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新德

(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分子化學家)

鎖定
馮新德(1915年10月12日—2005年10月24日),出生於江蘇吳江,高分子化學家、高分子化學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3] 
馮新德1937年從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 [8]  ,先後擔任雲南大學化學系教員、重慶中央工業專科學校教員、浙江大學化工系講師 [6]  ;1945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生;1948年獲得美國諾特丹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回國擔任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兼輔仁大學化學系教授;1949年在中國率先開設高分子化學課程;1952年由於院系調整,擔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兼高分子化學教研室主任 [10]  ;1956年兼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77年兼任中國科學院感光研究所研究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委員(院士);2005年10月24日逝世,享年90歲 [6] 
馮新德長期以來從事高分子化學教學與基礎研究 [1] 
中文名
馮新德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吳江
出生日期
1915年10月12日
逝世日期
2005年10月24日
畢業院校
美國諾特丹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高分子合成化學》
主要成就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馮新德人物生平

馮新德
馮新德(3張)
1915年10月12日,馮新德出生於江蘇省吳江縣同裏鎮。
1933年,考入東吳大學(現蘇州大學 [5]  ,次年轉入清華大學化學系
1934年—1937年,在清華大學化學系學習,並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1938年—1939年,擔任昆明雲南大學化學系教員。
1940年—1941年,擔任重慶中央工業專科學校教員。
1942年—1945年,在位於遵義的浙江大學化工系就讀研究生,師從系主任李壽恆教授,後當講師教《有機化學》 [9] 
1945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生。
1946年—1948年,前往美國印地安納州諾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研究院學習,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948年—1952年,擔任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兼輔仁大學化學系教授。
1952年,由於院系調整,擔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
1952年—1986年,兼任北京大學高分子化學教研室主任。
1953年春,經中國科學院計劃局安排去上海調查塑料工業,三週後寫出《上海塑料工業調查》報告。
1954年,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委派黃耀曾研究員來北京籌建化學研究所,馮新德被聘為籌備委員會委員。
1955年,受任中國科學院高分子委員會委員,在王葆仁主任委員的主持下,參加了有關高分子化學的各項規劃工作。
1956年,兼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1977年,兼任中國科學院感光研究所研究員。
1980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委員(院士)。
2005年10月24日,逝世 [6] 

馮新德主要成就

馮新德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馮新德的領域涉及烯類自由基聚合與電荷轉移光聚合以及接枝與嵌段共聚合。在生物醫用高分子方面重點研究抗凝血材料與藥物控釋體系以及高分子老化與生物老化的初始反應機理 [1] 
  • 學術論著
根據2020年4月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馮新德先後發表中英文論文200餘篇,並著有《高分子合成化學》一書,上冊於1981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下冊尚未出版 [7] 
  • 學術交流
1984年,在日本京都舉行的第一屆日本高分子學會國際高分子會議上,馮新德的《合成生物醫用高分子的進展》報告受到矚目,獲得大會頒發的演講獎。同年,擔任日本京都大學醫用高分子與生物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到日本講學。
1988年,受聘為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生物工程中心客座教授,並進行國際合作研究 [7] 
  • 承擔項目
根據2020年4月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馮新德先後負責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分子化學方面的重大、重點項目,計有“七五”期間的“烯類雙烯類聚合反應研究——機理、動力學及產物結構調節”和“八五”期間的“烯類聚合反應與產物精細化的研究”、“生物材料研究” [7]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0年4月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馮新德先後獲得國家級獎勵6項 [7]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86年
胺存在下的烯類聚合與引發機理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87年
胺存在下的烯類聚合與引發機理
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1987年
正離子開環聚合‘活性’鏈的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0年
烯類自由基聚合引發體系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甲類)二等獎
2000年

中國教育部生物醫學高分子研究一等獎 [4] 

馮新德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馮新德認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固然都很重要,但是最根本的是要出人才。在教學上馮新德非常重視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要求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他講課生動活潑,內容豐富,條理清晰,博得學生的好評。這和他有廣博的知識與認真備課是分不開的。他常把教師喻為園丁,如果澆花用一擔水,則缸裏要挑足十擔以上的水,要勤挑水,要認真備課 [4] 
  • 講授課程
1949年,馮新德於清華大學首次講授高分子化學——聚合反應課,1952年院系調整後,他到北京大學開設高分子化學課,指導研究生論文,並籌建高分子化學實驗 [4] 
  • 指導學生
1953年,馮新德招收高分子化學研究生,1955年培養了首批高分子專業畢業生。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以來,他培養了碩士、博士研究生40多名 [4] 
  • 學科建設
1958年,在馮新德的倡導下,北京大學成立了全國第一個高分子化學教研室。從那時起他任教研室主任直至1986年 [4] 

馮新德榮譽表彰

1980年11月,馮新德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委員(院士) [1] 

馮新德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57年—1986年
《高分子通訊》副主編
1978年
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屆至第二十二屆理事會理事,高分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83年
1986年
高分子學報》主編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主編 [7] 

馮新德個人生活

  • 婚姻情感
馮新德接受清華大學聘請於1948年9月回到上海,新婚不久即偕同夫人葉學潔乘船北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一年回到清華園 [7] 

馮新德人物評價

馮新德為發展中國高分子科學事業和高分子化學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馮新德的一生貢獻給了科研和教育。科研方面,他虛心求學,留洋歸來,成為中國高分子領域開拓者。在教育領域,他嚴謹治學,桃李滿園,不重數量而重質量,為中國科研事業的傳承與發展培養了可靠人才。他的一生是有高度的,對後世的影響是有廣度的,這種嚴謹奉獻的人生觀值得新一代謹記並學習 [4] (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評)
馮新德在中國高分子化學學科的發展、教書育人、國際交流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做出的卓越貢獻,不愧為一代學術大師 [3] (北京大學教授丘坤元評)

馮新德後世紀念

  • 馮新德高分子獎
紀念馮新德先生誕辰100週年座談會
紀念馮新德先生誕辰100週年座談會(3張)
2006年,為紀念馮新德先生對中國高分子科學的貢獻,由Elsevier出版社在設立“馮新德高分子獎”,以獎勵發表在Polymer 期刊上年度中國優秀文章之作者 [2] 
  • 紀念馮新德先生誕辰100週年座談會
2015年是馮新德先生百年誕辰,由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與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軟物質科學與工程中心共同主辦的“紀念馮新德先生誕辰100週年座談會”於2015年11月29日在北京大學化學學院舉行。出席座談會的主要是馮新德先生的學生、馮先生曾經工作過單位的代表、以及北京大學化學學院高分子系的全體師生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