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寶山朝山會

鎖定
魏寶山朝山會,是巍山和大理等地人們的一大盛會,起源於道教,始於公元1715年。山會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一至十五日左右舉辦。朝山會期間,巍山和鄰境大理、洱源、彌渡、南澗、漾濞、鳳慶、雲縣等市縣的各族人民羣眾身着民族盛裝,前往巍寶山朝山趕會。 大會期間,朝山會形式多樣,熱鬧非凡。各個殿宇裏會有巍山的民間洞經會組織
中文名
魏寶山朝山會
地    點
巍寶山朝山
開始時間
1715年
所屬國家
中國

目錄

魏寶山朝山會簡介

魏寶山朝山會時間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一至十五日。到時巍山和鄰境大理、洱源、彌渡、南澗、漾濞、鳳慶、雲縣等市 縣的各族人民羣眾身穿自己的民族服裝,懷着喜悦的心到到巍寶山朝山趕會。
巍山民間洞經會在各個殿宇裏演奏古樸優雅的洞經音樂,給名山古剎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朝山期間,各地商業單位和個體商販在巍寶山擺攤設點,經營飲食、食品、山貨、書畫、兒童玩具、地方名特產品等,滿足朝山羣眾的需要。

魏寶山朝山會盛況

其中農曆二月十三至十四日,是巍寶山歌會,地點在巍寶山培鶴樓打歌場,周圍山寨的彝族羣眾身着絢麗的民族服裝, 帶着薩籤等樂器,彙集到打歌場,圍成圓圈,舉行打歌活動, 他們歌唱愛情,歌唱幸福美滿的生活,;歌詞內容豐富,舞姿優美,薩籤旋律古樸優雅。朝山羣眾先是圍觀歌舞,隨後都情不自禁地加入打歌行列,打歌隊伍多到數圈,人數多達數千人。人們盡情地跳啊唱啊,直到太陽落 山方散。

魏寶山朝山會起源

巍寶山山會起源於道教,據巍寶山古碑記載,始於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而巍寶山的打歌則遠在南詔時期 就已盛行,因為巍寶山是南詔的發祥地,山中建有南詔祖廟巡 山殿(又稱土主廟),內把南詔始祖細奴羅彝族羣眾於每年 正月一十四至十六日都要在巡山殿祭祖和舉行打歌活動,紀念細奴羅。巍寶山山會興起之後,發展為羣眾性的娛樂打歌活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