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達

(中共上海市委原副秘書長,解放日報原黨委書記、總編輯,文匯報原黨委書記、總編輯)

鎖定
馬達,(1925-2011),1925年3月23日出生於安徽安慶,回族。 [5]  長期從事新聞工作,傑出的黨的新聞工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原副秘書長,解放日報原黨委書記、總編輯,文匯報原黨委書記、總編輯。 [4]  新中國成立後在《蘇南日報》《勞動報》《解放日報》任職。曾任《文匯報》總編,兼上海社聯常委、中國新聞學聯合會副會長、全國記協理事、《當代中國》叢書上海卷副主編。早年寫有大量新聞、通訊和專訪文章,著有《工業戰線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等。還從事新聞理論和新聞業務的研究,著有《報紙的新聞改革》《關於新聞的指導性》(獲上海市1979—1985年哲學社會科學論文獎)等論文。2011年9月6日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 [2] 
中文名
馬達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回族
籍    貫
安徽省安慶縣
出生日期
1925年
逝世日期
2011年9月6日

馬達人物簡介

馬達出生於1925年,1937年抗戰爆發後從家鄉安慶逃難到上海,寄居在親戚家中。在上海讀初中時,馬達就開始參加中共地下黨組織的活動。1941年初皖南事變發生,馬達離開上海,來到新四軍蘇中根據地,當年加入共產黨。1942年,蘇中根據地創辦油印的《濱海報》,馬達被調到報社,由此開始了新聞從業生涯。也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馬達開始後從事新聞工作,歷任《濱海報》《蘇中報》《羣眾報》記者。馬達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曾兩次立功受獎。1952年任《勞動報》總編輯、社長,1958年起到上海市委工作,曾任市委副秘書長,《解放日報》黨委書記、總編輯。1977年,馬達任《文匯報》黨委書記、總編輯。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積極宣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的方針,對新聞改革作了一系列創造性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在他主持工作期間,《文匯報》發表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作品,最先報道話劇《於無聲處》,刊登小説《傷痕》,為新時期撥亂反正和思想解放作出了貢獻。離職休養後,馬達同志仍然關心新聞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撰寫了大量新聞理論和業務論文,為新聞改革貢獻智慧。縱觀馬達新聞從業生涯,他創造了很多輝煌:曾在9張報紙工作,其中在5家報社任總編輯;擔任總編輯時《文匯報》發行量達到170多萬份高峯。 [1] 

馬達人物事蹟

1978年8月到10月《文匯報》在連續三個月間,刊登小説《傷痕》,推動“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為一出普通工人創作的話劇《於無聲處》搖旗吶喊,領撥亂反正的風氣之先,改變了現代歷史。而主導這一切的正是馬達。
拍板刊登小説《傷痕》
1977年9月底,馬達作為“清查組”副組長進駐《文匯報》。那時的《文匯報》,被認定為“四人幫”的“幫報”。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正是發表在此報上,它成為張春橋、姚文元的喉舌,一篇又一篇社論被《人民日報》所轉載。沒有經歷過1976年到1979年這三年的人,容易把中國從“文革”結束到“改革開放”之間的社會進程想象得順理成章、一馬平川、萬眾歸心。但這不是事實。事實是,那個時候的人們剛從腥風血雨中走出,心有餘悸、噤若寒蟬。那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還沒有召開,全國的政治空氣非常壓抑,反映到報刊上便是一片沉寂。而已被任命為《文匯報》黨委書記兼總編輯的馬達不甘心面對這片沉寂,他認為這將阻礙撥亂反正進程。思想如果禁錮,報刊將無所作為。他在等待一個機會,讓《文匯報》精彩奪目地亮出立場。1978年8月,馬達瞭解到,復旦大學出了一篇引起全校轟動的小説——盧新華的《傷痕》。馬達囑咐記者把那篇文章弄給他看看,並在閲讀之後,果斷地以一個版予以發表。小説發表後,被全國20多個省、市廣播電台先後播發,掀起傷痕文學浪潮。 [3] 
借夏徵農之口談“真理標準”
正當“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得轟轟烈烈的時候,在上海卻冷冷清清。在此背景下,《文匯報》先後向市委送過9篇闡述“真理標準問題”的理論文章,都被壓下不準發表。1978年9月26日,復旦大學黨委舉辦黨員幹部讀書班,現場的黨委書記夏徵農不顧禁令在會上大談“真理標準問題”討年論的意義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重要性。馬達靈機一動讓記者根據夏徵農的講話寫一則新聞,在徵得夏徵農的同意後,將此新聞放在《文匯報》頭版刊出,並配以通欄標題《復旦大學討論真理標準問題》。因為夏徵農是一位有影響的老同志。新聞發表後,宣傳部門負責人知道是夏徵農讓報紙發表的,就無話可説了。借夏徵農這棵“大樹”,馬達還將虞丹寫的《讀馬克思的一封信——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在同一天的《文匯報》上。《文匯報》由此打破了上海報壇的沉寂,成為在上海報紙上展開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先聲。 [3] 
《於無聲處》響驚雷
話劇《於無聲處》是《文匯報》文藝部記者周玉明發現並報道的。她寫的通訊送總編室審閲,馬達在閲讀之後,提出要親自看看這齣戲,並流着淚看完了這部戲。馬達知道,要把《於無聲處》的報道做大做足,光憑一篇通訊是不夠的。於是,在1978年10月21日刊登周玉明所寫的通訊之後不久,《文匯報》刊發了由王家熙撰寫的評論《寒凝大地發春華》,緊接着在10月28日,調動一切手段,幾乎動用整張才4個版的報紙的全部版面資源,像專題號外似的宣傳《於無聲處》。其中一版發表消息和讀者來信摘編,二版至三版刊登劇本(從10月28日到30日,一連3天用3個半版面登完劇本全文)。頭版那個消息,頂天立地,豎立在一版右邊,其主標題是馬達冥思苦想了兩個小時的成果:《於無聲音處》響起時代最強音。《文匯報》對《於無聲處》的宣傳創造了諸多奇蹟。它讓一出普通工人創作的羣眾戲劇在短短一個月內有2700多個劇團同時排演,很快成為新中國話劇觀眾人次最多的一部戲,並因其政治意義被載入中學生歷史教科書。就在話劇《於無聲處》進京演出的那段時期,《文匯報》在全國範圍內的發行量扶搖直上,從I978年初的40萬份升到173萬份。
馬達的“三部曲”,不僅改變了《文匯報》過去的形象,更將該報帶人前所未有的輝煌。而在報界,馬達也贏得了“馬大膽”的稱號。 [3] 
參考資料
  • 1.    華文庫知名報人  .華文庫[引用日期2012-09-20]
  • 2.    上海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研究室編,上海社會科學界人名辭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2,第362頁
  • 3.    馬達和30年前的“文匯報三部曲”,揚州時報,2008.11.29,第A15版
  • 4.    馬達——傑出的黨的新聞工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原副秘書長,解放日報原黨委書記、總編輯,文匯報原黨委書記、總編輯,東方早報首席顧問,2011年9月6日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86歲, 東方早報,2011.09.07,第B02版
  • 5.    文匯報原黨委書記、總編輯 馬達同志落葬上海福壽園,上海文匯報,2012.05.10,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