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鸚鵡學舌

(漢語成語)

鎖定
鸚鵡學舌(拼音:yīng wǔ xué shé)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越州大殊慧海和尚》。 [1] 
鸚鵡學舌指鸚鵡學人説話,比喻人家怎麼説,他也跟着怎麼説。主謂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狀語。 [5] 
中文名
鸚鵡學舌
拼    音
yīng wǔ xué shé
近義詞
人云亦云東施效顰
反義詞
獨闢蹊徑標新立異
出    處
《景德傳燈錄》
注音字母
ㄧㄥ ㄨˇ ㄒㄩㄝˊ ㄕㄜˊ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狀語

鸚鵡學舌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鸚鵡學人語,話自語不得,為無智慧故。”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鸚鵡學舌”。 [1] 

鸚鵡學舌成語典故

一般人認為,僧人要想獲得功德,必須要做功課,即課誦,要經常誦讀佛經和參加各種佛教儀式,但禪宗對以誦讀佛經為主的課誦是反對的。 [2] 
根據《景德傳燈錄》記載:“越州大珠寺住持慧海,把唸誦佛經稱為説‘客套話’,不準寺中僧人做早課和晚課。”有一個僧人很不理解,就問慧海:“為何不許誦經?還把誦經説成是客套話?”慧海就給他解釋:“鸚鵡只會模仿人的聲音,並不理解人的意思;佛經傳達的是佛的意思,而不理解佛的意思僅會誦讀經文,就如鸚鵡學人説話一樣,所以不許你們誦經。” [2] 

鸚鵡學舌成語寓意

傳聲筒式的鸚鵡學舌,即使學得再維妙維肖,也抵不上自己參悟出的一得之見。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從事藝術創作,其中最寶貴的永遠是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工匠式的仿製與再造,絕不會有個性的價值與生命力。用別人的頭腦思考問題,用別人的舌頭講話,那自己的頭腦和舌頭豈不是失去了作用,做人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人云亦云去做一個學舌鸚鵡。而應該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説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來。 [3-4] 

鸚鵡學舌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鸚鵡學舌”指鸚鵡學人説話,比喻人家怎麼説,他也跟着怎麼説。主謂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狀語。 [5] 
  • 運用示例
唐代元稹《寄贈薛濤》:“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風凰毛。” [5] 
明代張岱《烈帝紀論》:“以故侍從之臣,止有唯唯否否,如鸚鵡學語,隨時附和己耳。” [5] 

鸚鵡學舌成語辨析

鸚鵡學舌—人云亦云
“鸚鵡學舌”與“人云亦云”意義相近,兩者都有學習別人説話的意思,區別在於“鸚鵡學舌”指的是完全刻意的模仿,還可諷刺那些挑撥是非的人;“人云亦云”的意思是別人這麼説,他也這麼説,指的是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觀點。 [5] 

鸚鵡學舌逸聞趣事

有個人喜歡鸚鵡,於是就在市上買了一隻,關進鳥籠裏,掛在南門下。 [5] 
一日客人敲門,問:“有人在嗎?”鸚鵡十分伶俐,也叫了幾聲:“有人在嗎?”鸚鵡學了幾句話,叫久了,覺得膩味,便學會了對門外客人説“請進”。 [5] 
一次主人在家寫文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洋洋灑灑寫出三千字,得意之極,便高聲朗讀。鸚鵡斷斷續續地學成了其中三句話:“來者不善、居心叵測、快快拔劍砍狗頭。”妻兒回家,它把這三句話叫一遍,恨得他們掄起木棒猛打鳥籠。客人進來,它也叫了一遍,客人尷尬得怒從心頭起,憤憤指責主人胡猜亂疑真卑鄙。武士拜會,它也叫了一遍,剛剛説到“快快拔劍”,武士早已寒劍出鞘,直驚得主人兩腿顫抖,連忙説:“勇士息怒!” [5] 
參考資料
  • 1.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新一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1367
  • 2.    商景桂編著. 中國佛教文化常識[M].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7.09.168
  • 3.    堵軍主編. 智者睿語·中國曆代寓言散文卷[M]. 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 2004.09.192
  • 4.    曾精衞著. 一生的禪[M]. 北京:東方出版社, 2005.09.253
  • 5.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言語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3.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