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鮑鹹昌

鎖定
鮑鹹昌( 1864-1929 ),字仲言。浙江鄞縣人。基督教徒商務印書館創辦人之一,1910年,鮑鹹恩逝世,繼任印刷所所長。1920年4月,任總經理兼印刷所所長。 [1] 
中文名
鮑鹹昌
別    名
字仲言
出生日期
1864年
逝世日期
1929年
主要成就
創立上海江灣孤兒院,上海竇樂安路的鴻德堂及故鄉鄞縣的義務學校
出生地
浙江鄞縣
信    仰
基督教

鮑鹹昌人物生平

鮑鹹昌 鮑鹹昌
鮑鹹昌,他的父親鮑哲才(字華甫)早年在寧波崇信書院攻讀,畢業後到上海擔任滬南清心堂牧師,並參與開辦清心小學,。而後再擴充設清心中學。滬南清心堂屬基督教機構,其與清心中學都由美國北美長老會所辦,由傳教士範約翰(J.M.W.Farnham)負責。哲才先生有三子三女,均在清心讀過書。鮑鹹昌是老二。11 歲進上海清心學堂,半工半讀,學習印刷。 21 歲畢業後進美華書館作英文排字工。
1881年畢業後,經長老會介紹,進印刷出版宗教書籍的美華書館當學徒,滿師後做英文排字工。鮑鹹昌平時生活節儉,十餘年稍有積蓄,1896年春,與其兄鹹恩、妹夫夏瑞芳等到親屬在三洋涇橋旁一家茶館內聚首商議,決定用招股合夥的方式籌集資金創辦印書館。每股定為500元,經分頭徵集,共招到資金(7股半)3750元(對外則稱資金4000元),鮑氏昆仲及夏瑞芳各佔1股。此間三人還去日本考察印刷業,並訂購了印刷機場以及新字模,又租得江西路德昌裏工房三間,僱傭工人10多人,印書館於1897年2月正式開張營業,公推夏瑞芳任經理、鮑鹹昌負責印刷事務。當時僅有手搖架、腳踏印刷機各3台、自來墨手板架3台以接印外商商務文件為主,也印一些宗教書籍等。由鮑之大姐根據業務性質起名為“商務印書館”。 [2] 
1897 年,與夏瑞芳鮑鹹恩高鳳池合資在上海創立商務印書館。協助胞兄鮑鹹恩管理印刷所。
1898年清政府下詔實行新政,國人學習外語之風日盛,商務印書館請人翻譯出版學習英語用書:《華英初階》《華英進階》,都用中英文對照,白話文註釋,印刷也很清晰,受大家歡迎,遠銷北京、武漢等地利10倍。其時滬上已有民營出版社22家,商務印書館銷量獨佔熬頭。其後又編印英語課本,銷路更廣。當年增資1000元,添購煤油發動機替代手搖機,印刷效率為提高。1899年出版《華英字典》,是商務所印刷的第一部字典。江西路舊屋年久倒塌遷入北京路順慶裏,租房12間,並擴充了設備。
1900年盤進了日商修文印書局,使商務設備進一步。與此同時,商務還拓展了多種經營業務,如代本外埠印刷作坊購辦印刷機械,銷售印刷器材、油墨,代鑄中英文鉛字等,增加了不少利潤,併成立了門市部、發行部。1902年,商務北京路工場遭火災,但獲得保險公司鉅額賠償,遂在北福建路自建廠房並進口新式印刷機器,如引進了時稱世界第二大照相機之英國潘羅司大照相架,擴大了印刷所生產規模;另在北福建路唐家覓屋3間創建了一個編譯所,從而書籍內在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還在河南路福州路購地建造了一個發行所,擴大了書籍與商務文件的營銷業務,使整個企業得到迅速發展。 [2] 
1910 年,鮑鹹恩逝世,繼任印刷所所長。 1913 年,去英、法、德、奧、美、日等國,考察、購買多種印刷設備,聘請德、美技師來廠指導。 1920 年 4 月,任總經理兼印刷所所長。主持工作期間,聘請王雲五及多位專家進館,強化編譯所,革新《小説月報》《學生雜誌》《婦女雜誌》 ,創刊《兒童世界》《自然界》等期刊,出版《世界文學名著叢書》《學生國學叢書》 《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醫學大辭典》《綜合英漢大辭典》《科學大綱》等書,創辦勵志夜校,在香港設立印刷廠等。他熱心公益事業,與胞兄共同捐資創辦上海江灣孤兒院,在家鄉辦義務學校等。 1929 年 11 月 9 日在上海逝世。

鮑鹹昌主要成就

在鮑鹹昌先生擔任總經理的10年間,商務印書館取得不少成績。這一時期聘請了許多著名專家學者進館,有在國內頗具聲望的鄭振鐸葉聖陶周建人楊賢江何炳松、馮定、金仲華等;還有剛從國外留學歸來的周昌壽鄭貞文何公敢任鴻雋竺可楨等。10年間,出版了《世界叢書》《百科小叢書》《四部叢刊初編》《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醫學大辭典》《世界文學名著叢書》《綜合英漢大辭典》《科學大綱》等一大批名著和工具書。新創辦了《兒童世界》《兒童畫報》《小説世界》《出版週刊》和《自然界》等雜誌。
鮑鹹昌先生十分熱心公益事業,曾與鮑鹹恩先生等捐出鉅額資金,創立上海江灣孤兒院,上海竇樂安路的鴻德堂及故鄉鄞縣的義務學校。 [3] 

鮑鹹昌人物家族

鮑鹹昌 鮑鹹昌
鮑鹹恩(1861—1910)、鮑鹹昌(1864—1929),浙江鄞縣人。兄弟二人均為商務印書館的創辦人之一。其父鮑哲才曾擔任上海清心堂牧師,並參與開辦清心書院,故兄弟二人都在該書院讀過書。商務的另外兩位創辦人夏瑞芳高鳳池是他們的同窗好友。清心書院除普通學科外還兼授工藝,因此,商務的這四位創辦人在學校時都學過排印技術,畢業後又都在報館、書館做事,這是他們創辦商務,並與印刷出版業結下不解之緣的因由。
鮑氏兄弟在商務主要主持印刷方面的事務,哥哥任所長,弟弟協助工作。初期,他們積極從事鉛印石印等新方法的探索和實驗,為提高印刷品質量做了不少貢獻。1900年,商務率先用紙型印書,1904年使用著作權印花,這在我國均屬首次。1910年,鮑鹹恩去世後,鮑鹹昌主持印刷所工作。他精通業務,熟悉工藝,且長於管理。1913年,他曾到歐洲和日本考察印刷技術和業務,回國後致力於革新技術、擴充印刷所,使商務在珂羅版雕刻銅版照相鋅版、凹凸版、影寫版影印版等印刷技術方面處於全國領先地位。1920年4月,鮑鹹昌任商務總經理兼印刷所所長。在他擔任總經理的10年間,商務取得了長足進步。

鮑鹹昌紀念書籍

書名:《鮑鹹昌先生哀輓錄》 [4] 
作者:鮑府治喪事務所輯
出版社:民國19年(193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