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骰,漢語二級字 [3]  作讀骰(tóu)。是一個魚名,也是骨制的賭具,俗稱“色(shǎi)子”。也叫骰子(tóu zi)。 [1] 
中文名
拼    音
tóu
部    首
鄭    碼
LWQX
字    級
二級(5481) [3] 
注    音
ㄊㄡˊ
俗    稱
色(shǎi)子
U
9AB0
GBK
F7BB
筆畫數
13
筆順編號
2554525113554

簡介

(1) 〔~子〕骨制的賭具,正方體,用手拋,看落下後最上面的點數。俗稱“色(shǎi)子”。
〈名〉
(1) 色子 [dice]。通稱骰子。如:骰兒(色子);骰盤(擲色子的盤子);骰局(擲色子的一種聚會);骰子會(以擲色子勸酒)
(2) 魚名 [a kind of fish]
骰,魚名。《閩中海錯疏》:“骰細如米粒,可鮓。”——《字彙補

常用詞組

骰子
tóuzi
[dice] 用象牙、骨頭或塑料做的小四方塊;每面刻有點數;從一到六;常用一對做各種遊戲或賭博;玩法是先搖動骰子,然後拋擲使兩個骰子都隨意停止在一平面上。
足骨 足骨
骰骨屬於短骨,每足共計1塊
如圖《足骨》所示,居於足中部最外側
其內側鄰於外側楔骨
近端相鄰於跟骨前緣
遠端(前段)鄰於第四五蹠骨

古籍解釋

【亥集上】【骨字部】骰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4
廣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𠀤音頭。骰子,博陸採具。《類篇》博齒。《温庭筠詩》玲瓏骰子安紅豆。
《集韻》果五切,音古。股或作骰。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