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鴿鋸鸌

鎖定
鴿鋸鸌(學名:Pachyptila desolata)是鸌科、鋸鸌屬海洋鳥類。體長約27釐米,翼展58-66釐米,體重150-160克。是一種小型海鳥和中等大小的鋸鸌,上體為灰藍色,帶有可見的黑色或棕色“M”形圖案,尾巴呈藍灰色,邊緣較淺,中間有一條寬的黑色末端條。下體為白色,除了尾部的中央羽毛末端為黑色。頭頂到頸背灰色。眼睛黑棕色。鳥喙相對較短且較厚,顏色是可變的,從灰色到藍灰色不等。腿藍色或略帶粉紅色。
是一種羣居物種,無論是在海上還是陸地上。在海洋中,它經常出現在大型羣體中,可能達到數千只個體。經常與其他種類的鋸鸌混合。有時跟蹤漁船和鯨魚。以甲殼類動物(尤其是磷蝦)、頭足類、腹足類為食,也有少量的魚類。具有環極分佈。它廣泛分佈於南極和亞南極水域,主要分佈在極地鋒以南。在海上,它主要分佈在南緯35°和南極海冰之間。在海上,它經常出現在澳大利亞南部、新西蘭、南非和南美洲的亞熱帶水域。
中文名
鴿鋸鸌
拉丁學名
Pachyptila desolata
別    名
南極鋸鸌
外文名
英文 Antarctic Prion, Dove Prion
法文 Prion de la Désolation
同義學名
Prion dispar Reichenow in Vanhoffen, 1905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2]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鸌形目
鸌科
鋸鸌屬
鴿鋸鸌
亞    種
3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Gmelin, 1789)

鴿鋸鸌動物學史

1789年,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Johann Friedrich Gmelin)在卡爾·林奈的《自然系統》修訂和擴充版中正式描述了鴿鋸鸌。他將其與鋸鸌屬(Procellaria)的其他海鳥放在一起,並創造了二項式名稱"Procellaria desolata"。格梅林的描述是基於1785年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John Latham)從博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提供的標本中描述的“棕色條紋海燕”(brown-banded petrel),該標本是在“荒涼島”,即現在的克爾格倫羣島(Kerguelen Islands)上收集的。 [4] 
鴿鋸鸌是1811年由德國動物學家約翰·卡爾·威廉·伊利格(Johann Karl Wilhelm Illiger)引入的鋸鸌屬的七種鋸鸌之一。屬名結合了古希臘語"pakhus"的意思,意思是“密集”或“厚”,"ptilon"的意思是“羽毛”。"desolata"這個特殊的形容詞來自拉丁語"desolatu"s,意思是“被拋棄的”或“被遺棄的”。該物種是單型的,沒有任何亞種。 [5] 

鴿鋸鸌形態特徵

鴿鋸鸌體長約27釐米,翼展58-66釐米,體重150-160克。是一種小型海鳥和中等大小的鋸鸌,與其他鋸鸌物種非常接近。羽毛沒有性別二態性,雌性只是比雄性體型稍小、稍輕(153克,而南奧克尼羣島的個體為160克)。年齡和性別無法在海上確定。形態變化有時很重要,在羣體內和不同羣體之間的個體間水平上都可以觀察到。 [3] 
該物種與所有鋸鸌一樣,上體為灰藍色,帶有謹慎但清晰可見的黑色或棕色“M”形圖案,其腿從翅膀末端開始,到達翼角,然後傾斜,在臀部匯合。在俯視圖中,雙翼後緣通常比雙翼的其他部分淺灰色。尾巴呈藍灰色,邊緣較淺,中間有一條寬的黑色末端條。下體為白色,除了尾部的中央羽毛末端為黑色,外部初級羽毛末端略帶黑色。在胸部兩側,灰色斑塊從上部突出,形成一條寬而明顯的半項鍊。 [3] 
頭頂是灰色的,從喙到頸背。灰色的眼眉由眼睛前面的灰色線紋切割而成的厚厚的白色眉毛突出顯示。下頦、喉部、鳥喙是白色的。頭部有寬眉毛和白色羽毛。灰色細紋穿過眼睛下方並向後延伸,加寬至灰色頸部。眼睛黑棕色。喙相對較短且較厚:長23-27.3毫米,寬11-15.5毫米。它的顏色是可變的,從灰色到藍灰色不等。腿藍色或略帶粉紅色。
幼鳥被灰色的羽絨覆蓋着。40天時,它們的頭部不再有羽絨,白色眼眉清晰可見。 [3] 

鴿鋸鸌棲息環境

鴿鋸鸌的棲息地既有海洋棲息地,也有陸地棲息地。它們在海上覓食和度過大部分生命,來到陸地只是為了繁殖。在海上,它們是一種遠洋鳥類。在大陸架可以觀察到,特別是在極地鋒附近。也下降到南極大陸附近的水域,如羅斯海,但往往避開冰山和浮冰區。它也經常出現在亞熱帶水域。該物種在草地草叢下的斜坡上、岩石縫隙或碎石中或懸崖上繁殖的各種環境中的洞穴中繁殖,無論是否有植被。在繁殖季節。 [2-3] 

鴿鋸鸌生活習性

鴿鋸鸌行為

鴿鋸鸌是一種羣居物種,無論是在海上還是陸地上。在海洋中,它經常出現在大型羣體中,可能達到數千只個體,其中包括不同種類的鋸鸌和藍鸌。有時會繞着船轉一圈,在短時間內跟隨船。鴿鋸鸌具有典型的鋸鸌飛行,快速而充滿活力,與水面相配。它交替滑行,隨着風的增加,滑行時間越長,飛行序列越短,拍打速度快,雙翼擺動時急促。海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飛行的外觀。在温和的風中,飛行更平靜。
該物種在夜間返回或離開居所,特別是為了躲避它的主要捕食者大賊鷗。為了找到自己的洞穴,鴿鋸鸌會使用嗅覺。在繁殖季節,鴿鋸鸌可以在距離繁殖居所300千米的地方進食。它們在孵化期比在雛鳥飼養期離它更遠。 [3] 

鴿鋸鸌聲音

鴿鋸鸌在海上一般很安靜。在繁殖地,它們在洞穴裏或在飛行中鳴叫,發出嚴重而粗糙的呻吟聲,其中一些音符可能會讓人想起鴿子的咕噥聲“Uc Coo U-U-U-Uc Cuc Coo O-O-O”。雄性和雌性的聲音相似,但訓練有素的耳朵可以區分。 [3] 

鴿鋸鸌食性

鴿鋸鸌在飛行、水上規劃或在前10釐米的水中着陸時捕捉獵物。它們會擺姿勢,把頭埋在水下,還使用上下頜骨的表面薄片過濾薄膜,潛入淺水中以回收浮游動物。為了發現獵物,它們特別使用高度發達的嗅覺。這些鋸鸌通常以數百或數千只個體集羣捕魚。也很樂意與其他種類的鋸鸌混合。有時跟蹤漁船和鯨魚。
以甲殼類動物(尤其是磷蝦)、頭足類、腹足類為食,也有少量的魚類。在南喬治亞州的繁殖季節,甲殼類動物可能佔飲食的97%以上。雛鳥通過不完全反流在洞穴中餵食。 [3] 

鴿鋸鸌分佈範圍

滅絕(繁殖地):南極洲布韋島、法屬南部領地、希爾德島和麥克唐納羣島、新西蘭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羣島;
滅絕(非繁殖地):烏拉圭;
留鳥:安哥拉、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智利、福克蘭羣島(馬爾維納斯)、莫桑比克、納米比亞、新喀里多尼亞、秘魯、聖赫勒拿、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南非和瓦努阿圖;
遊蕩:印度尼西亞、肯尼亞和毛里求斯;
存在和起源不確定(季節性不確定):諾福克島。 [2] 
南極鋸鸌在南大洋的島嶼上繁殖,包括克羅澤羣島和蓋倫島(法國南部領地)、麥考瑞島和希爾德島(澳大利亞)、奧克蘭羣島(新西蘭)、南喬治亞島(南喬治亞島)、南桑威奇羣島(南桑威奇島)、斯科特島和斯科舍羣島。所有鳥類在繁殖後都會離開棲息地,從南極洲的浮冰向北擴散到秘魯,也會在南非和澳大利亞附近出現。 [2] 
鴿鋸鸌分佈圖 鴿鋸鸌分佈圖 [2]

鴿鋸鸌繁殖方式

鴿鋸鸌是戀窩性(philopatric)的物種,也就是説,它們每年都會忠實地返回築巢地點,在同一個洞穴或附近的洞穴中安家。它們是一雄一雌制,長期形成穩定的配偶。這種地下築巢的物種定居在碎石中,或者挖一個20-100釐米長的彎曲洞穴,有時甚至更長。入口直徑約為10釐米,人類的手可以伸進去。巢穴的入口處有一塊天然卵石。它在一個有樹枝、植被和卵石的房間裏築巢。只要狀況良好,巢每年都會重複使用。 [3] 
成鳥在10月底返回繁殖地。這是配偶重新結合的時候。交配後,雌性會出海兩週以補食增肥,而雄性會定期探視和維護洞穴。往返巢穴的行程在夜間進行。雌性在12月產下一個卵,通常在返回的晚上。卵白色,平均長47毫米,寬34毫米,重約30克。孵化持續44-46天。雄性和雌性分別孵卵1-5天(平均3天)。伴侶的替換髮生在傍晚,通常在日落後不到兩小時。如果配偶不回來,孵化者可以在卵上多呆六天。然後只好被迫放棄鳥卵去海上覓食。鴿鋸鸌不進行替代產卵。雛鳥在孵化3-5天后。兩隻成鳥就都可以出海。出生時,雛鳥重21-25克。它每天通過不完全反流餵養,平均36克食物。在生長結束時,它的最大重量達到228克,比成鳥重。在3月底至4月初,即孵化後45-55天,羽化重量將降至約165克。 [3] 
成鳥在繁殖季節後在海上換羽。 [3] 

鴿鋸鸌下級分類

鴿鋸鸌(3亞種)
序號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Pachyptila desolata alter
(Mathews, 1912)
2
Pachyptila desolata banksi
(Smith, 1840)
3
Pachyptila desolata desolata
(Gmelin, 1789)
[1] 

鴿鋸鸌保護現狀

鴿鋸鸌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8月7日——無危(LC)。 [2] 

鴿鋸鸌種羣現狀

2004年估計鴿鋸鸌的全球物種數量約為50000000只。趨勢證明:由於入侵物種的捕食,種羣數量可能正在下降。 [2] 

鴿鋸鸌主要威脅

鴿鋸鸌由於一些入侵物種,該物種正在經歷衰退。鴿鋸鸌似乎無法在南喬治亞州,甚至可能在該地區的其他地區成功築巢(Marchant和Higgins,1990年)。在奧克蘭羣島,野豬和貓會大量捕殺鴿鋸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