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跡塘

鎖定
馬跡塘鎮是桃江縣第四大鎮,僅次於桃花江鎮、灰山港鎮與武潭鎮。位於桃江西部,與安化接界,距縣城45公里,207國道、桃懷公路貫通全境,資水三面環繞,水陸交通便利。特別是二廣高速公路通過鎮區,並在距鎮中心區一公里處有一出口。高速公路通車後,馬跡塘至廣州只需6個小時的車程,207國道正準備擴寬,桃馬二級公路的擴建已動工,益馬高速已立項。馬跡塘鎮將成為益陽、桃江及周邊地區快速至“珠三角”,粵港澳的交通樞紐,成為益陽市承接沿海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又一個平台。
中文名
馬跡塘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桃江西部
郵政編碼
413405
人口數量
約7萬人
著名景點
九崗山
車牌代碼
湘H

馬跡塘地理位置

馬跡塘鎮是桃江縣第四大鎮,小於桃花江鎮、灰山港鎮與武潭鎮。桃江縣城沿資江西上約40公里至湖光璀璨的馬跡塘電廠,或經省道308線從益陽市至馬跡塘70公里,便到了桃江縣的西大門,聞名遐邇的湘中北商埠古鎮——馬跡塘鎮。
馬跡塘,地處資江中游,東通洞庭,西連湘黔,北達巴蜀,南扼衡嶽,自古為湘中去湘西北交通樞紐。

馬跡塘地名的由來

馬跡塘源淵於“關公躍馬沂溪”的傳説。相傳,三國赤壁大戰破曹後,吳國孫權多次向蜀國劉備討還荊州,劉備拖延不還,並派大將關羽領兵經常在洞庭湖益陽一帶巡邏,阻止吳軍西進。一日,關羽帶幾名輕騎深入吳地,不料被吳軍發現。吳軍將領率精兵拼命追趕,想活捉關羽以換回荊州。關羽進退兩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隨關羽出生入死南征北戰的坐騎赤兔馬,一聲長嘯,騰空而起,一足點過沂溪河中微露水面的一塊礁石,馱着關羽躍過了沂溪。關羽化險為夷,驚魂甫定,回望河中礁石留下馬足痕跡,便問當地鄉民,這是什麼地方?鄉民搖頭説,這小小地方哪有什麼名字。關羽深思片刻後對鄉民説,以後這裏就稱馬跡塘吧。於是,這個地方因關羽賜名而興起。如今,在沂溪河中的那塊礁石上,碩大的馬跡印仍清晰可見。同治《益陽縣誌》有馬跡塘傳説這一記載。

馬跡塘發展歷史

馬跡塘歷史悠久,有千年古鎮之説。早在隋朝,有文字記載的就有袁、馬兩姓土著居民居此。宋太平興國(981)年間,馬跡塘屬梅山蠻地帶,這裏居住着土著瑤族,在梅山首領扶漢陽的帶領下抵禦宋軍鎮壓,勢力擴展到東至安化司徒嶺,西抵邵陽白沙岩,南至湘鄉佛子嶺,北至桃江泗裏河,並在七星、梅子、白沙、首溪、蜉遊等築五寨以防守駐屯,其中首溪寨就在時屬馬跡塘範圍的築金壩。當時的梅山瑤民常伴溪洞而居。這裏至今仍遺留有尋溪、合溪、南山洞、檀木洞、拖木洞等有關溪洞地名20多處。明朝,江西等地多有移民來此居住經商。清嘉慶期間,馬跡塘為益陽西路塘汛之一,逐步發展成新化、安化等地民間貨物集散地,自此,馬埠港灣貿易日趨繁榮,船隻排筏運輸漸增,店鋪相對集中。據民國《益陽縣誌》載:馬跡塘是益陽上鄉第一市,街長三里,貨物殷實,有牙行(貿易中介)20多家,商店400餘家,建起了“四庵七祠八座廟”。形成三街六巷九碼頭,72家客棧,特別是從水道看馬跡塘街,70年代前的木吊腳樓成為資江風光一絕,是資江中游最繁華的重要商埠碼頭。

馬跡塘馬跡塘之戰

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佈《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隨即百萬雄師過長江,全國革命節節勝利。但在益陽,國民黨反動勢力仍在作垂死掙扎。華中剿共總司令白崇禧從武漢退據湖南,手中尚有5個兵團,共20餘萬人,其中11兵團和103軍駐益陽。還有湖南保安總隊長謝家駒親自掌握的四縣(益陽、安化、漢壽、沅江)聯防指揮部及益陽保安團等地方反動武裝。資水兩岸,一片白色恐怖,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1] 
8月1日,益陽地下黨對迎接解放工作的形勢作了具體研究,估計解放軍是從常德方向進入益陽,指派中共黨員詹沃臣於當晚和蔡杞材派來的電話班鄒班長攜帶話機出發,第二天上午10時在漢壽軍山鋪與常德的人民解放軍接通了電話,向他們提供了“國民黨11兵團已向馬跡塘方向逃竄”的情報,人民解放軍根據這一消息,部隊立即改從黃土店直奔馬跡塘。
8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四野13兵團49軍先遣147師440團,接到上級命令後,便從常德出發,飛速行軍,於3日凌晨4時到達馬跡塘對岸的蓮花坪渡口。
8月3日天亮前,解放軍440團3營副營長徐鋭松帶領9連從蓮花坪渡口下首偷渡到對岸,只打了幾槍,便把駐在街下首保安團這個連收拾了。
與此同時,3營營長餘振江帶領7連從大河口渡資江。這時,馬跡塘街上的敵人知道了解放軍已近在眼前,便用機槍封鎖渡口。3營營長立即挑選出十來個會游泳的勇士,下水攀援木船擋住掃射,隨船前進,並以輕重機槍掩護,進行強渡。經半個多小時,便勝利登岸。
從資江下游過河的9連乘勝向街頭壓過來,上午8時戰鬥結束,共俘保安團官兵300餘人和全部船隻。
10時左右,440團全團開進馬跡塘。剛安營部署就緒,3營抓到了1個國民黨軍官,團政委許長庚立即審問。俘虜供稱他是到馬跡塘看房子的,他們不曉得解放軍已到了馬跡塘。他們有103軍的2個師、97軍的1個師共約2萬餘人,計劃於翌日拂曉到馬跡塘,經此往湘西及廣西。我軍440團立即將這一重要情報用電台向師部作了報告。  黃慄洑位於桃江縣馬跡塘與泗裏河的中間,是沂溪河的一個深潭大洑。洑即水流回旋處。上有巖山石壁,稱黃侖(龍)處於山脊高地。對河叫泥灣裏,通馬跡塘。
4日凌晨,國民黨軍隊從大慄港、竹金壩、戴家衝擇小路,倉皇向安化、新化往湘西和邵陽方向連夜逃竄。因而與解放軍在黃慄洑狹路相逢。開始,雙方互不摸底,440團團長令前衞1營1連向敵人衝鋒,敵人用猛烈火力迎擊,兩次衝鋒均未得手,戰士傷亡慘重,連長壯烈犧牲。團長判斷面前是強敵,於是命令全團各部搶佔周圍每一個山頭,形成沂溪河連綿九里的山樑山崗上的爭奪戰。
440團警衞連剛登上一個山頭,前面山樑上撲來兩個營的敵人。當時,正是黑夜,霧特別大,雙方弄不清對方是敵是友。警衞連在這邊喊話,我們是八大隊警衞連(是當時部隊用的代號),敵人喊他們是3營7連。警衞連喊話的是朝鮮族人,講不好普通話,那邊聽不懂,這樣雙方吵起來。後來,雙方吹號,都對不上號。團作戰股長崔嘉祥上去查清情況,發現對方那頭的帽徽是“青天白日”,證實是國民黨部隊,便命令開火。雙方相距只十來米遠,而敵人有兩個營的兵力,敵我力量懸殊很大。在這緊要時刻,3營副營長帶8連上來了,他們丟掉了揹包,從山下衝上來,才把敵人擊退。雙方對峙在山脊上,警衞連只剩下幾十個人了,李連長也光榮犧牲。
上午10時,原來留給師部的440團2營歸還建制,在1營左側進入戰鬥。該營4連剛佔領一個山頭,敵人也企圖奪取這個山頭。4連立即向敵人開火。敵人反覆衝鋒,先上一個班,後上一個排,最後上一個連,都被4連擊退,陣前橫豎躺下敵屍百餘具。
440團與敵軍在黃慄洑的戰鬥在激烈進行,雙方都無法按原計劃方向行進。
正當440團在黃慄洑與敵人交戰的時候,441團在馬跡塘街後伍家侖一帶與敵軍展開了殊死戰鬥。441團於4日凌晨3時趕到馬跡塘,立即按照師部命令去搶佔伍家侖。1營長去前線弄清敵情,剛動身,敵人就朝解放軍開火了。1營長原以為是昨天從馬跡塘街上跑出來的那一股保安團,其實不是,而是為了趕近路從竹金壩直插伍家侖的103軍。發現敵人正在山那邊向山頂衝,441團立即開火,敵人反覆衝鋒,均被擊退。
伍家侖的西南面是鑼鈸寨,被103軍佔領。解放軍兩顆炮彈擊中了敵羣,一堆就炸死60多人。441團直屬迫擊炮連趕來投入戰鬥,大大地發揮了威力。
下午4時許,人民解放軍師部的山炮營趕到蓮花坪,隔江向敵軍陣地發了幾炮,國民黨部隊知道是解放軍的主力部隊到了,面對強大火力攻擊,不敢繼續對陣。 [1] 
解放軍及時打掃戰場,得到了大批軍用物資。在資江沿岸大慄港一帶,為國民黨軍隊運送軍需物資的民船有100多條,他們是被強迫來的,對國民黨反動勢力早已恨之入骨。船上的物資大多由人民解放軍接收了。但也有一部分船,趁戰鬥混亂之機逃走了。他們把一些武器彈藥甩到了深潭裏,在大慄港、石洞港、樟樹潭甩下的笨重武器不少,若干年後公安部門還收到了民間從河底下打撈出水的重機槍等。那些逃走的船伕有些把運載的貴重物品化為私有、發了橫財。
在馬跡塘戰鬥中,中國人民解放軍49軍147師擊退國民黨97軍、103軍3個師,殲敵1000多名,繳獲大批槍支彈藥及其它軍用物品。這場戰鬥牽制了白崇熹部的西逃,為衡寶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這場戰鬥是衡寶戰役最為慘烈的前哨戰,馬跡塘作為衡寶戰役主戰場而載入史冊。戰鬥殲敵1000餘人,人民解放軍犧牲的300名烈士(據440團政委許長庚《馬跡塘回憶》),就安葬在伍家侖、黃慄洑的各個山頭上。他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永垂不朽。

馬跡塘新中國情況

1927年,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時,就親臨馬跡塘鎮,在天府廟住宿了1晚,召開了農民座談會,調查瞭解了馬跡塘農民運動情況後,取道安化而去梅城。
馬跡塘北靠資江,西臨沂溪,傍水靠山,地處交通要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1949年,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下,所向披靡。8月2日,人民解放軍第49軍147師,在馬跡塘遭遇國民黨103軍負隅頑抗,經過兩天14個小時的激戰,擊潰國民黨西逃3個師,打死打傷敵軍千餘名,俘敵一千餘人,繳獲敵船30餘艘及大量槍枝彈藥,奪取了馬跡塘戰役的徹底勝利,這是人民解放軍解放益陽的最後一仗。自此,建立了益陽縣第八區人民政府(管轄馬跡塘、大慄港、武潭)。為紀念在馬跡塘戰役中犧牲的解放軍烈士。70年代,馬跡塘人民在馬跡塘戰役地伍家侖山頭開發成片茶葉梯田,建立茶場並命名為“八一”茶場,還將部分烈士遺骨埋上了茶山項峯,並建立了烈士紀念塔,以示“茶山有幸埋忠骨,烈士英名照千秋”。
1976年,勤奮聰明的桃江人民看準了馬跡塘資水河段寶貴的水利資源,在馬跡塘顏家灘積極開發興建馬跡塘電廠,經過7年努力奮鬥於1983年6月建成投產。馬跡塘電廠是我國第一座自行勘測,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低水頭燈泡貫流式進口機組水利發電廠,裝有3台從奧地利引進的單機容量1.8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總容量為5.55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為2.2億千瓦時。電站大壩將資水攔腰斬斷,連接國道207線南北兩岸,使資水由此至上游安化的董金灘沿江15公里形成了一條煙波浩渺,清澈澄碧的平湖。馬跡塘平湖的產生,構成桃江十二景,使往目桀驁不馴的資水上游桃江段變成了嫺靜温柔的少女。馬跡平湖,波光瀲灩,綠柳含煙,沙鷗細浪,漁歌唱晚。到了晚上,大壩華燈齊放,月光、星光、燈光倒映在湖中,交相輝映,構成一幅令人叫絕的夜景。真是“湖光萬傾連天碧,山色無邊引水長。”1985年,在馬跡平湖的三里州沂溪上,國內第一座利用板拉工藝建成的馬跡塘板拉橋凌空跨越沂溪河,溝通庫區兩岸,給馬跡平湖的湖光山色平添一道美麗的彩虹。

馬跡塘馬跡塘文化

馬跡塘鎮,既是一個商埠古鎮,又是一個民尚儉樸,民俗風氣較濃的文化古鎮。獨具匠心的馬跡塘“故事”是流傳在馬跡塘一帶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彩扎藝術。相傳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率領太平軍攻下南京城後,易名天京,歡慶之時,有人別出心裁,扎數十“高台”以迎“天皇”。從此,“高台”藝術便成為天京軍民同樂的一種藝術形式。1864年,太平軍失敗,馬跡塘將士就把“高台”藝術帶歸故里,每逢佳節展演一番。馬跡塘人民就把這種“高台”藝術稱為“故事”。“故事”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表演集古老、傳奇、現代藝術於一身,獨具美、奇、巧、特、險之魅力,奧妙無窮,耐人尋味。“故事”其所以巧,奧妙全在一條經過精心鍛制的鋼筋上(苔心)。“故事”其所以奇,主要是立意新穎,險象叢生,令觀者迷感不解,回味無窮。節目有許仙遊湖,劉海砍樵、三打白骨精、打銅鑼、香港迴歸、計劃生育、一國兩制等題材,取材廣泛,藝術高強。內容涵蓋歷史、人文、神話、戲曲、民間秩事、社會生活等各方面。 2006年,馬跡塘“故事”成功申報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馬跡塘“故事”正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目標衝刺。如今馬跡塘“故事”已經成為湖南獨有,湘中一絕,桃江民間藝術寶庫之瑰寶。
自有馬跡塘“故事”以來,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每逢重大節日,馬跡塘人民總要扎十多台“故事”進行慶祝。2006年4月3日,中央電視台“夢想劇場”欄目的“歡樂大蓬車”開進益陽,馬跡塘鎮組織了5台“故事”,向全中國人民展示了“故事”的魅力。
“奇事巧事,馬跡塘的“故事”;紅茶綠茶,馬跡塘的新婚抬茶。”前者是説馬跡塘起源於清朝太平天國期間的“高台故事”十分的奇特;後者是説馬跡塘的抬茶,喝後令人難忘。

馬跡塘馬跡塘擂茶

馬跡塘是桃江擂茶的發源地。相傳,馬跡塘擂茶起源於三國時期:孔明帶領蜀軍攻打曹操,路過馬跡塘時,正值酷暑季節,有許多將士中暑了,村民聞之,紛紛給他們送來擂茶,使蜀軍很快恢復了戰鬥力。從此,馬跡塘擂茶便四處傳播。
擂茶是用生芝麻、花生、綠豆和當地綠茶作原料,放在一個有內齒的陶製缽內,用一根長約七尺、直徑有茶杯口粗的油茶木棒擂成粉狀,再加入適量白糖,然後用開水調和而成,其色澤潔白如奶,味道清香可口,有清涼解暑、促進消化、提神醒腦的功能。
馬跡塘擂茶味道好,但最具情趣的還是新婚夫婦鬧抬茶。這一帶的青年男女結婚,有新娘和新郎雙抬擂茶招待客人的習俗,也是鬧新房的主要內容之一。招待客人的新婚晚宴過後,夜幕降臨,鬧新婚抬茶的儀式也就開始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雙雙抬茶敬客!”站在新婚新郎旁邊的司儀喊得頸脖上的青筋凸起,將新娘新郎推到堂屋中間。司儀的喊聲一落,打扮一新的年輕少女們腳步輕盈地手託六邊形紅漆木盤,放在堂屋裏的八仙桌上,紅漆木盤裏放着六隻精細的花邊瓷碟,瓷碟裏分別堆滿了香噴噴的熟花生、蹦脆的南瓜子、黃白色的鹽姜、色紅的辣椒蘿蔔條、香脆的油炸紅薯條和酸辣味的刀豆。這時候,客人們就可以八人一桌,自動組合坐下,等待新婚夫婦抬擂茶。
新婚夫婦從熱氣騰騰的茶房裏雙雙抬着一個長方形的紅漆茶盤慢慢地來到了茶桌前,茶盤內放着八碗擂茶,依次送到每個客人面前。
“恭喜賀喜,粑粑砣起。”第一個客人從茶盤內端走了一碗擂茶。全場為這位客人風趣幽默的話語報以熱烈的呵夥聲。
“新郎木棒手中拿,新娘扶缽打擂茶。擂茶白,擂茶香,不生伢崽生姑娘。”第二個滑稽的小夥子一邊數着快板,一邊向新婚夫婦擠眉弄眼,逗得全場哈哈大笑。
“一男一女一枝花,利民利已利國家。”
“兩山中間一眼塘,哥在塘裏放魚秧;鯉魚長大跳龍門,來日金榜題大名。”
……
這是新婚夫婦抬茶時,每位客人都必須送的吉祥“贊花詞”。按當地的習俗,客人沒有“贊花詞”,新婚夫婦就可以不給擂茶喝;相反,誰的“贊花詞”多,誰就能多喝擂茶,有些會説“贊花詞”的最多能喝十幾碗暱。膽小的新婚夫婦往往在客人面前會羞得滿面通紅,而膽大的新婚夫婦則反過來刁難客人,鬧抬茶的氣氛非常熱烈,不時高潮迭起,笑語滿堂……
馬跡塘人喝茶很講究茶道,一般客人進屋,主人獻上來的是一碗自己炒制的“家園茶”。這種綠茶條索緊直,白毫畢現,茶香湯青,品質可與君山毛尖媲美。被稱為“稀客”的人上了門,待茶的規格要高一些,一般上兩道茶,一道清茶,一道擂茶。清茶為客人洗塵接風,擂茶添了一碗又一碗,直到你無法喝下為止。
接待嘉賓貴客,熱情好客的馬跡塘人飲茶又提高了規格,那就是用清茶、蛋茶、擂茶、麪茶、姜鹽茶五道茶來招待。
貴客臨門,主人最先獻上一小杯清茶,它是用優質的沂溪水沖泡的綠茶,其意在請貴客漱口洗塵準備吃蛋茶。
蛋茶是用荔枝、桂圓煮土雞蛋,這三樣食品都是圓的,寓意客人“三元及第”、“連中三元”。雞蛋一般是兩個,荔枝桂圓一般是四或八粒,寓意“成雙成對,好事成雙”。
獻給貴客的第三道茶是擂茶,而且喝這種擂茶還要配9個小圓碟,碟中盛有紅薯片、山棗糕、黃瓜條等別有風味的民間食品,其鄉情鄉味令人頓生醉意。
喝過擂茶便是麪茶,麪條配上美味的農家風味菜,每個客人都忍不住一嘗為快。
麪茶之後,主人最後獻上來一道姜鹽茶,姜鹽茶是在清茶中加泡鹽漬的乾薑絲,喝了可解麪茶的油膩,又可除腥爽口。
清茶、蛋茶、擂茶、麪茶、姜鹽茶,一道茶湯一個韻味,一道茶水一個文化內涵。

馬跡塘馬跡塘手工藝

皮萬興藥店、馬跡塘紙傘、油炸豆腐,是馬跡塘百年老字號三絕。皮萬興藥店是清道光年間由皮姓開辦的藥店,歷經5世,至1949年解放前夕已有150多年經營歷史,在長期經營競爭中,憑藉家傳的精湛製藥技術,守信務實的經營作風和嚴密的店規制度而贏得了社會的信譽。規模日益擴大,業務擴展到武漢、長沙、湘潭及湘中大地,成本資金時達銀幣3萬餘元。解放後已合私合營。其名聲至今有口皆碑,代代相傳。
“新堤木屐馬跡塘的傘,桃花江的女子過得講(音港)”。這是流傳在湘中一帶的俗話。馬跡塘紙傘早在清嘉慶年間就負盛名,同治、光緒期間傘業作坊便具規模,年產雨傘5萬柄。民國初年,產品遠銷湖北、江西、雲南、貴州等地,僅年銷往武漢的“漢裝傘”就達3萬多柄。民國30年(1941)前後,雨傘業成為馬跡塘在湘、鄂、川、黔叫得響的支柱產業,年產紙傘10萬柄。50年代的馬跡塘傘業、形成鼎盛時期,年產紙傘15萬柄左右。進入60年代後,鋼骨布傘的普及,逐步取代了傳統的竹骨紙傘,馬跡塘紙傘漸次淘汰而退出了市場。但百年老字號馬跡塘紙傘印象仍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部份老藝人仍健在,改革開放後的今天,新的市場呼喚傳統產品,重振馬跡塘紙傘業指日可待。
油炸豆腐是馬跡塘經久不衰的百年小吃。這裏的油炸豆腐,脆而不焦,油而不膩,鮮美爽口,風味獨特,色、香、味俱佳,特別是逢年過節,將油炸豆腐串成一串串的,好象是北方的冰糖葫蘆,走進了千家萬户,外地過客以有馬跡塘油炸豆腐為榮而款待座上嘉賓。據傳,製作馬跡塘油炸豆腐重在選當地產的黃豆為原料,加上傳統制作方式而形成地方特色。
馬跡塘地處雪峯山尾,資江南側,三面環山,一面環水,青山綠水帶盆地,一湖資水向天歌。這裏不僅物阜民豐,而且自然風光優美。“電廠平湖”、“石門勝蹟”,桃江著名的十二景在這裏佔了兩景。還有九崗山,慄侖庵、天瑞山等環繞馬跡塘四周的名山勝景,構成了這裏一幅瑰麗多彩,古意盎然的民俗畫卷。堯舜時期的賢人善卷,隱居於馬跡塘平湖附近的善溪,使這裏民風敦化,佔樸善德。宋代兵部尚書薛昂、御史魯昂均分別定居於九崗山下,使這裏平添了幾分神秘人文和靈氣。

馬跡塘馬跡塘九崗山

九崗山遠眺 九崗山遠眺
九崗山為桃江縣馬跡塘鎮當地名山,九座山峯自南而北呈豎列直指蒼穹,主峯海拔571米。相傳很久以前,此地有蛇妖作怪,危害當地民眾,輕則擄掠牲畜,重則傷及人命。有一天,天上下來九位仙女,到資江邊戲水遊玩,見有妖魔作祟,便將其驅趕走,但是沒過多久,此妖便再度出來行兇傷人。為了保一方安寧,九位仙女便化成九座高山,將此妖永久鎮壓在山下。從此便有了這九崗山。
從九崗山主峯白雲峯自峯頂下行約200米處,有座青雲庵。該庵始建於宋代,初為茅庵,人跡不至。明末清初當地名士汪起虯僱工匠於茅庵遺址處新構瓦舍,取名“青雲家塾”,作為他藏經自讀和輔導兒孫們讀書求取功名的重要場所。汪起虯的兒孫們在青雲家塾讀書個個用功,長大後人人取得功名,時有“虯公五子十一孫,往來無白丁”的美譽。汪起虯晚年將青雲家塾更名為“青雲庵”,用來供佛給僧。青雲庵最早的住持是清初從寧鄉溈山來的慶雲和尚,為青雲庵僧的開山之祖。青雲庵頗有點名氣的僧人是光緒年間的龍章長老,長老弟子眾多,分智煦、智照、智熙三大房,益陽白鹿寺、桃江浮邱寺、安化苗竹寺都有他的弟子曾任住持。老青雲庵的末代住持是民國年間來自沅江的看雲和尚。慶雲和尚初來時,施主一方公議立約將青雲庵前後左右部分山地捐供庵僧作為種旱糧蔬菜蓄砍燒柴之用。青雲庵後來屢經修葺擴為前後兩宅,庵貌巍然,僧人也就多起來,庵中食用難敷。乾隆壬午(1762)年,汪起虯的曾孫汪純祚個人捐施袁家坪良田一石共計十丘交付庵僧歷年耕種,以濟食用。乾隆癸卯(1783)年的某一晚,青雲庵住持悟參和尚夢見南嶽聖帝巨身金光萬道自天而降駕臨庵前,便言夢施主請求發動地方各姓募捐,在原有的兩宅屋前建造一座“南嶽行宮”並塑南嶽聖帝金身像,此項工程歷時一年餘告竣。自此青雲庵歷代香火鼎盛,四周各縣香客前來登山朝拜者四時絡繹不絕,九崗山也因此被時人稱做“小南嶽”。道光壬辰(1832)年青雲庵第二次擴建,並於東西兩廂塑造了文武二帝、聖公聖母神座。光緒壬辰(1892)年第三次擴建,庵的規模較以前更為壯闊。至民國期間青雲庵已供有大小神佛塑像上千尊。每年農曆八月初一南嶽聖帝生日這一天,青雲庵都要舉行盛大慶典設壇打醮為聖帝菩薩慶壽並祈賜福壽安寧,保一方平安。這一天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頭戴紅巾口歌香曲,川流般湧向九崗山青雲庵燒香拜佛,山頭山坳煙霧瀰漫,龍獅虎共舞,銃炮鼓樂齊作,洪鐘撞響,其聲若一道接一道春雷漫過天際雄渾悠長,場面好不壯觀。
九崗山青雲庵還留下了民國政界大員仇鰲的足跡。仇鰲原名炳生,字亦山,辛亥革命先驅,歷任中國憲政促進會主席兼船山學社董事會總理、民國考試院銓敍部次長兼抗戰賑濟委員會主任和湘鄂贛三省督察,新中國成立後任第一、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是三朝元老。1944年秋,仇鰲以抗戰賑濟委員會主任的身份視察自南京遷來天灣的五卅中學,農曆八月初一青雲庵慶南嶽聖帝壽,仇鰲由地方政要陪同登山覽勝,寫下了《登九崗寺》律詩二首:
(一)
九峯天外削難成,一日登臨萬古情。灌木深菁緣路轉,層巒疊巘帶江行。
門前綠柏迎風立,寺裏黃楊向日榮。聞道麓庵人去後,百年遺轍總崢嶸。
(二)
沙門今日寺門開,伐鼓鳴鐘伺客來。伏地紅巾齊帕首,箋天丹篆盡成灰。
愚民豈是牟尼術?駭俗猶傳老子胎。不待詩成雲已散,千山好共鳥飛回。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九崗山青雲庵作為四舊被毀,僅存少量殘碑。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在國家宗教政策的正確引導下,經當地政府部門的認可,九崗山被闢為旅遊景點,青雲庵重建。
(疏齋閒客文)
參考資料