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鵝埠鎮

鎖定
鵝埠鎮,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轄鎮 [1]  ,地處汕尾市西部,是汕尾市的西大門,東、北與赤石鎮交界,西與惠東縣吉隆、黃埠二鎮相鄰,南與小漠鎮相連。全鎮區域總面積100.7平方千米。2018年末,鵝埠鎮户籍人口有1.82萬人。截至2019年10月,鵝埠鎮下轄1個社區及10個行政村。 [2-4] 
鵝埠鎮是深汕特別合作區的組成部分,粵東沿海經濟帶新中心。鎮境內最高山峯是髻頂,海拔738米。南門河是鵝埠唯一的河流,全長10千米。 [3]  [5] 
2018年末,鵝埠鎮工業企業有89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1家。 [2] 
中文名
鵝埠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地理位置
汕尾市西部
面    積
100.7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及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鵝埠社區
電話區號
0755
郵政區碼
518260 [6]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人口數量
1.82 萬(2018年户籍) [7] 
著名景點
日月湖度假村
獅山佛祖寺
火車站
深汕站
車牌代碼
粵N

鵝埠鎮歷史沿革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建海豐縣,鵝埠屬海豐縣。
宋熙寧元年(1068年)行保甲制,海豐縣設八都,鵝埠屬楊安都。
鵝埠鎮區地圖 鵝埠鎮區地圖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設鵝埠司,專徼詰察事宜。
民國三年(1914年)取消都里名稱,鵝埠跟隨行政區域的變遷,先為三區,後又為四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6月前設鵝埠鎮公所,後又更改為鵝埠鄉公所。
1948年8月,成立鵝埠鄉人民政府。
1958年9月,鵝埠建立第一個公社,取名雄鵝人民公社。
1959年9月,鵝埠、小漠並圓墩為公社。
1959年11月27日,撤消圓墩公社,鵝埠、小漠併為鵝埠公社。
1965年4月7日,小漠從鵝埠劃出。
1984年1月,改為鵝埠區公所。
1987年,撤消區公所和小鄉建制,建立鎮人民政府。

鵝埠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鵝埠鎮下轄1個社區及10個行政村。 [4] 
鵝埠社區
鵝埠村
新園村
水美村
西南村
西湖村
蛟湖村
上北村
下北村
田寮村
紅羅畲族村





鵝埠鎮地理環境

鵝埠鎮位置境域

鵝埠鎮位於汕尾市西部,東、北與赤石鎮交界,西與惠東縣吉隆、黃埠二鎮相鄰,南與小漠鎮相連,全鎮區域總面積100.7平方千米。 [3] 
鵝埠鎮

鵝埠鎮地形地貌

鵝埠
鵝埠(5張)
鵝埠鎮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四面環山,南北部多山,中部為沖積平原,境內最高山峯是髻頂,海拔738米。南門河是鵝埠唯一河流,全長10千米。 [3] 

鵝埠鎮氣候

鵝埠鎮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雨量充足,年均降雨量2115毫米,年均氣温21.8℃。 [3] 

鵝埠鎮人口

2018年末,鵝埠鎮有户籍人口1.82萬人。 [2] 

鵝埠鎮經濟

鵝埠
鵝埠(5張)
1995年,鵝埠鎮有企業(包括外資企業)63家,職工人數8000人,工業產值77.3萬元,同比增長59.7%。
2009年,鵝埠鎮實現地區總產值12.97億元,比同期增長15.7%。其中工業總產值10.35億元,比同期增長14.7%;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41億元,比增加產值近1.1億元,比增49.9%;農業總產值1.03億元,比增13.2%。
2018年末,鵝埠鎮有工業企業89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共1家。 [2] 

鵝埠鎮社會事業

鵝埠鎮教育事業

1990年,鵝埠鎮有9所小學,1所中學(初級中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鵝埠中學,鵝埠中心小學和各村委小學都建了新校舍和辦公大樓。
2003年,鵝埠鎮新建了私立松正學校。
2009年,鵝埠鎮在校中小學學生4000人,教職工204人,就讀高中或中專、技校學生已超過200人,在校大學生有50多人。

鵝埠鎮社會保障

2017年,鵝埠鎮貧困農户共310户993人,其中一般貧困户100户,低保貧困户140户,五保貧困户70户,全鎮310户貧困户993人納入醫療保險範圍,為247名60歲以上老人辦理城鄉養老社會保險,並對教育部門核實的166名貧困户子女在校生子女逐步發放生活補貼。2017年鵝埠鎮脱貧户69户,脱貧人數281人。 [3] 

鵝埠鎮交通

鵝埠鎮境內的主要交通幹線有G324國道和深汕高速公路,鎮區的主要道路有深汕大道、中興南路、創文路、同心路等。 [3] 

鵝埠鎮歷史文化

鵝埠鎮地名由來

鵝埠,原名鵝山,舊縣誌載稱“鵝埔嶺”,因圩內上街村後有一小山丘,狀似鵝形,建居後稱“鵝山”。南宋以後,中原人口南遷,鵝埠得以開發,由於面臨南門海,至明朝商運發達,南門海建有碼頭、漁船、貨運船停泊,來往頻繁,商賈雲集,形成商埠,故稱鵝埠。 [3] 

鵝埠鎮紅羅畲族

紅羅畲族三月三文化節
紅羅畲族三月三文化節(5張)
鵝埠紅羅畲族村位於鵝埠鎮西北面五公里許的羅裙山麓。“紅羅”,意為“紅色的羅裙山”。羅裙山是蓮花山系西南支脈,為海赤石、鵝埠兩鎮分水嶺,方圓20餘里,由10餘座大小不一的山嶺組成,最高峯犁頭嘴海拔611米。因羅裙山整體向西北呈環狀分佈,以其環抱如裙裾而得名。居住在鵝埠鎮的紅羅村的畲族只有40多户一百三四十人。族名“畲”字寫成俗 字“輋”,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習俗。 [8] 

鵝埠鎮風景名勝

鵝埠鎮境內名勝古蹟主要有乾隆年間寶塔遺址、鹿湖鹿嗚書館遺址、明代吊牌山碗窯遺址、譚公仙聖廟、九渡水、義學遺址、古石橋婆橋等。古代名勝有上北明代吊牌山、下北碗窯徑碗窯遺址、上北鹿湖鹿鳴書館遺址、譚公仙聖廟、清康熙年間正覺庵(現已重建)、古石橋婆橋、嘉慶年間建獅山深藏、獅山深藏寺寶塔遺址、乾隆年間義學遺址、道光年間九渡水古道等。
鵝埠鎮舊時代的許多村寨,建築較為有特色,水美村是最典型的一處,而且至今保存比較完好。水美村座落於鵝埠鎮南部,村子座南朝北,背靠獅山,前面是水美澤,舊寨是半圓型的,正門門樓有二層樓高,門框是巨型的,灰罔岩石料雕築成的,大門原來有厚重的木料門板,如今已不知所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