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淑珍

(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

鎖定
高淑珍,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司各莊鎮窪裏村村民。 [3-4] 
2013年2月19日,因14年間收教近百名殘疾孩子被評選為“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2013年9月26日被評為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助人為樂模範。 [1-2]  [6] 
中文名
高淑珍
國    籍
中國
職    業
農民
出生地
河北灤南縣

高淑珍人物事蹟

高淑珍
高淑珍(13張)
高淑珍的兒子王利國4歲那年得了類風濕,渾身骨節錐心般疼痛,不分日夜地哭鬧。病在兒身,疼在娘心。高淑珍帶着兒子輾轉北京、天津、大連等地的多家醫院,光醫藥費就花去了幾萬元錢,但最終兒子還是落下了殘疾。
到了該入學的年齡,每天一到放學的時候,王利國就坐在自家大門前,看到一個一個學生從門前經過,心想:“如果我能上學該有多好啊!”他懇求媽媽送自己去學校上學,“我想念書,以後要當醫生,專門治類風濕。”由於行動不便,王利國無法和同齡人一樣揹着書包去上學。看着兒子渴望又失落的眼神,高淑珍整夜整夜地失眠了,“兒子腿腳不行,不能再不讀書呀。”高淑珍安慰他説:“咱家離學校遠,趕明兒媽媽在炕頭給你辦個學校。”
不久,細心的高淑珍發現,附近村莊裏也有一些因肢殘而不能入學的兒童,他們對讀書同樣充滿了渴望。高淑珍説:“教一個孩子是教,教兩個孩子也是教。讓他們學到知識,以後還能混口飯吃。”
記不清有多少回被當成上門推銷的小販而吃閉門羹,又有多少回被不理解自己一片苦心的村裏人嘲笑為“有毛病”。高淑珍始終堅持着自己的信念,“孩子們肢殘心不殘,讓他們學點知識,長大了有個一技之長,也不至於成為社會的負擔。”
1998年4月,她的“炕頭課堂”開講了,老師是被她“拉下水”的女兒王國光。5個孩子、4張課桌、2塊小黑板、借來的舊課本……高淑珍終於在自家小院裏如願以償地聽到了琅琅讀書聲。
每個殘兒的家庭都是不幸的,都已為孩子治病傾其所有。同病相憐的高淑珍深知這一點,所以她從未向這些孩子收過一分錢。14年間先後收教了近百名殘疾孩子,高淑珍的承諾始終如一。幾十個孩子的生活重擔,壓在了高淑珍一家人的身上。
高淑珍 高淑珍
從這羣患有腦癱小兒麻痹症、類風濕等病症的孩子們住到她家那天起,她沒在飯桌上正經吃過一次飯,睡覺沒脱過一次衣服。清晨4點多鐘,孩子們還在熟睡,高淑珍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孩子們吃飯的時候,她盛飯、倒水,孩子們的飯不夠了,她又急急忙忙地重做;等孩子們都吃完了,剩下了她就隨便扒拉一口,沒剩飯她就乾脆不吃了。每晚睡前,她輪流給孩子們按摩;給孩子們逐個接尿;哄着最小的孩子睡去;每兩小時起來一次叫孩子們小解……冬天她怕孩子們冷,就一直燒着爐火,直到深夜。等屋子足夠暖起來,把爐灰掏得乾乾淨淨了,她還要打着手電再逐屋檢查一遍。

高淑珍社會影響

高淑珍領獎 高淑珍領獎
灤南縣司各莊鎮窪裏村高淑珍和王國光、嚴文傑、王利忠、吳立軍、魏小堯、任麗華等志願服務羣體,14年間收教近百名殘疾孩子的動人事蹟日前被中央電視台報道後,中宣部和中央文明辦領導高度重視,十分關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責成中央文明辦進一步瞭解情況,並在之後形成的調查報告上專門作出批示:“恩將德報,好人好報,好人多。”
省委書記張慶黎批示:把高淑珍和嚴文傑、任麗華等志願服務羣體的事蹟挖掘好、總結好、推廣好,推動學雷鋒活動深入紮實開展。
市委書記王雪峯批示:高淑珍等志願者收教殘疾孩子的事蹟十分感人,是一個學雷鋒、志願服務的好典型,應大力宣傳倡導。

高淑珍獲獎記錄

201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2013年2月19日晚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台舉行。河北農民高淑珍14年來她用自己的愛心幫助39位失學殘疾兒童走上了求學的道路。她大愛無疆的寬廣胸懷和堅持不懈的韌勁打動了大家。
領獎 領獎
頒獎辭: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有了愛,小院裏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樸,你灑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生長成參天大樹。
推選委員陳彤:14年的奉獻讓愛變成了接力賽。志願者讓愛心小院更幸福。這一切都緣於這個普通的農村婦女。
推選委員吳王振耀:十幾年如一日為一羣不幸的孩子擋風遮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懷使她成為最偉大的母親。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