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鱗腹綠啄木鳥

鎖定
鱗腹綠啄木鳥(學名:Picus squamatus),是啄木鳥科綠啄木鳥屬的中型鳥類,體長30-36釐米,雄鳥頭頂和冠羽血紅色,眼先和眉紋白色,白色眉紋之上又有一條黑紋。背、肩草綠色,腰黃色,翅和尾暗褐色而具白色橫斑。下體綠白色,具暗色鱗狀斑。嘴黃色。雌鳥頭頂不為黃色而為黑綠色。
鱗腹綠啄木鳥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以螞蟻等蟻類為食,也吃蟻卵和其他昆蟲。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Picus squamat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鴷形目
啄木鳥科
綠啄木鳥屬
鱗腹綠啄木鳥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2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Vigors,1831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中文學名
鱗腹綠啄木鳥

鱗腹綠啄木鳥形態特徵

鱗腹綠啄木鳥
鱗腹綠啄木鳥(7張)
鱗腹綠啄木鳥雄鳥額、頭頂、枕和冠羽鮮紅色。眼先和眉紋白色,眉紋之上又有一條黑色紋,位於白色眉紋和紅色頭頂之間。從嘴基到眼有一條黑色過眼紋,但到眼後此紋消失。顎紋寬闊,黑色。頰白色,到耳覆羽和頸側逐漸變為淡綠色。背、肩和翅上覆羽草綠色,有時綴有灰色。腰和尾上覆羽綠色,羽緣亮黃色,有時全都為不清晰的綠色。尾黑褐色,具數道寬闊的白色、黃白色和棕白色橫斑。初級飛羽暗褐色,外翈和內翈基部具白色橫斑;內側次級飛羽綴有綠色和具有細的黃綠色橫斑;外側次級飛羽逐漸同初級飛羽。頦、喉淡灰綠色,前頸和胸較暗。腹、兩脅、翅下覆羽和尾下覆羽淡黃綠色或灰白色,具粗著的黑色鱗狀斑。
鱗腹綠啄木鳥雌鳥和雄鳥相似,但頭頂和冠羽不為紅色而為黑色,體羽色較暗和少綠色。
鱗腹綠啄木鳥幼鳥似雌鳥,胸亦具鱗狀斑,但不甚顯著。
鱗腹綠啄木鳥的虹膜紅色,嘴色黃色,腳和趾暗黃綠色或石板綠色。
大小量度:體重♂165克,♀159克;體長300-360毫米;嘴峯27-33毫米;翅155-172毫米;尾127-136毫米;跗蹠27毫米。 [3] 

鱗腹綠啄木鳥棲息環境

鱗腹綠啄木鳥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於林緣疏林和灌叢。 [3] 

鱗腹綠啄木鳥生活習性

鱗腹綠啄木鳥為留鳥,通常單獨活動,多在大樹枯枝或死樹上活動和覓食,也到地上覓食。叫聲為風鈴般悦耳的“klee-gu”聲;偶有拖長的鼻音“cheenk”聲,10-15秒重複一次。鏨木聲響而顫。主要以螞蟻等蟻類為食,也吃蟻卵和其他昆蟲。 [3] 

鱗腹綠啄木鳥分佈範圍

鱗腹綠啄木鳥在中國以內分佈於西藏南部。中國以外分佈於喜馬拉雅山、阿富汗、俾路支、伊朗和土庫曼等地。 [3] 
分佈範圍,紅色(可能滅絕),橙色(現存) 分佈範圍,紅色(可能滅絕),橙色(現存)

鱗腹綠啄木鳥繁殖方式

鱗腹綠啄木鳥的繁殖期為3-5月。營巢於樹洞中。洞距地高0.3-5米,洞口直徑5-6釐米,洞深50-60釐米,洞內沒有內墊物。每窩產卵3-6枚。卵白色,為卵圓形,大小為28-33毫米×21-24毫米。 [3] 

鱗腹綠啄木鳥亞種分化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鱗腹綠啄木鳥裏海亞種
Picus squamatus flavirostris
Menzbier, 1886
2
鱗腹綠啄木鳥指名亞種
Picus squamatus squamatus
Vigors, 1831
(以上內容來自: [4] 

鱗腹綠啄木鳥保護現狀

鱗腹綠啄木鳥保護級別

鱗腹綠啄木鳥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2] 
鱗腹綠啄木鳥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5] 

鱗腹綠啄木鳥種羣現狀

鱗腹綠啄木鳥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危物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