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鹽城泰山廟

鎖定
鹽城泰山廟位於鹽城市建軍西路,從封建士大夫的報德之旅開始,一直走進現代中國的抗日烽火,充滿着一段傳奇色彩 [1] 
中文名
鹽城泰山廟
地    址
鹽城市建軍西路

鹽城泰山廟歷史沿革

泰山廟的誕生,相傳始於“狀元宰相”李春芳的報德之恩還願之心。李春芳,字子實,號石麓。江蘇興化人。1510年出生。民間相傳,早年興化發大水,莊稼顆粒無收,李春芳的父親為了生存只好攜妻坐小船離開興化,漂流到鹽城西鄉北蔣一帶。這年夏天,莊稼只收了一半上場,李家妻子要臨產了。白天,天氣悶熱得出奇。到了傍晚天,突然黑了下來,下起傾盆大雨。瞬間,暴雨中一個雷電火團從天而降,落在了打麥場頭,也就是李家靠船的地方,火團落下後大雨就停住了。民間有一種説法:有風有雨為伴送來的小孩一定是貴人,日後必成大器。 [1] 
從此李家生活上經常得到當地一些富貴人家的資助。小春芳進學堂讀書,天資聰明伶俐,學習用功,讀書過目不忘。李家住在北蔣莊的東邊,李春芳上學來回都要經過土地廟,下雨上學堂,衣服鞋子從來不濕,土地廟裏土地老爺的衣服鞋子卻濕了,傳説是土地老爺在下雨時揹着李春芳去學堂讀書。
李春芳到了十一二歲,就能書寫一般的文書契約了,深受街坊鄰居的喜愛。嘉靖十年(1531)成為舉人,中舉後勤學不倦,先後拜歐陽德、湛若水等大儒為師,又“請益”於王艮,受學教誨。 [1] 
據史料記載:李春芳當年擢進士第一,以鼎甲第一成丁未科狀元。經6次升遷,於嘉靖四十四年(1565)為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拜相。隆慶二年(1568),58歲的李春芳接任首輔,史稱“狀元宰相”。
在接任首輔,終於有能力“撥出銀兩”之時,李春芳派員來鹽城選址建廟。建廟銀兩既然是朝廷“撥出”,那麼,該廟是“朝廷項目”。廟址最後選定鹽城西側的“小海灘”,八百多年前的小海灘還是一片茫茫水鄉澤國,當地人稱小海有百頃之寬,水是鹹的,煮出來的米飯帶有猩紅色素。晴日,遠遠望去,深藍色的海面上水盈盈霧茫茫變幻莫測,頗為壯觀。北宋之後,由於海勢東漸加之上游河水挾帶的泥沙淤積,城西的“小海灘”在不斷變身縮水,海水退去以後,漸漸露出海灘。海灘上蘆葦遍地,柳樹青青,民居炊煙裊裊,特別是夕陽西下登上串場河的登瀛橋遠眺小海灘,在落日餘暉中看水中倒影,讓人賞心悦目,心曠神怡。因此,小海灘成為城西一帶的高地。與“瓢城”隔北相望,一脈相通。
泰山廟建廟前後耗時一年多,是一座頗具唐式風格的廟宇。無論是建築風格,方位空間的選擇,甚至四周的環境以及雕刻繪畫的附着,似乎都在演繹着“天人合一”的境界,禪意讓人感受到身臨其境,嫋嫋的香火煙繞殿堂,木魚聲聲從大殿傳入耳鼓,一股靜謐的氣息充斥其中。李春芳登廟遠眺,但見朝陽紫氣噴薄而出,猶如金佛一般閃現萬道霞光。他想到東嶽泰山,雄奇險峻,吞雲吐霧,神逸鍾秀。幾番斟酌,徑直題書“東嶽廟”。
廟內專設女神殿,供奉那尊安詳女神,便是應據李春芳意象裝修,顏體匾額“碧霞宮”亦為李春芳親筆所題。 [1] 
提到這個廟名,不能不説到另外一個人物——明代萬曆年間鹽城縣的父母官楊瑞雲。楊出生海南,是位進士。據史料記載,楊在任六年期間做了許多值得讓後人銘記的業績,成為鹽城歷任知縣中的佼佼者。他增開縣城南門口並建閣樓三間,方便了城南一帶居民的出行,為鹽城留下了“楊樓翠靄的美景”。主持重修陸公祠(宋代宰相陸秀夫的故居),重振社學增建西書院普及各種層次的教育,擴建養老院收養老弱孤殘,使無依無靠者有所寄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主持修纂了鹽城史上第一部《鹽城縣誌》,為鹽城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史料,讓後人在紛繁複雜的歷史長河中能夠理清脈絡經緯,找到自己的根。然而楊端雲在對廟名卻另有一番思忖:鹽城周圍已有多座名曰“東嶽”之廟宇,而這高灘之廟系由宰相首輔提議所建,不可同日而語。他也想到東嶽泰山,既然叫東嶽,何不直接叫泰山,那不更有藴意和氣勢?便改名曰“泰山廟”。在他親自編纂的鹽城最早的那部縣誌中,將包括東嶽廟在內的鹽城諸多遺存收錄其中,為後人留存了泰山廟的歷史記憶。如果沒有他的努力,至少關於泰山廟之初的許多事情查無可尋。
廟堂與學堂共處一室,是中國古代教育的一道風景。清光緒年間,鹽城知縣劉崇照廢廟興學,毀去廟中供奉的東嶽大帝神像,改設養正學堂。辛亥革命後,縣長林懿均又改設“鹽城縣農業職業中學”。泰山廟這一“修佛、皈依、誦經”聖潔之地,自此注入了授文、習書和啓蒙教育的新內涵,成為“傳道、授業、解惑”之所。泰山廟傳承了鹽城重文崇教、耕讀傳家的文脈基因。木魚聲聲、書聲琅琅的大廟腳下,一個又一個鹽阜兒女懷着理想帶着責任,走向時代前沿。其中不少大家名人,至少有十餘位載入中國文化史冊,而他們毫不諱言泰山廟是終生不渝的鄉愁。

鹽城泰山廟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

到了近代,泰山廟開始了自己新的歷程迎來了一段燦爛的經歷。
1941年,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使國共合作再度陷於危機,1月20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針鋒相對,宣佈在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重建的新四軍軍部就設在泰山廟。3月8日,新四軍軍部掛牌,泰山廟不再是廟,而是一個事關民族命運的軍事重地,成為華中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四進的廟堂,第一進為警衞連駐地,第二進為教學樓,第三進為作戰處,第四進為新四軍政委劉少奇、代軍長陳毅的卧室和會議室。
從此,泰山廟成了華東和華中抗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指揮所。劉少奇在這主持召開華中局高級幹部會議,陳毅在此會見過外國友人漢斯·希伯和羅森特。新四軍“N4A”臂章在這裏誕生,雪松法師在這裏成為“革命和尚”。
1941年夏,蓄謀已久的侵華日軍高層,結集日偽軍1.7萬人,從四路合擊鹽城,企圖一舉殲滅新四軍指揮所及其麾下的隊伍。泰山廟開始了一次空前的歷險,也創下了壯觀的奇功。由於地處制高點,總能及時準確地發現敵人的行蹤,使掃蕩鹽城的偽軍不僅連連撲空,還常常首尾不顧丟盔棄甲。
在日軍一次次阻擊、襲擊、伏擊失敗的情況下,一架架飛機又對鹽城進行了狂轟濫炸,但未能炸平這方高地。1945年8月,盤踞在泰山廟的汪偽第四軍軍長趙雲祥殘部,為控制泰山廟的制高點,下令將廟內部分未塌的廟房拆除,取下磚瓦木料,在廟后土墩上築碉堡,留下了斷壁殘垣。 [1] 
小海灘在,泰山廟的根就在,紅色基因的種子就在。掩卷史書,新四軍重建軍部,在中國抗戰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面抗戰八年,新四軍對日偽軍作戰2.46萬餘次,擊斃日偽軍29.37萬餘名。新四軍由當初組建時的1萬餘人發展到後來21萬多人。在與日偽軍的浴血戰中,新四軍共有8萬多名將士、300多名團以上幹部光榮獻身。斷壁殘垣的泰山廟以其不屈的雄姿挺立到1945年8月,見證了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任何力量都無法把它從鹽城大地上拔去,更不會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
1985年5月,鹽城市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和江蘇省委決定,依照原樣重建泰山廟,於次年10月建成並對外開放。重建後泰山廟黃牆黛瓦,穿堂四進,由低及高,一進為山門,二進為樓房,三進為大殿,四進為藏經閣。其建築中規中矩,古樸而靜默。如今的泰山廟,既有古廟文脈,又是紅色紀念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建成的泰山廟巍峨聳立,飛檐琉瓦,金碧輝煌,甚為壯觀。拾階而上,進入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綠樹紅花簇擁着的一塊漢白玉卧碑,由張愛萍將軍手書的“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勒於碑上。廟內除了陳列着劉少奇陳毅等領導人的舊居,還設有新四軍烈士紀念館,陳列近千名團以上新四軍烈士的遺像和生平史料。
如今一條橫貫全城通往泰山廟的大道——建軍路,刷新了鹽城的過往,鹽城紅色文化的主動脈,就在這條直線上——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塔和新四軍重建軍部泰山廟,已濃縮成鹽城版“新(新四軍紀念館)馬(大銅馬)泰(泰山廟)”的旅遊路線。這是一條紅色的主線,通透了鹽城近代的鉛華與沉浮,把歲月深處小海灘上的泰山廟凸顯在世人面前。
泰山廟帶着記憶,帶着往事,伴着古城的厚重與沉穩,一氣呵成出一卷生動逼真的歷史文化史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