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魚類)

鎖定
鱈是底層冷水性魚類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 1810),硬骨魚綱鱈形目(Gadiformes)鱈科 (Gadidae)魚類的統稱。
中文名
拉丁學名
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 1810)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鱈形目
亞    目
鱈亞目
鱈科
鱈屬
分佈區域
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部
中文學名
外文名
Pacific cod

外形特徵

鱈魚的身體為長形,稍側扁,尾部向後漸細小。其頭大口大,吻突,上頜略長於下頜,下頜的前端下方有一觸鬚,兩頜及犁骨均具絨毛狀牙。其體表的細小圓鱗易脱落,側線明顯,背鰭三個,臀鰭兩個,各鰭均無硬棘,完全由鰭條組成。鱈魚的頭、背及體側為灰褐色,並具有不規則深褐色斑點和斑紋,胸為略淺黃色,腹面為灰白色 [1]  。為世界性、冷水性重要上層或底層海洋魚類。廣泛分佈於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部水域,個別種類如江鱈(Lota lota) 棲於江河。

產地分佈

分佈於西北太平洋。我國產於黃海、渤海和東海北部,為黃海北部重要經濟魚類之一 [2] 

生活習性

底層冷水性羣聚魚類,以小理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等為食。夏秋季棲於海冷水區域,冬季洄游於水深50-80米的沿海底區域越冬。黃海魚羣生殖期1~2月,產沉性卵卵徑0.98-~1.05毫米,懷卵量34萬~83萬粒 [3]  。鱈魚幾乎什麼都吃,主要吃貝類、甲殼類、棘皮動物及其他魚類。它們在水裏張着口,只要是會動的東西,他們張口便吞下去,即使同種的鱈魚幼苗也不放過。鱈魚的這種習性使得們很容易上鈎,垂釣者用一種不帶魚餌只墜一小鉛塊的魚鈎,就可以把它們釣上岸甚至有時候往船下扔一泡沫塑料,也能吸引出大羣的鱈魚。它們抵抗嚴寒和疾病的能力非常強,繁衍能力強,有人計算過,如果每顆魚卵都能順利孵化,每條小魚都能長大成熟,那麼只要三年時間,鱈魚就可以把海洋填滿。漁期有冬、夏兩汛,冬汛是12月至翌年2月份;夏汛為4~7月份。

主要價值

鱈魚的經濟價值很大,是重要的海洋經濟魚類之一。其肉可食,肉質白細鮮嫩,清口不膩,每一百克肉中含蛋白質16.5克、脂肪0.4克,自古就是中國人飯桌上的重要食品。
鱈魚肝大,其中含有大量維生素,是制魚肝油的良好原料。
鱈魚的皮可製成皮革。
鱈魚也可醃製成鱈魚乾存儲,有類似於糧食的價值 [1] 
世界上最不怕冷的魚,是南極的鱈魚。在南極寒冷的冰水中,它能夠凍而不僵。原來,這種魚的血液中含有一種叫糖肌的成分,功效和汽車的防凍劑相似。
南極鱈魚生活在南大洋比較寒冷的海域,甚至在位於南緯82°的羅斯冰架附近都有它的分佈。它體長40釐米左右,體重為幾公斤,體型短粗,呈銀灰色,略帶黑褐色斑點,頭大,嘴圓,唇厚,血液為灰白色,沒有血紅蛋白。作為食用魚類,它肉嫩質白,味道鮮美可口,營養價值較高。它的獨特生理功能是抗低温,因此南極鱈魚除了作為重要資源而進行商業性開發外,它的抗凍功能也備受重視。
魚類生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一般魚類在-1℃就凍成“冰棒”了。南極鱈魚卻能在-1.87℃的温度下活躍地生活,若無其事地游來游去。原來,在南極鱈魚的血液中有一種特殊的生物化學物質,叫做抗凍蛋白,就是這種抗凍蛋白在起作用。
鱈
(15張)
抗凍蛋白所以具有抗凍作用,是因為其分子具有擴展的性質,好像其結構上有一塊極易與水或冰相互作用的表面區域,以此降低水的冰點,從而阻止體液的凍結。因此,抗凍蛋白賦予南極鱈魚一種驚人的抗低温能力。

主要種類

鱈魚通常是指鱈形目魚類,是海洋世界的大家族,已知約有500餘種,是海洋漁業的主捕對象。1996年全球鱈魚捕獲量達1071萬噸,佔海洋漁業總產量的12%。主要捕撈種類屬鱈科、無須鱈科和長尾鱈科。已知全世界鱈科魚類有50多種,它們中大多數分佈於大西洋北部大陸架海域,重要魚種有太平洋鱈、大西洋鱈、黑線鱈、藍鱈、綠青鱈牙鱈、挪威長臂鱈和狹鱈等。
狹鱈是鱈科中的重要種類,是冷水性中下層魚類,廣泛分佈於太平洋北部,從日本海南部向北沿俄羅斯東部沿海,經白令海阿留申羣島、阿拉斯加南岸、加拿大西海岸至美國加利福尼亞中部,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是兩個重要漁場。狹鱈是漁獲量很高的經濟魚類,最高年產量600多萬噸,1998年漁獲量為409.4萬噸,其中俄羅斯和美國佔86.1%。
參考資料
  • 1.    李土生著,土生説字 第24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08,第319頁
  • 2.    夏徵農,辭海 農業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1,第636頁
  • 3.    李軍德,黃璐琦,曲曉波主編,中國藥用動物志 中 第2版,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6,第8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