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鷚屬

鎖定
鷚屬(學名:Anthus)是雀形目鶺鴒科的一屬,該屬鳥類體長160~190毫米,背羽具縱紋,嘴較尖細,後爪和尾較長,外則尾羽為白色,停息時常上下襬動。鷚屬的鳥類具淺褐色條紋。鷚屬共有34種,分佈遍及全球。其中中國有10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學名
鷚屬
拉丁學名
Anth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鶺鴒科
鷚屬
25種
命名者及年份
Jackson, 1899

鷚屬形態特徵

鷚屬
鷚屬(7張)
鷚屬的上體灰褐色或橄欖色,具不明顯的暗褐色縱紋。外側尾羽具大型白斑,翅下有兩條白色橫帶,下體棕白色或淺棕色。繁殖期喉、胸部沾葡萄紅色,胸和兩脅微具細的暗色縱紋或斑點。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暗褐色,腳肉色或暗褐色。繁殖期下體橙黃色,胸部顏色較深,在胸部及兩脅具有不明顯的暗褐色縱紋。冬季下體暗皮黃色,胸部及兩脅的暗褐色縱紋明顯。兩翼暗褐色,具有兩道白色翅斑。尾羽暗褐色,最外側的1對尾羽外翈白色。上喙較細長,先端具缺刻;翅尖長,內側飛羽長,幾與翅尖平齊;尾細長。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暗褐色,腳肉色或暗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8~27克,♀19~24克;體長♂145~183毫米,♀145~175毫米;嘴峯♀12~14毫米;♀11~14毫米;翅♂81~96毫米,♀79~96毫米;尾♂65~79毫米,♀61~83毫米;跗蹠♂21~24毫米,♀20~23毫米。(注:♂雄性;♀雌性) [2] 

鷚屬棲息環境

鷚常在沼澤、農田、溪邊和高山草地、林間空地活動。繁殖期主要棲息於900~1300米的高山草原、闊葉林、混交林和針葉林等山地森林中,亦在高山矮曲林和疏林灌叢棲息。遷徙期間和冬季,則多棲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草地。常活動在林緣、路邊、河谷、林間空地、高山苔原、草地等各類生境,除常見於河谷、溪流、湖泊、水塘、沼澤等水域岸邊活動外,有時也出現在水域附近的農田、草地水渠和居民區。甚至見於海拔2700~4400米的高山草甸及多草的高原。越冬下至稻田。通常藏隱於近溪流處。 [2] 

鷚屬動物食性

夏季幾乎完全取食昆蟲,如蝗蟲蝽象甲蟲、毛蟲、螞蟻等。冬季也取食部分植物種子 [2] 

鷚屬分佈範圍

鷚屬鳥類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
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
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
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羣島、西沙羣島、中沙羣島、南沙羣島以及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
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新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羣島、西南羣島、摩鹿加羣島(馬魯古羣島)、東帝汶等島嶼。
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
北美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百慕大羣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羣島及墨西哥境內北美與中美洲之間的過渡地帶。
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危地馬拉、伯里茲、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盧西亞、巴巴多斯、格林納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
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羣島(也稱福克蘭羣島)。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2] 

鷚屬繁殖方式

地處亞歐大陸的鷚屬鳥類大多在蘇聯西伯利亞、中國北部和中部繁殖;地處非洲的鷚屬鳥類主要在非洲中南部地區繁殖;地處美洲的鷚屬鳥類主要在北美地區繁殖。
繁殖期5~7月。在近水的地面上或草根部營巢。巢呈淺杯狀,以乾草、苔蘚構成,內墊以獸毛、鳥羽等。每窩產卵3~6枚。卵色變異較大,一般都有暗色斑點。
繁殖期為5~8月份,通常營巢於林緣及林間空地,河邊或湖畔草地上,也在沼澤或水域附近草地和農田地邊營巢。巢多置於草叢旁或草叢中地上凹坑內,藉助草叢的掩護一般不易發現。巢呈杯狀,墊以獸毛、羽毛、枯草葉、枯草莖。巢的大小為7~8釐米,深4.5~5釐米。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每窩產卵4~5枚,卵黃色、灰色或綠色,被有暗褐色斑點,尤以鈍端斑點較密較深,幾為黑色。卵的大小為18~20毫米×12.5~15毫米。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4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親鳥15天左右的餵養,雛鳥即可離巢。 [2] 

鷚屬該屬物種

物種名稱
拉丁學名
命名者及年份
Anthus antarcticus
Cabanis, 1884 [3] 
Anthus berthelotii
Bolle, 1862 [4] 
Anthus bogotensis
Sclater, 1855 [5] 
Anthus brachyurus
Sundevall, 1850 [6] 
Anthus caffer
Sundevall, 1851 [7] 
Anthus campestris
Linnaeus, 1758 [2] 
Anthus cervinus
Pallas, 1811 [8] 
Anthus chacoensis
Zimmer, 1952 [9] 
Anthus correndera
Vieillot, 1818 [10] 
Anthus cinnamomeus
Rüppell, 1840 [11] 
Anthus crenatus
Finsch and Hartlaub, 1870 [12] 
Anthus furcatus
d’Orbigny and Lafresnaye, 1837 [13] 
Anthus gustavi
Swinhoe, 1863 [14] 
Anthus gutturalis
De Vis, 1894 [15] 
Anthus hellmayri
Hartert, 1909 [16] 
Anthus hodgsoni
Richmond, 1907 [17] 
Anthus lineiventris
Sundevall, 1850 [18] 
Anthus lutescens
Pucheran, 1855 [19] 
Anthus melindae
Shelley, 1900 [20] 
Anthus nattereri
Sclater, 1878 [20] 
Anthus nilghiriensis
Sharpe, 1885 [21] 
Anthus novaeseelandiae
Gmelin, 1789 [22] 
Anthus pratensis
Linnaeus, 1758 [23] 
Anthus richardi
Vieillot, 1818 [24] 
Anthus roseatus
Blyth, 1847 [25] 

鷚屬物種對比

鷚屬巖鷚

巖鷚鳥類體形均較小,如一般麻雀大小。嘴細尖,嘴基較寬,而在嘴長的中間部位有一明顯的緊縮,這是該科鳥類特異之處;鼻孔大而斜向,並有皮膜蓋着;嘴須少而柔軟;前額羽稍鬆散,並不彼此緊貼覆蓋;尾為方尾或稍凹;跗蹠前緣具盾狀鱗。 [2] 

鷚屬鶺鴒

鶺鴒身體小,頭頂黑色,前額純白色,嘴細長,尾和翅膀都很長,黑色,有白斑,腹部白色。吃昆蟲和小魚等。 [2] 

鷚屬人工飼養

鷚屬鳥的選擇

野生成鳥不易馴熟,長時期飼養才能小聲鳴叫,故一般只飼養當年幼鳥,第二年換羽後方能馴熟、大聲鳴囀。

鷚屬籠的特點

黃雀籠或山雀籠最合適,封閉籠底(死底)上鋪布籠墊。

鷚屬飼料和喂法

鷚按食谷鳥飼養,很少能養到“大叫”。因為巖在自然界主食昆蟲,不主食植物種子。
飼養鷚餵雞蛋(佔20%)小米或蛋黃搓雞料面,每隔兩天喂少量昆蟲幼蟲和青菜葉,它能生活得很好。

鷚屬管理和調教

鷚容易飼養,管理簡單。除保證常備料清潔、充足外,每隔日換一次飲水,每週清刷一次鳥籠及罐、棲槓即可。水浴視鳥的需求,如鳥自行沾水罐中水洗浴時,則供給浴水。巖耐寒,冬季無需保温。不必遛鳥,只需掛高處就能起興。

鷚屬種羣現狀

鷚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 [2] 

鷚屬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