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玉

(唐朝起義軍領袖)

鎖定
高玉(?~764年),字號不詳,延安郡金明縣(今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人。唐朝時期南山五穀起義領導者。
本    名
高玉
所處時代
唐朝
逝世日期
廣德二年十二月
主要成就
唐朝起義軍領袖
唐廣德元年(763年)十月至二年(764年)十二月,高玉在南山(即終南山,在今西安市南)五穀領導的反唐鬥爭。 廣德元年十月,吐蕃進攻唐京城長安,唐代宗李豫逃往陝州(治陝縣,今河南三門峽西),文武百官紛紛逃亡。高玉聚集潰散官軍和長安郊區農民組成義軍,在吐蕃退走後,以長安以南南山的斜谷、駱谷、蘭田穀、子午谷和衡嶺谷等五座山谷為據點,白天潛伏,夜晚活動,在東起虢州(治弘農,今河南靈寶),西至岐州(治雍縣,今陝西鳳翔)廣大地區,攻州打縣,搶劫地主豪富的資財,有產者惶恐不寧,直接威脅着朝廷。
二年正月十九日,唐代宗命太子賓客薛景仙為南山五溪谷防禦使(一説五穀使),率兵招撫征討義軍。高玉利用山林險要與其周旋,同時“西與犬戎連接,北與逆黨交通”(《文苑英華》卷637)協同作戰,致使薛景仙出兵數月未果。十一月,唐代宗又詔令兵部尚書李抱玉兼任鳳翔節度使,率重兵討伐義軍。李抱玉派人.探得義軍領袖高玉的行蹤後,先分兵把守南山諸山谷,再派牙將(一説兵馬使)李崇客率400名精鋭騎兵,從洋州進行突然襲擊。當時高玉正與義軍將領在桃虢川聚會,猝不及防。高玉妻和子女二人被俘,4500名義軍被殺,8000頭匹牛馬和3000餘器械被掠,義軍潰散。高玉突圍進入南梁州城固縣(今屬陝西)。廣德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被山南西道觀察使張獻誠擒獲,十二月初二就義於長安。
《新唐書·刑法志》記載:“劇賊高玉啖人數千,後擒獲,會赦。唐代宗將貸其死,公卿議請為菹醢,帝不從,卒杖殺之“,吃人數千的高玉最終只是被“杖殺之。 [2] 
廣德元年十月,吐蕃攻破長安。唐代宗李豫逃往陝州,文武百官紛紛逃亡。高玉聚集潰散官軍和長安郊區農民組成義軍,在吐蕃退走後,以長安以南的南山五座山谷(斜谷、駱谷、蘭田穀、子午谷和衡嶺谷等)為據點,採用游擊戰和運動戰的方針,劫富濟貧。唐代宗命檢校太子賓客薛景仙、兵部尚書李抱玉兼,率領重兵討伐義軍。 [1] 
廣德二年,高玉兵敗,為山南西道觀察使張獻誠所擒,就義於長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