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彩霞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

鎖定
高彩霞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特聘核心骨幹”研究員,遺傳發育所分子農業生物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14] 
中文名
高彩霞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甘肅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14] 
主要成就
全國創新爭先獎(2017年)
主要成就
《Nature》十大中國科學之星 [11]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務
第五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
職    稱
研究員
性    別

高彩霞人物經歷

1991年甘肅農業大學學士。1994年甘肅農業大學碩士。1997年中國農業大學博士。1997-1998年丹麥DLF-Trifolium公司科研部博士後。1998-2009年丹麥DLF-Trifolium公司科研部Research Scientist,課題組長。
2016年6月,高彩霞當選第五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 [1] 
2021年8月1日,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佈,高彩霞位列其中 [8] 
2021年11月15日,入選第六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組成人員擬定名單。 [9] 
2020年,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團隊開發出“升級版”高效新型引導編輯器. [10] 
2023年8月,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15] 

高彩霞研究方向

(1)禾穀類植物遺傳轉化方法以及重要功能基因分子生物學研究;
(2)小麥族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突變體庫的建立、重要突變體鑑定以及相應基因的功能分析

高彩霞主要成就

建立高效的禾穀類植物遺傳轉化平台、分離控制該類植物發育、生殖、環境適應性生物量和產量的重要基因並將其應用於麥類作物的遺傳改良。
作物設計師
高彩霞
高彩霞(1張)
一開始,植物生物學家高彩霞對使用CRISPR–Cas9技術進行基因編輯有些猶豫。這一技術正在橫掃全世界的生物學實驗室。她的實驗室已經使用舊技術實現了82個基因的突變,轉用新技術的念頭讓人畏懼。“一開始,我遇到了一些阻力。”高彩霞説,“然後我們決定:無論如何,我們都得試試。”
在一年的緊張工作後,她在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實驗室第一個在農作物,特別是小麥和水稻上成功使用了這項簡潔的革命性基因編輯技術(Q.Shan et al.Nature Biotechnol.31,686–688;2013)“如果我們在基因工程方面獲得了任何經驗的話,那就是必須靈活行事,適應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明尼蘇達大學的植物生物學家丹尼爾·沃伊塔斯(Daniel Voytas)説,“彩霞就有適應的能力。”
在她的整個職業生涯中,高彩霞一直都在適應新變化。上大學時,高彩霞本想學醫,但被分配到了農學專業。她説:“我對農學一點也不感興趣,但我的信條一直都是:只要幹這一行,就要盡力而為。”在完成關於草原生態學的博士研究後,高彩霞再次轉行,在丹麥羅斯基勒市的丹農種子公司(DLF)從事植物基因工程工作。
高彩霞需要找到將外來基因植入草中的方法。據DLF的研究總監克勞斯·尼爾森(Klaus Nielsen)表示,這項工作非常磨人。許多草類都難以改造,而且每一個物種——或者甚至同一物種內的基因變異型——都有可能需要特殊的生長條件組合。高彩霞以樂觀著稱,但有些時候,尼爾森也能看出她正備受煎熬。
即便如此,她仍然沒有放棄。“到最後,她能在顯微鏡下看到其他人都看不到的東西。”尼爾森説,“每一次,她都在做出突破。”
在高彩霞任職於DLF公司的12年裏,她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完成了對幾種性狀的基因改造,包括控制重要草種的開花時間。但歐洲對基因改造作物的懷疑讓她對自己的工作能否走出實驗室感到悲觀。“讓一種作物上市非常困難,到最後,工作本身也無法再激勵你了。”這一點,以及讓自己的孩子回到中文和祖國文化環境的願望讓她選擇了回國。
在北京,高彩霞解決了小麥基因編輯的難題。小麥的基因工程以高難度著稱,部分原因是許多小麥株系都是六倍體。很快,她就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小麥基因工程專家了,沃伊塔斯説。
高彩霞對自己回國的決定感到很滿意。中國對資助農業研究的重視程度要高於歐洲。中國政府已經批准了幾種用更早的基因工程技術培育的作物,但在最近,審批的速度已經慢了下來。此外,中國也尚未決定如何監管基因編輯作物。
但高彩霞仍然對自己的一些成果進入市場感到樂觀。與此同時,她的實驗室培育的一種抗病小麥正在被一家美國公司進一步開發。作為一名樂觀主義者,高彩霞拒絕接受公眾對轉基因生物的恐懼。“如果我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些人,詢問他們(對轉基因生物的觀點),他們會説一點也不想要轉基因生物。我就會停下來教育他們。他們都大感驚訝。” [4] 
2022年,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儲成才團隊和高彩霞團隊找到了調控水稻、小麥穗發芽問題的兩個“開關”,包括負調控種子休眠的關鍵基因SD6和正調控種子休眠的基因ICE2 [12] 

高彩霞社會任職

擔任Cell、Genome Biology等8個期刊編委。 [14] 

高彩霞所獲榮譽

榮獲全國爭先創新獎、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Nature雜誌評選的中國十大科學之星,研究成果入選2016年MIT Technology Review評選的全球十大技術突破。2019、2020、2021年三次入選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2016-2021連續6年獲得中科院優秀導師獎。 [14] 
2017年5月25日,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5] 
2021年3月,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 [6] 
2023年10月,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員 [13] 

高彩霞人物言論

2021年,高彩霞在接受《生物工程學報》採訪時指出,基因編輯動植物“實現精準育種,無需外源基因的整合,所以我認為基因編輯動植物是安全的。”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