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能短波藍光

鎖定
高能短波藍光(blue laser)廣義泛指波長處於400nm-460nm之間具有相對波長較短能量較高的可見光,是紫光、靛藍光和高能藍光的統稱;真正的高能短波藍光範圍其實是420nm-460nm,400nm-420nm則是紫光或稱靛藍光波長。400nm-460nm波長內的藍光會使眼睛內的黃斑區毒素量增高,嚴重威脅眼底健康。
藍光並不都是有害藍光,真正有害的是400到460納米以內的高能藍光,而460到500納米之間的藍光有一種調整生物節律的作用,睡眠、情緒、記憶力等都與之相關,對人體反而是有益的。只有有害藍光照度達到一定程度持續兩個小時以上,才有可能對視網膜產生損害。
中文名
高能短波藍光
外文名
blue laser
主要來源
顯示器TFT薄膜屏幕、CCFL、LED 等
危    害
會對視網膜造成傷害
類    型
可見光
波    長
廣義400-460nm 狹義420-460nm

高能短波藍光發現歷史

1966年,Nell等研究發現藍光的照射可以引起視網膜細胞的損傷,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喪失。其中,波長400-460納米之間的短波藍光對視網膜的危害程度最大。
2010年,參與國際光協會年會的光學專家指出:短波藍光具有極高能量,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藍光照射視網膜會產生自由基,而這些自由基會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衰亡,上皮細胞的衰亡會導致光敏感細胞缺少養分從而引起視力損傷,而且這些損傷是不可逆的。

高能短波藍光分佈範圍

藍光不同於紫外線,它不僅存在於太陽光中,還大量存在於電腦顯示器(無論LED還是CCFL)、數碼電子產品顯示屏、手機、電視、甚至汽車車燈、霓虹燈中。
太陽光和LED能量分佈 太陽光和LED能量分佈
相關研究表明,不同波長的藍光對於人眼的危害效應是不同的,435納米至440納米之間的藍光對眼睛的危害效應最大,該效應隨着波長的增加或遞減而逐漸減小。雖然LED光源中,光譜能量的峯值看似處於藍光波段,但其實危害最大的435nm波段比傳統CCFL顯示器低,所以LED的藍光危害要小於傳統CCFL顯示器。
生活中,可以發出藍光的光源有很多,浴霸、LED、霓虹燈熒光燈等都有背景光源,通過強大的電子流激發的光源中含有異常的高能短波藍光。
光譜圖 光譜圖
藍光大量存在於電腦顯示器熒光燈、手機、數碼產品、顯示屏、TFT薄膜屏幕、CCFL、LED等光線中。日常生活藍光隨處可見,由於背光需要白光的效果,所以業界使用藍色LED混合黃色熒光粉來形成白光。由於藍色LED是一個主體硬件,因此這種白光中的藍色光譜就擁有一個波峯,從而形成了有害藍光傷眼的問題。
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簡稱OLED,是一種顯示屏幕技術。OLED屏幕面板每一個像素點都能獨立自發光,不需要背光源。OLED有機發光體有3317萬個固體微粒,能自動發光,只要向電極中輸入電壓,激發層就能產生所需要的彩色光,產生的藍色光波段主要集中在波長為420-460nm處,藍光能量頗高,對人眼危害較嚴重,不適宜長時間觀看。

高能短波藍光主要危害

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機制 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機制
藍光對人眼的主要危害有導致眼脹痛、近視、白內障、黃斑病變、甚至青光眼的眼睛病理危害和人體節律危害。
  1. 有害藍光具有極高能量,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引起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萎縮甚至死亡。光敏感細胞的死亡將會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完全喪失,這種損壞是不可逆的。藍光還會導致黃斑病變。人眼中的晶狀體會吸收部分藍光漸漸混濁形成白內障,而大部分的藍光會穿透晶狀體,尤其是兒童晶狀體較清澈,無法有效抵擋藍光,從而更容易導致黃斑病變以及白內障。
  2. 由於藍光的波長短,聚焦點並不是落在視網膜中心位置,而是離視網膜更靠前一點的位置。要想看清楚,眼球會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引起視疲勞。長時間的視覺疲勞,可能導致人們近視加深、出現複視、閲讀時易串行、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症狀,影響人們的學習與工作效率
  3. 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造成睡眠質量不高甚至難以入睡。褪黑素是影響睡眠的一種重要激素,作用是促進睡眠、調節時差。
  • 由於短波長光線具有相對較高的能量,當遇到空氣中的細小的粒子亂射率較高,這是引起眩光的主要原因。 視網膜病變和眼術後(準分子手術白內障手術)患者對光非常敏感,會感覺到異常的刺眼,那也是短波藍光使然。
  • 可見光線在眼內聚焦後焦點不同,兩焦點之間會形成焦點距離差。這是形成視物模糊的主要原因。長時間視覺疲勞會引發其他疲勞症狀。藍光的射入會加劇焦點距離差和視覺模糊度。是因為藍光經過聚焦後,焦點沒有落在視網膜上,而是落在了視網膜與晶狀體之間。增大了光線在眼內聚焦的焦點距離差。藍光是導致產生數碼視覺疲勞(DEF)的主要原因。

高能短波藍光防止危害

高能短波藍光慎用

LED照明有兩類人要慎用:
  1. 嬰幼兒的晶狀體更加清澈,無法對藍光進行過濾,而孩子又有追光的天性,受到長期大量藍光照射,可能導致幼兒視網膜出現光毒性的損傷,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視網膜的裂孔,以至於失明。
  2. 糖尿病患者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以後,都有視網膜的病變,視網膜承受光損傷的約值大大下降,另外生活中很多藥物是有光敏性的,吃了藥以後,LED藍光的損傷可能更明顯。

高能短波藍光防止直射

防止CCFL藍光危害,最主要的是避免人眼長時間直視光源表面。藍光大量存在於LED燈、電腦顯示器(包括CCFL和LED)、手機、數碼產品、液晶顯示屏、浴霸等光線中,但只有達到陽光的亮度才會造成傷害。
  • 對於家中防護意識較弱的嬰幼兒和老年人,應採取措施防止光源直射到眼部
  • 上網、看電視時將亮度調低,色温調暖
  • 減少上網時間,尤其要避免在黑暗處盯着手機或顯示器
  • 晚上不使用LED燈
  • 配合合格的藍光過濾產品,過濾減少藍光傷害
  • 購買LED照明產品時,應對產品的色調和表面亮度予以關注(暖色調LED的藍光比例少於冷色調,帶漫射罩LED燈的表面亮度低於不帶罩或帶透明罩的)

高能短波藍光其它

  • 調整飲食結構,增強身體免疫力
  • 多食選擇含葉黃素,多C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