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碼頭鄉

鎖定
高碼頭鄉隸屬於河南省濮陽市管轄,濮陽市高碼頭鄉位於河南省濮陽市範縣最東部,與河南省濮陽市的顏村鋪鄉及河南省濮陽市台前縣搭界,北面和山東省搭界,河南省濮陽市範縣高碼頭鄉。 黨委書記:張繼民 鄉長:兑繼訓 ,濮陽市高碼頭鄉位於濮陽市範縣最東部,地處河南、山東兩省交界處,南靠黃河,北依金堤,距濮陽市範縣縣城新區約17公里。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1000畝。全鄉轄51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202個村民組,8879户,農業人口33000多人,其中勞動力13266人。濮陽市高碼頭鄉東半部系沙質土壤,西半部系淤質土壤,主要糧食作物以小麥、大豆、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西瓜、花生、油菜、蔬菜、棉花為主。
中文名
高碼頭鄉
外文名
High pier township
地理位置
河南省東北部,濮陽市範縣東部
氣候類型
温帶季風氣候
佔地面積
40平方公里
區    號
0393
郵政編碼
457500
方    言
河南話
毗鄰省
山東
所屬省
河南省
所屬地區
河南省濮陽市

高碼頭鄉簡介

濮陽市高碼頭鄉地處豫魯兩省四縣結合部,南臨黃河,北接金堤。鄉境公路交通方便,湯台鐵路、鄭吳公路、省道208線貫穿全境,規劃建設的德商高速、濮範高速在此交匯。轄區面積40平方公里,轄51個行政村,63個自然村,耕地4.5萬畝,人口3.9萬人。
近年來河南省濮陽市高碼頭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以黨建“三級聯創”活動統攬工作全局,按照“突出重點抓工業,調整結構強農業,建設市場活商貿,加大投入促城建”的經濟工作思路,組織帶領廣大幹部羣眾自我加壓,努力進取,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非公有制企業發展迅速。目前,全鄉非公有制企業85家,形成了羽絨、木材、冷凍食品、飼料四大主導產業,培育出善河南省高羽絨加工、河南省陳丁莊多層板廠、濮陽市百益冷凍食品、濮陽市王堂羽粉飼料等一批骨幹企業。特色農業優勢明顯。重點發展了蔬菜種植、畜牧養殖兩個產業,培育了面積達3000畝的蔬菜小區,建有塑料大棚1500餘座,日光温室30餘座,品種達31個,被認定為“河南省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示範基地”、“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成養殖小區6個,養雞大棚200餘個,年存欄量80萬隻。商貿市場活躍繁榮。羽絨市場、木材市場和蔬菜批發市場等三個專業已具規模,商賈雲集,年交易額在3.4億元以上;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完成了鄉域小城鎮總體規劃,擴大了集鎮面積,新建商業樓房門店30餘座,硬化鄉駐地東西主大街輔道,修建了下水道,進行了綠化美化、安裝了路燈,小城鎮建設品位得到提升。濮陽市高碼頭鄉先後被評為“河南省農村科普示範基地”、濮陽市‘五好’鄉鎮黨委”、“濮陽市平安建設先進鄉”、“濮陽市信訪工作先進鄉”、“濮陽市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鄉”、“濮陽市黨委系統督察工作先進單位”、“濮陽市紀檢監察信訪工作先進單位”等。 [1] 

高碼頭鄉行政區劃:

濮陽市高碼頭鄉 代碼:410926210
高碼頭鄉
2006年,轄51個村委會:高碼頭村、袁莊村、前範莊村、王堂村、周堂村、範段樓村、陳堂村、堂村、孔河村、大丁莊村、三教堂村、寇莊村、喬窪村、大王莊村、大孫樓村、陽穀段村、高孟莊村、中範莊村、張吳莊村、候莊村、老範莊村、南張莊村、範張樓村、陳高莊村、趙樓村、北丁莊村、北張莊村、七里河村、宋樓村、陳丁莊村、楊樓村、東孫莊村、江莊村、牛樓村、範農官村、曹莊村、孫瓦屋村、丁河涯村、丁大寺村、後石樓村、前石樓村、後高灣村、前高灣村、黃範莊村、仲莊村、葛口村、分化台村、三合村、宋名口村、牛口村、冀莊村。

高碼頭鄉農業成就:

近年來,河南省濮陽市高碼頭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於高碼頭鄉的實際,牢固樹立“強農固本”的思想,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大力推廣科學種田,用好市場經濟槓桿指導農業生產,有效地促進了全鄉農林牧副漁業的全面發展。該鄉在“兩區四基地”建設的基礎上,又因地制宜提出了“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相對集中、規模經營、高產高效”的發展思路,來加速主導產業的規模化經營。全鄉林果、蔬菜、養殖三大支柱產業已初具規模。目前已發展優質果園面積3000畝,蔬菜種植面積6000畝。其中日光温室42個,弓棚116個,發展養羊、養雞專業村23個、250户。現有幹、支、溝、鬥、農渠148條,基本上形成了旱能澆、澇能排的水利網絡。
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河南高碼頭積極引進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玉米等優良品種的種植比重,使全鄉良種覆蓋率達到98%,努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同時,推廣地膜覆蓋、間作套種、立體種植等模式,增加了種植效益。大力發展經濟作物,進一步加快無公害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基地建設。2004年,濮陽市高碼頭鄉在濮陽全市第一個被河南省農業等部門授予河南省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今年,該鄉新規劃蔬菜種植500畝,使小區面積由原來的1500畝擴大到2000畝。同時在無法排水的澇窪片內引種水稻、蓮藕等耐淹農作物。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重點培育王堂、範農官、葛口中、牛口等10多個養雞專業村蛋雞完成速生豐產林基地1600畝,推進林業產業化和林業生態建設。

高碼頭鄉經濟建設:

鄉鎮企業發展迅速,主要鄉鎮企業有:河南省永光皮革廠、河南省喬窪羽絨廠、河南省高碼頭鄉予制板廠、
濮陽市孫瓦屋鐵製品廠和中原陶瓷廠,年總產值達到29185萬元,上交利税210萬元。
工業經濟速度效益同步提高,該鄉深入實施“以工興鄉”戰略,近年來,該鄉在把木材加工、羽絨加工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市場潛力大、資源基礎好、帶動能力強的產業,如河南省丁大寺酒廠、濮陽市清水磨板廠等企業,初步形成了木材加工、羽絨加工、農產品深加工等優勢產業。今年該鄉固定資產投資720萬元,新上了3個羽絨加工項目,1個技改項目。三個新上項目是:一是固定資產投資300萬元新建河南省善英羽絨廠,年加工羽絨500噸,產值2000萬元,利税200萬元;二是固定資產投資200萬元新建的河南省連良羽絨廠,年加工羽絨300噸,年產值1200萬元,利税120萬元;三是固定資產投資120萬元新建濮陽市敬尊羽絨廠,年加工能力150噸,年產值600萬元,利税6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00萬元對河南省宏翔羽絨廠原有的兩台羽絨分檢機進行了技術改造。完善了配套設備,提高了羽絨分揀檔次,提高了產品質量。通過技改,每年提高加工能力100噸,增加產值500萬元,增加利税60萬元。
目前,全鄉羽毛加工規模企業已展到12家,年加工羽毛5000噸,產值1.6億元,利税600萬元,全鄉常年從事羽毛收購,分揀加工人員達3000多人。河南省濮陽市高碼頭鄉已成為河南省豫北較大的羽毛集散地和羽絨加工基地。

高碼頭鄉基礎設施:

加大農村交通設施、水利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力度。今年該鄉從濮陽市交通部門爭取“村村通”油路資金200多萬元,新修村級道路15.5公里,改善了該鄉18個村的交通條件。從濮陽市公路局爭取到鄉駐地1000米主大街的下水道和慢車道改造及客運站建設項目。爭取到“信息村村通”項目22個村,同時大力發展農村社會公益事業。認真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鞏固及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加快農村文化、衞生、體育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繁榮農村文化,豐富羣眾文化生活、2眼深水井,解決了苦水區5000多人民羣眾的飲水難問題。

高碼頭鄉教育衞生:

鄉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教育、衞生、道路和通訊建設工作,1997年投資100多萬元建成鄉二中教學樓一座,投資70多萬元對葛口、袁莊、丁大寺、陽穀段四處小學進行了規範化、標準化建設,順利通過了河南省“普九”驗收團的驗收。投資120萬元硬化了河南高碼頭---河南東孫莊、河南東孫莊----河南古張路兩條。98年該鄉衞生院被濮陽全市衞生系統定為濮陽全市衞生系統醫療一體化管理試點衞生院,使鄉衞生院的服務、醫療條件和醫療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計劃生育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圓滿完成了人口 計劃,並對育齡婦女登記造冊、建檔立卡、採取節育措施,使計劃生育工作擺脱了落後的面貌,走上了制度化、正常化、規範化的軌道。98年10月份該鄉的54個村已實現了村村通電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