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思好

鎖定
高思好(?-574年),北齊南安王,神武帝高歡從子上洛王高思宗之弟。 [1]  武平五年(574年),起兵造反,被後主高緯誅殺。 [6-7] 
全    名
高思好
別    名
南安王
高思孝 [2] 
所處時代
南北朝(北齊)
民族族羣
漢族
逝世日期
574年(武平五年二月辛丑)

高思好人物經歷

高思好早年經歷

高思好原本是浩氏的兒子,高思宗收養他作為自己的弟弟,但待他很不好。高思好年輕時跟隨高澄從事騎射之事,到高洋稱帝時,擔任左衞大將軍。他原名高思孝,天保五年,高洋討伐柔然時,很欣賞他的勇猛,對他説:“你打敵人如同鶻鷹捕殺烏鴉羣一樣勇猛,應當多思考好事。”於是就把他的名字改為思好。高思好後來歷任尚書令、朔州道行台、朔州刺史、開府、南安王,很得邊境地區百姓的擁護。 [2] 
後主高緯時,斫骨光弁奉朝廷之命出使到鄴城,高思好迎接他非常恭敬,而斫骨光弁卻傲慢無禮,因此高思好心懷怨恨。 [3] 

高思好起兵造反

武平五年(574年),高思好舉兵反叛。他給幷州各位貴族的信中説:“皇上從小生長在深宮之中,不能辨別人的善惡真偽,親近兇惡狡猾之人,疏遠忠誠善良之士。於是使得那些受過刀鋸酷刑的罪犯,地位顯貴,超越朝廷重臣;那些胡人商賈之類,專擅朝廷大權,剝削百姓,搶掠市場。皇上又不善於聽取接受意見,專行暴虐殘忍之事。把自己的母親胡太后囚禁在深宮之中,不再盡人子的孝道;把兩個弟弟高儼高綽殘害殺戮,完全斷絕了兄弟之間的親愛之情。他又縱容皇子們在東城門搶別人的馬,讓斫骨光弁在西市捉鷹,給寵物駁龍封了個儀同三司的官號,給到處逍遙的庸碌之輩封了郡君的爵號,讓這些人像狗馬一樣地排列在百官班位之中,榮耀地超過了朝廷大臣。百姓們不堪忍受這些暴政,這是國家動亂的根源。趙郡王高睿,確實是皇族中的英才,是國家的重託;左丞相斛律光,世代是朝廷的元老大臣,威望遠著鄰國,但他們無罪無過,突然遭到誅殺。我既然忝列皇族,實際上也蒙受過皇上的特殊獎賞,現在我便要統領義兵,誓除皇上身邊的奸邪之臣。希望你們瞭解我的一片忠心,不要對我產生疑惑。”這封信是行台郎王行思起草的。 [4] 

高思好兵敗被誅

高思好到了陽曲,自稱大丞相,設置百官,任命行台左丞王尚之為長史。武衞趙海在晉陽掌管軍隊,當時事出突然來不及奏報,就假傳皇帝的詔令發兵抵抗高思好。士兵們都説:“南安王來了,我們只需要喊萬歲迎接他就行了。” [5] 
皇帝高緯聽説高思好叛亂,派唐邕莫多婁敬顯劉桃枝、中領軍厙狄士文快馬前往晉陽,高緯也率領軍隊繼續前進。高思好的軍隊被打敗,他和王行思投水而死。他部下二千人被劉桃枝包圍,劉桃枝一面殺敵一面招降,但他們始終不投降,直到全部被殺。 [6] 
高思好死後,高緯將他暴屍七日,然後剝皮焚燒,王尚之在鄴市被烹殺。高緯又命令內官在宮內射殺了他的王妃李氏,並將李妃放火焚燒。 [7] 
在高思好叛亂前五十天,有人告發他謀反。韓長鸞的女兒嫁給了高思好的兒子,所以上奏説有人誣告各位貴族,事情相互牽涉攪擾,不殺就不能平息以後的事端,於是高緯殺了告發高思好的人。高思好謀反被誅後,他弟弟伏在宮殿下請求皇帝追贈他的哥哥,但韓長鸞不為他通報。 [8] 

高思好家庭成員

高思好本姓浩,被高思宗收養,因此只是高氏的養子,並無血緣 [2] 
兄長:上洛王高思宗 [2] 
堂伯:北齊神武帝高歡 [1] 
妻子:李妃,武成帝高湛嬪妃李夫人之姐,高思好被誅後亦被燒死 [9] 
兒子:高某,娶韓長鸞之女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