定行文刻於長1.9米,寬1.2米,厚0.8米的石碑上。行文碑刻石板及石條拆放於小水井樑子古道旁,碑石保存完整。但碑石字跡嚴重風化,勉強能看到部分石碑內容。該碑刻是茶馬古道上不可多得的歷史物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5] 
  • 為善最樂碑
茶馬古道在唐之前業已形成,鋪設石頭路面則是在明、清、民國時期。立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的“為善最樂碑”詳細記錄了思茅區當年鋪設斑鳩坡茶馬古道的情況。 [7] 
  • 茶馬古道驛站之新添站
唐宋茶馬古道驛站之新添站位於滎經縣新添鄉新添村的村道上,由驛站和驛道兩部分組成。驛站位於場街中部,坐東向西,該驛站始建於清代。古驛站門前現存古驛道,原為青石板鋪就,寬3—4米,殘長300米有餘。 [8] 
  • 重修大相嶺橋路碑
清代重修大相嶺橋路碑位於滎經縣安靖鄉。碑額上方書《重修大相嶺橋路碑記》九字,碑鑲嵌於巨石中,碑文字跡非常清晰,落款:“光緒丙午秋九月督蜀使者巴嶽特錫良纂並書”。 [8] 
  • 漢代二十四道拐古道遺址
漢代二十四道拐古道遺址位於漢源縣清溪鎮新黎村村委會東北3500米。二十四道拐為旄(今作犛)牛古道中最險要的一段,史載:漢益州刺史王陽至九折坂而回車;王尊至二十四盤而叱馭,即言此道之險峻難行。道路多由亂石和石板鋪成,在側裏面有排水溝,整個古道保存較好,對於研究古代中國西南交通變遷、文化交流、邊疆發展、經濟互通等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8] 
  • 清代宋村渡遺址
渡口位於雨城區對巖鎮順渡村一組,該渡口段青衣江水流由西向東,河面寬約100米,南北渡口距約150米。它是雅安至康定茶馬古道上第一渡口。 [8] 
  • “茶馬司”遺址
“茶馬司”遺址位於名山區新店鎮長春村,始建於宋熙寧七年(1074年),佔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以中軸線對稱計劃,前殿已被撤除,殘存大殿及左右廂房修建面積600餘平方米,保存完好。該建築是中國現存唯一的以茶易馬的“茶馬司”遺址,它的歷史體現了古代川藏地區貿易交往的頻繁,見證了中國西南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誼。 [8] 
  • 布納廓古村落
布納廓”,即“光樂村”,行政區域隸屬麗江市古城區金安鎮。布納廓是納西語音譯,漢語意為“青蒿原”,因野生青蒿遍地生長而得名。古時候,此地是茶馬古道東線上最大的集鎮,境內文物古蹟自然景觀民族文化等旅遊資源富集。
境內擁有肖家馬店、郭家馬店遺址等明、清時期遺存下來的百年文物古蹟,生長着數以萬計紅杜鵑古樹的萬畝杜鵑園、碧波盪漾的金足水庫、飛瀑迭起的光樂河、原始森林密佈的雷打山等自然景觀,於西藏鹽井遷徙而來的藏族後裔古宗人創造的古宗文化與當地納西族東巴文化在此交相輝映。 [15] 

茶馬古道歷史價值

唐朝,部分地區盛產茶葉,隨着各地對茶葉的需求日盛,為加強管理,唐朝政府制定了相應的貿易政策,如茶馬互市、加收茶税、榷茶制度等,此種情形之下,作為交通運輸工具的馬幫將視線轉向了茶馬貿易,茶馬古道初見形態。
宋朝,內地茶葉經濟得到繁榮發展而西部地區需求較大,西部盛產良駒恰好適應國家需求,中央政府在促進經濟和軍事發展的基礎上,為維護西南地區安全以穩固國家政權,對茶馬貿易的重視度愈甚,正式建立起了茶馬互市制度。自此,茶葉逐漸成為中原地區與涉藏地區人民之間進行友好往來的重要媒介,茶馬貿易成為中央政府對西南地區進行政治控制的重要手段,茶馬古道作為主要商品運輸路徑的重要性也日益彰顯。
元朝,中央政府改變了對茶馬古道的運營、管理方式,開始設立馬政制度、拓展茶馬古道,並在沿線設立驛站,從此“茶馬古道”不僅是經貿之道、文化之道,又是國之道、安藏之道。
明朝,茶馬互市的景象又興盛起來,貿易形式更加多樣,如政府貿易、朝貢貿易等。儘管中央政府為加強政治統治實行“茶引”、“引岸”等制度禁止私人開展茶馬交易,但漢藏民族間的貿易往來依舊頻繁。
清朝,茶馬互市制度逐漸衰落,但茶馬古道依舊熱鬧,交易產品種類不斷豐富,除過去的主要貿易產品茶葉與馬匹外,還涵蓋內地生產的絲綢、布料等生活用品,西部地區出產的蟲草、藏紅花等珍貴藥材。
抗戰期間,茶馬古道還承擔起了作為西南後方的主要物資供應通道的重任。茶馬古道作為集經濟、文化、政治於一體之道,在歷史長河中既是西南地區民族之間進行商貿往來的交通要道,又是民族間增進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是推動民族和睦、維護邊疆安全的團結之道。 [13] 
茶馬古道的存在推動了各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凝聚了各民族的精神,加強了各民族間的團結。 [2]  茶馬古道是中國統一的歷史見證,也是民族團結的象徵。 [1] 

茶馬古道保護措施

2013年3月5日,茶馬古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茶馬古道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茶馬古道主要分佈在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境內。 [1]  [9]  [16] 
  • 交通信息
茶馬古道可乘坐火車前往,主要站點有雅安站普洱站林芝站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