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正耀

鎖定
魏正耀,1936年3月30日出生於上海,信息技術專家,少將軍銜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第五十八研究所研究員 [1] 
魏正耀於1955年從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畢業;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工作;1979年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第五十八研究所研究員;1993年晉升專業技術少將軍銜 [2]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 
魏正耀長期從事信息技術研究工作 [1] 
中文名
魏正耀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上海市
出生日期
1936年03月30日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性    別
原    籍
浙江省寧波市慈溪縣

魏正耀人物經歷

1936年3月30日,魏正耀出生上海市,浙江省寧波市慈溪縣 [3]  。高中就讀於育羣中學(現南京市中華中學 [4] 
1951年7月至1955年7月,就讀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外國語學專業大學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魏正耀
魏正耀(7張)
1955年7月至1958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西語系 [5] 
1956年5月,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58年7月至1979年3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工作。
1979年3月,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第五十八研究所研究員。
1993年,晉升專業技術少將軍銜 [2] 
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 
2000年1月,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人才隊伍建設顧問 [6] 

魏正耀主要成就

魏正耀科研成就

  • 學術論著
羅嵐, 魏正耀, 範明鈺,等. 分組密碼算法芯片的模塊保護設計[J].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 2006(7):21-22.
羅嵐, 魏正耀, 秦志光. 分組密碼算法鏈接模式構造單向函數的可證安全性[J].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 2007, (008):18-19,22.
羅嵐, 魏正耀, 秦志光,等. 分組密碼算法兩種S盒設計的可證安全性註記[J].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 2007, (03):46-48.
羅嵐, 範明鈺, 魏正耀, 等. 分組密碼對稱置換算法設計[J].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07(01):186-187.
羅嵐, 魏正耀, 唐寅. 網絡入侵追蹤技術的研究[J].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08(01):33-34. [7]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0年8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魏正耀先後於1985年、1998年、1999年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各一項 [1]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85年
1308任務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1998年
11358課題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1999年
F6234課題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1年
M40課題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9年
信息研究技術方法
軍隊科技成果獎 [6] 
  • 學術交流
2011年7月16日,在2011中國(西安)信息安全產業高峯論壇暨陝西國家信息安全產業園項目啓動儀式上,魏正耀發表了以《信息化網絡化時代與信息系統安全》為主題的演講 [8] 
2015年9月9日,魏正耀在山東科技大學西校園八角樓報告廳,做了題為《網絡與知識安全、密碼本源》的學術報告 [9] 

魏正耀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2006年12月16日,魏正耀參加在人民大會堂台灣廳舉行的《“王碼春雨”手機專用軟件》首發研討會,並在現場做主題演講《簡易高效,我喜歡“王碼春雨”》,他表示:把“形碼漢字輸入技術”納入全國小學教育和對外漢語教學之中,要大力宣傳“愛漢字就是愛國”的思想,凝聚國家行政、企業界、輿論界和民眾的力量來推動“形碼漢字輸入技術”的推廣,確保中華民族統一的漢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10] 

魏正耀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0年
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 
1993年
專業技術少將軍銜
1999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 

魏正耀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5年01月至2008年01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屆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2006年01月
國家安全科技專業組評審委員會委員 [11] 
2010年01月
安全部測評中心技術委員會委員 [12] 

魏正耀人物評價

魏正耀經驗豐富,技術精湛,學術造詣深,主持完成多個研究項目,發揮了關鍵作用,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 [1] (中國工程院評)
您(魏正耀)大膽創新、勇於探索,從理論和實踐上,為國家科技創新和發展發揮了引領和示範作用。您十分關心中國工程院的工作,為中國工程院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您甘於奉獻的高尚品德,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勤勉務實的工作作風,是中國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學習的榜樣 [13] (中國工程院院長賙濟祝賀魏正耀院士八十壽辰賀信中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