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曉明

(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

鎖定
魯曉明,女,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波譜與原子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兼職博士生導師)。
中文名
魯曉明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5年11月
職    業
教師
學    位
博士
性    別
職    稱
教授

魯曉明人物經歷

1978年3月-1982年2月,華中師範大學化學系本科學習;
1982年2月-1984年12月,中國科學院武漢武力與數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1984年12月-1985年11月,北京農業大學測試中心工作;
1985年11月-1991年9月,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工作;
1991年9月-1992年7月,聯合國糧農組織阿曼蘇丹國土壤勘測與分析項目工作;
1992年-至今,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工作;
1999年9月-2002年6月,中國科學院武漢武力與數學研究所在職博士研究生。

魯曉明主講課程

主講研究生課程:《波譜學》、《晶體學基礎》和《分子材料》等;
主講本科生課程:《結構化學》和《波譜化學》(雙語教學)等。

魯曉明科學研究

魯曉明研究方向

1. 過渡金屬配合物抗癌抗腫瘤藥物的研發。
2. 大環多酸超分子組裝與光電磁性質研究。
3. 乙烯齊聚過渡金屬配合物催化劑的研發。

魯曉明研究項目

1. 納米鉬配合物的仿生合成與抗癌抗腫瘤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20871085
2. 納米鉬配合物的仿生合成與抗癌抗腫瘤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No. 2092009
3. 手性鉬配合物的仿生合成與抗癌活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4. 大環多酸超分子分子組裝與光電磁性質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
5. 手性鉬配合物的仿生合成與抗癌活性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
6. 光電磁鉬鎢多酸大環超分子功能材料的製備與構效關係研究,北京市教委基金
7. 手性八面體鉬鎢配合物的仿生合成,北京市教委基金
8. 功能型冠醚多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與性質研究,北京市教委基金

魯曉明研究成果

入選北京市人才工程,為北京市青年骨幹教師,首都師範大學跨世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於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波譜與原子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應用波譜專業獲博士學位,申請人長期工作在科研第一線,進行藥物分子NMR、藥效與結構、鉬鎢以及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NMR、抗癌機理等研究工作。自1982年以來,以第一排序,榮獲省市級優秀科研成果獎三項。其“有機磷農藥”、有機磷農藥的藥效與NMR研究”分別獲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1986年和1988年優秀論文獎,研究成果“功能性鉬鎢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與研究”獲1998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為國內外相關學術期刊如Polyhedron、J.Mol.Struct.、J. Coord. Chem.、科學通報、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無機化學、波譜學雜誌等評審人,審評關於無機抗癌配合物、金屬配合物、NMR在化學中的應用等研究領域的學術論文。同時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評審人,每年均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關於無機抗癌藥物申請項目十餘項。自1992年以來,先後承擔以研究鉬鎢配合物為主體的五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五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五項北京市教委基金以及多項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在Inor. Chem.、I.C.C、Inorg. Chim. Act.、Polyhedron、J.Mol. Struct.、J.Coord. Chem.、中國科學、科學通報、中國化學、化學學報、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獲有中國發明專利5項,待批4項。

魯曉明主要作品

魯曉明代表論文

1. LU Xiaoming, WANG Ting, HAN Li, Pang Xiaoli, YE Chaohui, Lamellar metal-organic complex and its rod-like nanoparticles prepared with ultrasonic techniqu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2008, 51(9): 829-833
2. WANG Ting, LU Xiaoming*, HAN Li, Pang Xiaoli, YE Chaohui, Helical nanostructure of tubular metal-organic complex synthesized by sonochemical proces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2008, 51(10): 971-975
3. Pei-zhou Li, Xiaoming Lu*, Bo Liu, Shou Wang, and Xiao-Jun Wang. Self-Assemly of two Chiral Supramolecules with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Host Frameworks: (∆){FeII((phen)3)[FeIIINa(C2O4)3]}n and Its Enantiomer. Inorganic Chemistry, 2007, 46(15): 5823
4. Xiaoming Lu, Xiaojun Wang, Peizhou Li, Xiuhuan Pei, Chaohui Ye. Self-assembly pf two novel 1D chain constructed from [P2Mo5] phosphomolybdate clusters linked through copper(II) complexes, J. Mol. Struct. 2008,872, 129-134
5. Pei-zhou Li, Xiaoming Lu*, Xue-Zhang Yang. Self-assembly of two 3D coordination polymers based on NiII/CoII-terephthalic 1D blocks, Inorg. C.A. 2008,361:293-298
6. Xiao-ming Lu, Pei-zhou Li, Xiu-Teng Wang, Song Gao, Xiaojun Wang.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magnetic behaviors of three MnII terephthalate cooedination polymers containing terminal ligands. Polyhedron, 2008, 27: 2402-2408
7. Xina Sui, Xiaoming Lu*, Junhe Feng, Shuo Wang And Peizhou Li.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e(l-Cl)2(phen)]n and [Fe(H2O)3(phen)SO4]. J. Coord. Chem. 2008, 61(10): 1568?1574
8. LU XIAOMING*, WANG ZHEN, WEI CHUNXI, LIU MANand YE CHAOHUI,Synthesis and structures of cis-WO2 complexes with 2,3-dihydroxynaphthalene. . Coord. Chem. 2008, 6

魯曉明發明專利

1.魯曉明,一種低維鉬配合物晶的製法,中國發明專利,200510126082.5
2.魯曉明,具有多孔道結構特徵的鎢配合物晶的製備方法,中國發明專利, 200610091169.8
3.魯曉明,“鉬、鎢、以及鉬鎢配位聚合物及其製法和其在製備預防與治療癌以及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中國發明專利,200410096494.4
4.魯曉明等,“手性八面體鉬鎢配合物,它們的合成方法和在抗癌藥物中的用途”,中國發明專利,01110359.0
5.魯曉明,兒茶酚鈉配合物及其製法和其在預防與癌症和腫瘤中的應用,中國發明專利,200510117591.1

魯曉明獲獎記錄

1. 魯曉明等,“有機磷農藥的NMR參數與藥效關係”,湖北省科技優秀論文獎
2. 魯曉明等,“手性有機磷農藥的NMR研究”,湖北省科技優秀論文獎
3. 魯曉明等,“功能性鉬鎢多酸有機配合物的合成、晶體結構以及構效關係研究”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4. 魯曉明等“結構化學網絡課程”,2003年國家教育部推薦使用的教師教育課程教材資源獎
5. 金增媛,魯曉明等,“加強結構化學課程建設,提高師範生綜合素質”,2001年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6. 魯曉明等“結晶化學”,2008年獲校級優秀課程、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