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鬱金香

(中藥)

鎖定
鬱金香,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鬱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的花。具有化濕闢穢之功效。常用於脾胃濕濁,胸脘滿悶,嘔逆腹痛,口臭苔膩。
別    名
鬱香
紅藍花
紫述香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百合目
百合科
鬱金香屬
鬱金香
中文學名
鬱金香
採收時間
春季開花期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外用:適量
毒    性
小毒《中國花膳與花療》

鬱金香入藥部位

鬱金香性味

味苦、辛,性平。

鬱金香歸經

歸肺經。

鬱金香功效

化濕闢穢。

鬱金香主治

脾胃濕濁,胸脘滿悶,嘔逆腹痛,口臭苔膩。

鬱金香相關配伍

治心腹惡氣、嘔逆、腹痛:鬱金香、檀香、丁香各1.5g,藿香9g,木香、寇仁各5g,甘草、砂仁各3g,水煎服。(《中國花膳與花療》)

鬱金香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外用:適量,泡水漱口。

鬱金香使用注意

鬱金香含有少量毒性生物鹼(如秋水仙鹼等),故不宜多服久服,或遵醫囑。

鬱金香採集加工

春季開花期採花,鮮用或曬乾。

鬱金香形態特徵

鬱金香,又名鬱草、鬱金。鱗莖皮紙質,內面頂端和基部有少數伏毛。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豔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釐米,寬2-4釐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

鬱金香藥理作用

抑菌作用。

鬱金香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主一切臭,除心腹間惡氣鬼疰,入諸香藥用之。”
2、《開寶本草》:“主蠱野諸毒,心氣鬼疰,鵶鶻等臭。”

鬱金香附註

姜科薑黃屬植物毛薑黃草的花可叫做“鬱金花”,易與本品名稱混同,須注意。
[1-4] 
參考資料
  • 1.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
  • 2.    冉先德.《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
  • 3.    敬松.《中國花膳與花療》: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
  • 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