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琰

(東晉虔州太守)

鎖定
髙琰,為東晉虔州(今贛州)太守。
髙琰本人史料記載匱乏,主要史料記載為其修築贛州城。
所處時代
東晉
民族族羣
漢族
主要成就
建造贛州城
本    名
高琰

高琰人物生平

生卒年不詳,東晉虔州太守,東晉永和五年(公元349年)主持建造贛州城,這是贛州城第二次大規模建造城池

高琰主要成就

建造贛州城。

高琰前世今生

贛州向來以“宋城”聞名全國,但贛州城的肇始可追溯到漢代。由於地形險要,控扼兩江,是古中原通往嶺南、閩越的重要通道,被認為是“南撫百越,北望神州”,“據五嶺之要會,扼贛閩粵湘之要衝”的戰略要地。
早在漢代便在蟠龍鎮立贛縣為治。此後幾經遷徙,才在南朝承聖元年(552年)於今址落定,此即後來學者討論的“唐城”。唐末盧光稠又擴城,才形成如今贛州“宋城”。
“唐城”前有“髙琰城”
後人幾乎不論述“髙琰城”,只強調髙琰始建城於章貢二水之間。蓋因陳霸先城的復遷資料已極簡略,前事更難考證——唐《元和郡縣圖志》只説“(南康郡)移理贛”,沒有記載髙琰建城和陳霸先復遷;宋《太平寰宇記》上只有寥寥數語:東晉永和五年,太守高珪(琰)置郡城於章、貢二水間。義熙七年徙於贛水東。梁承聖元年復於章、貢間,即今城是也。
又因“髙琰城”曾被毀於兵燹。其修築於永和五年(349年),後被毀於東晉義熙七年(411年)的盧循徐道覆起義。盧徐二人的起義戰事對贛州的破壞非常大,顧祖禹《讀史方奧紀要》的説法是“廬陵、豫章以至尋陽,(城)無完堵焉”。此後贛縣被遷移至貢水以東的七里鎮。此後,陳霸先北伐前,取得贛縣。南朝梁承聖元年(552年)所築的城,正是陳霸先北伐同年所築。今人所述的約1平方公里的“唐城”,應是陳霸先下令修築。盧光稠擴城的基礎,乃是“陳霸先城”;而此前還有個“髙琰城”,被毀於兵燹。
“髙琰城”歷史沿革表
“髙琰城”歷史沿革表
年代
主事官員
備註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
建土城以防趙佗,在今蟠龍鎮一帶(《太平寰宇記》卷一〇八)
晉太康末年(289年)

遷虎崗一帶(葛姥城)(《太平寰宇記》卷一〇八)
東晉永和五年(349年)
髙琰
始建城於章貢二水間(《太平寰宇記》卷一〇八)
東晉義熙七年(411年)

毀於兵燹,遷水東七里鎮(盧循、徐道覆起義毀城)(《讀史方奧紀要》卷八十八)
梁承聖元年(552年)
(疑為)陳霸先
遷回章貢二水間(《太平寰宇記》卷一〇八)
隋末(約616年)
修為皇城(實為“子城”)
唐末

裏城

被稱為“府署”
清初
明:楊廷麟萬元吉。清:金聲桓柯永盛
毀於兵燹(明、清鼎革之戰(贛州之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