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鯽 漢語一級字 [1]  讀作鯽jì,〔鯽魚〕體側扁,頭小,背脊隆起,生活在淡水中,是重要的食用魚類 [2] 
中文名
拼    音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QGVB
倉    頡
NMAIL
鄭    碼
RXY
字    級
一級(3277) [1]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jì(ㄐ一ˋ)
基本詞義
〈名〉
鯽魚,亦稱“鮒” [crucian carp]。魚名,體側扁,中稍高,頭部尖,尾部較窄。背面青褐色,腹面銀灰色。生活在淡水中。方言又稱“鯽瓜子”“鯽瓜兒”。 [3] 
常用詞組
鯽溜

古籍釋義

鯽【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與同。魚名。《本草》形似鯉。色黑體促,腹大脊隆。《杜甫詩》鮮鯽銀絲膾。
《廣韻》子力切《集韻》節力切,音卽。義同。 [4] 
《集韻》疾則切,音賊。《説文》鰂,或從卽作鯽。詳鰂字注。 [2]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tɕi˥˧
粵語 zik1 [5-8] 
吳語
小片
方言點
聲母
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
太湖片
蘇滬嘉小片
上海(三林塘)
iəʔ
55
陰入
-
-
處衢片
龍衢小片
開化
ieʔ
5
陰入
-
-
處衢片
龍衢小片
江山(江山市)
iᴇ̃
52
陰去
鯽魚
-
處衢片
龍衢小片
遂昌
iɪʔ
5
陰入
-
韻書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釋義
索引
廣韻
-
全清
資昔切/子力切
tsjɛk
-
516.40
-
全清
子力切/資昔切
tsjək
-
527.43
-
-
集韻
-
全清
資昔切
tsiæk
-
743.5.4
-
-
全清
節力切
tsiek
-
757.4.4
-
-
-
全濁
疾則切
dzək
-
763.8.2
-
-
韻略
-
-
-
-
-
-
資昔切
-
-
3.8
-
增韻
-
-
-
-
-
-
資昔切
-
-
3.11
-
中原
-
入上
齊微
-
-
-
全清
-
tsi
-
7.7
-
中州
-
入作上聲
齊微
-
-
-
-
-
將洗切
-
-
8.3
-
洪武
-
-
-
全清
資昔切
tsiək
-
23.10
-
上古音
字頭(重定向至“鯽”)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ʔsɯɡ
説文本從脊聲資昔切,此後起字,音亦來於聲符同化
ʔseɡ
同𩺀説文脊聲
廣韻
字頭(重定向至“鯽”)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資昔
昔開
入聲
三等
開口
入二十二昔
tsi̯ɛk
tsĭɛk
tsiɛk
tsiæk
tsiᴇk
tsiɛk
tsiajk
ji
ciek
ziek
上同
子力
職開
入聲
三等
開口
入二十四職
tsi̯ək
tsĭək
tsiək
tsiek
tsɨk
tsɨk
tsik
ji
cik
ziok
魚名
蒙古字韻
字頭(重定向至“鯽”)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修正)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修正)
音譯(其他形式)
擬音
聲調
註解
ꡒꡞ
-
-
dzi
-
-
tsi
入聲
-
中原音韻
字頭(重定向至“鯽”)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齊微齊
齊微
入聲作上聲
齊齒呼
tsi
-
洪武正韻牋
字頭(重定向至“鯽”)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資昔
七陌
入聲
分韻撮要
字頭(重定向至“鯽”)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第十五登等凳德
陰入
魚名
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調
聲母
韻母
備註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
-
ts
ǐɛk
-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
-
ts
jɛk
-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
-
ts
iæk
-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
-
ts
jäk
-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
-
ts
ǐɛk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