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鴨大腸桿菌病

鎖定
鴨大腸桿菌病是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因而又名鴨大腸桿菌敗血病,病原是大腸桿菌。本病的臨牀特徵是發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齡的小鴨。
中文名
鴨大腸桿菌病
別    名
鴨大腸桿菌敗血病

鴨大腸桿菌病流行病學

大腸桿菌在自然界分佈廣泛,各齡的鴨均易感染,以2~6周齡雛鴨羣多發,發病多在秋末、春初。病鴨和羣居鴨為主要傳染源。鴨場衞生條件差,地面潮濕,舍內通風不良,氨氣味大,飼養密度過劣易誘發本病。初生雛鴨的感染是由於蛋被傳染。本病的發病率並不高,但各種年齡的鴨均可感染。

鴨大腸桿菌病症狀

新出殼的雛鴨發病後, 質較弱,閉眼縮頸,腹圍較大,常有下痢,因敗血症死亡。較大的雛鴨發病後,精神委靡,食慾減退,隅立一旁,縮頸嗜眠,兩眼和鼻孔處常附黏性分泌物,有的病鴨排出灰綠色稀便,呼吸困難,常因敗血症或體質衰竭、脱水死亡。成年病鴨表現喜卧,不願走動,站立時,可見腹圍膨大下垂,呈企鵝狀,觸診腹部有液體波動感,穿刺有腹水流出。

鴨大腸桿菌病剖檢變化

本病主要以敗血症剖檢變化為特徵。患鴨肝臟腫大,呈青銅色或膽汁狀的銅綠色。脾臟腫大,呈紫黑色斑紋狀。卵巢出血,肺有淤血或水腫。全身漿膜呈急性滲出性炎症,心包膜、肝被膜和氣囊壁表面附有黃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腹膜有滲出性炎症,腹水為淡黃色。有些病例卵黃破裂,腹腔內混有卵黃物質。腸道黏膜呈卡他性或壞死性炎症。有些雛鴨卵黃吸收不全,有臍炎等病理變化。

鴨大腸桿菌病防治措施

(1)預防措施
主要是搞好環境衞生,加強鴨羣飼養管理。特別要注意下列方面:檢查水源是否被大腸桿菌污染,如有則應徹底更換;注意育雛期保温及飼養密度,改善通風,降低灰塵,勤於除糞,減少氨氣的含量;鴨舍、孵化器及用具經常清潔和消毒;種鴨場應及時集蛋。平時可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預防,盡力防止寄生蟲等病的發生。
(2)接種菌苗
國內常用疫苗有大腸桿菌甲醛滅活苗和大腸桿菌滅活油乳苗兩種,最好是用自發病鴨分離的大腸桿菌株製備多價疫苗進行免疫,可有效地控制本病的發生。
(3)治療方法
1、可選用敏感抗生素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