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鬧德海水庫

鎖定
鬧德海水庫位於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西北部柳河中游,界於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與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之間,現壩長167米,高41.5米,水庫控制面積4,051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2億立方米,年均灌溉供水量7.6萬立方米,壩底有5泄水孔,壩中2泄水孔。於1942年10月竣工,後來又維修擴建。
中文名
鬧德海水庫
水庫控制面積
4,051平方公里
壩    長
167米
41.5米

鬧德海水庫地理環境

鬧德海水庫位於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西北部柳河中游,界於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與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之 [1]  間,呈西北東南向狹長形,故有“一壩連兩省區”之稱。以水庫東有鬧德海村故名。名源蒙語“敖套壕”(白沙灣子)轉音。柳河上源三支流水,均從水庫西北山崖峽谷匯入。每逢水漲,河水咆哮,帶來科爾沁沙地西北部大量泥沙,直接威脅到大鄭、高新、沈山三條鐵路及彰武、新民、瀋陽與遼河下游廣大地區的安全。1936年3月,日偽交通部特設彰武治水工程處進行勘測,同年冬施工,命名“鬧得海堰堤”,有偽滿交通部大臣阮振鐸書銅扁,迄今嵌於壩基之上。水庫大壩為直線式或鋼筋混凝土砼重力壩。1942年10月竣工。壩長165米,高32米,底寬34.2米,頂寬4米,壩底有5泄水孔,壩中2泄水孔。建國後為了有效利用柳河水利資源,1956年在此設有遼寧省鬧德海水庫管理處,1959年、1969年兩度對鬧德海水庫維修擴建,改裝有電動啓閉閘門並有捲揚機空氣壓縮機、發電機等設備,改單純滯洪滯沙自流式;可運型水庫為蓄清排渾式河運型水庫。冬季落閘集柳河二流三支流水,供來年春夏遼河下流台安、盤山等縣水稻灌溉之用。汛季排空,為汛期滯洪滯沙作準備。維修擴建以後,現壩長167米,高41.5米,水庫控制面積4,051平方公三,最大蓄水量2億立方米,年均灌溉供水量7.6萬立方米。鬧德海水庫是遼寧省水利廳直屬的七座大型水庫之一,是柳河上游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堪稱塞北小三峽的鬧德海水庫,位於滿堂紅鄉境內,始建於1936年,1942年竣工。國家曾先後於1965年、1970年、1991年對該水庫進行了3次加固和改建,已達到了國家對大型水庫要求的標準,成為融工農業和城市人民生活用水、旅遊、防洪、滯沙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庫。水庫大壩雄偉壯觀,是一座用鋼筋水泥築成的空心滾水壩,也是連接遼寧、內蒙的重要通道。

鬧德海水庫景觀介紹

首先看到的是194.5米深的大峽谷。峽谷兩岸怪石嶙峋,犬牙差互,石隙中長滿了山裏紅、山榆子和不知名的雜樹山花。春夏兩季,兩岸樹木葱蘢,野花況放;秋季山裏紅果實成熟,紅光點點,山榆葉經霜殷紅如血,令人賞心悦目,心曠神怡。
站在壩頂順峽谷向北眺望,遠處是連綿起伏的沙丘,一簇簇綠色點綴其間,人工林茁壯生長,那就是號稱“八百里瀚海”的科爾沁沙地
再向東走便是凌架於峽谷兩岸的空中索道。走上索道,顫顫悠悠,如在去霧中,很容易使人想起“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詩句。當大壩中孔放水時,可見兩股清泉從壩中湧出,噴射數十米,飛珠濺玉,經陽光折射而成為兩道美麗的彩虹,正是長虹卧波的美景。當滾水壩漫水時,洶湧的柳河水從32米的高度飛瀉直下,轟然作0向,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氣勢。此時,望眼前飛瀑直瀉,看腳下水流湍急,聽水聲如雷貫耳,站在索道上,誰都會有飄飄欲仙之感。
水庫蓄水期(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可蓄水2億立方米。水面淼淼茫茫,波湧數十里。峽谷處水深32米。此時泛舟於長千餘米、水深30多米的峽谷中,穿鬥轉蛇行,曲曲彎彎的峽谷,看兩岸懸崖峭壁的雄偉氣勢,你定會忘去口身在沙荒地,只疑弄舟遊三峽。
近幾年,隨着遊客的增多,鬧德海水庫管理局的旅遊服務業也正在向高品位、高檔次發展。現在該局又投資10萬餘元修了一個標準的游泳池和養魚池。空中索道、纜車、現代化的遊樂場、打靶場正在籌建中,可以説鬧德海水庫的旅遊業方興未艾,前景輝煌,來此旅遊參觀定會流連忘返,樂趣橫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