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璐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鎖定
高璐,女,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2011年於清華大學科學哲學專業博士畢業,本科及碩士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科技管理專業。獲得國家留學基金、清華大學光華一等獎學金,三星獎學金等多個國家級、校級獎學金;獲得優秀社會工作者、優秀畢業論文、優秀党支書、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英國愛丁堡大學科學技術與創新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斯坦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各為期1年)。現任EASTS國際刊物編委。2011年7月入職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學部學科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已發表21篇學術文章(第一作者10篇),11篇刊登在國家級核心刊物(CSSCI)上,1篇於外文期刊;參與翻譯學術譯著三本(共計20餘萬字),作為主要成員參加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農業部、中科院等多個課題,累計撰寫研究報告達80餘萬字。多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報告。 [2]  出版有譯著拯救嬰兒:新生兒基因篩查之謎》 [1]  。研究方向為STS、技術的社會史與科技政策、科技戰略。 [2] 
中文名
高璐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中國農業大學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性    別
學    位
博士

高璐人物經歷

高璐,女,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2011年於清華大學科學哲學專業博士畢業,本科及碩士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科技管理專業。獲得國家留學基金、清華大學光華一等獎學金,三星獎學金等多個國家級、校級獎學金;獲得優秀社會工作者、優秀畢業論文、優秀党支書、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英國愛丁堡大學科學技術與創新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斯坦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各為期1年)。現任EASTS國際刊物編委。2011年7月入職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學部學科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研究方向為科技戰略、STS及其相關的科技史研究。已發表21篇學術文章(第一作者10篇),11篇刊登在國家級核心刊物(CSSCI)上,1篇於外文期刊;參與翻譯學術譯著三本(共計20餘萬字),作為主要成員參加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農業部、中科院等多個課題,累計撰寫研究報告達80餘萬字。多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報告。 [2]  出版有譯著拯救嬰兒:新生兒基因篩查之謎》 [1] 

高璐研究方向

STS,技術的社會史與科技政策,科技戰略。 [2] 

高璐出版論著

高璐論文

1.高璐,李正風,建構主義思想的踐行者:麥肯齊學術思想演進及其意義,自然辯證法通訊,2014,36(1):72-79.
2.高璐,李正風,構建STS參與進路:從人類基因組計劃到英國基因組學網絡,科學與社會,2014,(1):23-32.
3.高璐,李正風,丁大尉,後危機時代美國科技政策與政府科學觀轉變的啓示——以《2011年度財政預算》為例,實事求是,2014,(1):28-34.
4.張柏春,李萌,高璐,淺議“出思想”的三個方面,科學與社會,2014,(3),127-130.
5.曹效業,張柏春,高璐,未來10年我國學科發展戰略研究的部署,《2014科學發展報告》,科學出版社,2014:201-205.
6.高璐,黃之棟,對話愛丁堡學派,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15(4):1-2.
7.巴里·巴恩斯,黃之棟,方薌,高璐,卸下“愛丁堡學派”這張招牌吧,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15(4):13-22.
8.唐納德·麥肯齊,黃之棟,高璐,別把STS做小了!,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15(4):23-29.
9.鄧心安,高璐,迎接第二次綠色革命構建新型農業體,科技促進發展,2012年1月 ,p21-25
10.高璐,李正風, 從“統治”到“治理”——瘋牛病危機與英國生物技術政策範式的演變[J],《科學學研究》(CSSCI,中文核心),2010, 28 (5): 655-661
11.高璐,劉立, 科學技術學的新探索——全國科學技術學暨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2010年聯合年會綜述[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2010,12(2):9-13
12.高璐,超越ELSA研究框架——以英國基因組學研究網絡為例[C],《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2010,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3.高璐,仝芳妍,鄧心安,科技基本投入對論文產出的影響研究——以中國國際論文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CSSCI) 2007(9)
14.高璐,徐晶晶,鄧心安,生物經濟對資源型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啓示[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核心期刊),2006(1)
15.丁大尉, 高璐,“強綱領”理論是“反科學”的濫觴嗎?.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 55(6): 130-134.
16.丁大尉,高璐,
17.王彥雨,高璐,科學與修辭:從二元對立到辯證統一[J],《科學技術哲學研究》(CSSCI),2010.12(6):32-37
18.廖苗,高璐,融匯科學與哲學,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11.
19.鄧心安,高璐,基於生物經濟的新型農業體系研究[C],《首屆國際生物經濟高層論壇“農業生物技術”論文集》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7.
20.鄧心安,高璐 經濟時代的發展階段及其劃分標誌[J],《中國科技論壇》(CSSCI) 2006(2)
21.樓彩雲,高璐 16世紀中西科技大轉折原因及啓示[J],《中華學術論壇》 2005(10) [2] 

高璐譯著

22.參與翻譯:《塑造科學技術政策》(David Guston, Sha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6. (共約6萬字)
23.參與翻譯:《科學技術論手冊第三版》(Edward J. Hackket, The Hand 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Third Edition),(約4萬字)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4年5月.
24.譯著《國家創新體系——走向創新和交互學習的理論》,第二譯者,2014年待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共23萬字。 [2] 
《拯救嬰兒》 《拯救嬰兒》
25.拯救嬰兒》,斯蒂芬·蒂默曼斯、瑪拉·布赫賓德 著,高璐 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11月。 [1] 

高璐所獲榮譽

獲得國家留學基金、清華大學光華一等獎學金,三星獎學金等多個國家級、校級獎學金;獲得優秀社會工作者、優秀畢業論文、優秀党支書、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